傅氏的父親是河內溫縣人,很早就去世了,其母改嫁魏郡人鄭翁為妻,生子鄭惲。傅氏年少時,是上官太後的才人(宮廷女官),自從漢元帝劉]被冊立為太子後,得以進幸。公元前49年(黃龍元年),漢元帝即位,立傅氏為婕妤,深得寵愛。
傅氏為人很有才識,善於處理人際關系,下至宮人左右,都為她祝酒祭地,願她長壽。生有壹男壹女,女為平都公主,男為定陶恭王劉康。劉康有才藝,極受漢元帝喜愛。漢元帝既寵傅氏,也寵婕妤馮媛;馮媛生子中山孝王劉興,漢元帝想提高二人的身份,認為二人都有子為王,漢元帝尚在,不得稱王太後,乃改稱為昭儀,賞以印綬,位在婕妤之上。昭儀為昭其儀,是尊重之義。到漢成帝、漢哀帝時,趙昭儀、董昭儀都無子。仍沿用此稱號。
孫繼大統公元前33年(竟寧元年),漢元帝去世,傅昭儀隨其子定陶恭王劉康回到封國定陶,稱為定陶太後(傅太後)。
公元前22年(陽朔二年),定陶恭王劉康去世,其子劉欣繼承為定陶王的爵位,劉欣母為丁姬。傅太後親自撫養,到劉欣長大後,漢成帝無子嗣,當時中山孝王劉興健在。元延四年(前9年),劉興與劉欣同時入朝。傅太後多以珍寶賄賂趙昭儀及漢成帝的舅舅驃騎將軍王根,私下請求立劉欣為太子。趙昭儀與王根見漢成帝無太子,都想事先結好於劉欣,為今後的富貴作長久打算,就在漢成帝面前互相稱贊劉欣。漢成帝也很器重劉欣,第二年遂立劉欣為太子。
壹個多月後,漢成帝立楚孝王劉囂之孫劉景為定陶王,奉定陶恭王劉康之後。太子劉欣想對祖母傅太後及生母丁姬進行拜謝,少傅閻崇認為《春秋》不以父命廢祖父之命,為人後嗣之禮不得顧私親,不應當拜謝。”太傅趙玄認為應當拜謝,於是劉欣就拜謝了。漢成帝過問太子劉欣拜謝的情況,尚書劾奏趙玄的建議失禮,降為少府,派光祿勛師丹為太傅。詔傅太後與丁姬自居定陶國府,要有關官員討論皇太子與傅太後、丁姬能否相見,有關官員奏議不得相見。不久,漢成帝的母親王太後王政君想令傅太後、丁姬十日至太子家,漢成帝說:“太子承繼正統,當供養陛下,不得再顧私親。”王太後說:“太子年幼,是傅太後抱養大的,現在到太子家,就報她乳養之恩,這不會有什麽妨礙。”於是令傅太後可以到太子家,丁姬因為從太子小時就沒撫養,就不得見太子。
尊奉稱號
公元前7年(綏和二年),漢成帝去世,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王太後詔令傅太後、丁姬十日到未央宮。高昌侯董宏迎合漢哀帝的旨意,就上書提議封丁姬為帝太後。師丹彈劾董宏說:“董宏心術不正,危害朝廷,實屬大逆不道。”漢哀帝剛剛即位,遇事謙遜,聽了師丹的話也就作罷了。後來就稟告王太後,讓她下詔尊奉定陶恭王劉康為恭皇。漢哀帝因此說:“《春秋》之義是‘母以子貴’應尊奉傅太後為恭皇太後,丁姬為恭皇後,各設置左右詹事,封賞食邑按照皇太後、皇後的制度。追尊恭皇太後的父親為崇祖侯,恭皇後的父親為褒德侯。”
壹年多後,漢哀帝又下詔說:“按漢家的制度,當親其所親,尊其所尊,定陶恭皇的尊號不應再加定陶二字。應稱恭皇太後為帝太太後,丁後為帝太後。”後來又將帝太太後的尊號改為皇太太後,所居宮殿稱作永信宮,帝太後所居宮殿稱作中安宮,各設有少府、太仆,秩祿都是中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