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種,八月下旬可收獲;秋玉米最遲不能遲於7月中旬播種。下面是我為妳整理的玉米的種植與管理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玉米的種植與管理方法
壹、栽培季節
以春玉米(1月25日?2月10日)產量最高;其次是秋種(8月25日?9月10日);再次是冬種(10月20日 ?1月10日);最次是夏種(4月25日?5月10日)。總之,玉米最佳播期的選擇,要根據玉米的用途和土地使用情況,茬口的安排來確定。飼用玉米適宜於春種和秋種。
二、選地、整地與施足基肥
1、選地
玉米是喜肥水、好溫熱、需氧多、怕澇漬的作物,過酸、過粘和瘠薄的土壤都會使玉米生長不良。因此,選地最好以排灌方便、便於管理、PH6.5?7之間、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
2、整地和施基肥
整好地是保全苗的前提條件。選地後進行深耕耙平,壹般要做到兩犁兩耙,耕作層深30厘米以上,以達到?地平、土細、墑足、肥高?的整地質量要求。整地後按雙行植行距120?140厘米放線開溝,並按每畝腐熟農家肥1000公斤、豆餅50公斤和過磷酸鈣50公斤做基肥條施於溝內;為了排灌方便,結合整地還應開溝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溝。要求做到畦平溝直,溝溝相通,排灌暢通。
三、種子處理與播種
1、選用良種
適合本地的良種應是高產穩產,品質良好,抗病抗倒,又能適合市場需求,銷路好。目前飼用玉米選用?掖單4號?、?掖單13號?、?中單 321? 等品種。鮮食玉米選用?甜糯1號?、?蘇玉1號?等專用品種。壹般直播田每畝用種量1500?2000克 。
2、種子處理
播前曬種3?4小時,壹般用50?55℃的溫水浸種10?15分分鐘,冷卻後再浸6?8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1?2次即可播種。
3、播種規格
玉米的產量來源於對光能和地力的利用,在壹定範圍內,葉面積系數越大,光能利用率越高,產量也越高,因此,合理密植才能高產。種植密度須從品種、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條件等多種因素考慮。玉米株型有兩種:平展型和緊湊型。平展型品種宜稀植,壹般畝植3000?3500株。緊湊型品種宜密植,壹般畝植4500?5500株。玉米播種方式主要有等行距和寬窄行兩種。等行距種植規格是行距75厘米,緊湊型品種株距在17?20厘米,平展型品種株距在25?30厘米。寬窄行種植規格是寬行140厘米,窄行40厘米,緊湊型品種株距15厘米左右,平展型品種株距20厘米左右。目前我省推廣種植的鮮食玉米株型為緊湊型,適宜密植,壹般畝植3500?4000株。種植方式主要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70厘米,窄行40?50厘米,株距30厘米。
4、播種
我省種植玉米由於溫度較高,壹般采取直播栽培,而較少采用育苗移栽。具體方法是起畦種植,畦寬120?140厘米(包溝),畦高約20厘米左右,在畦面上開兩行間隔50?60厘米的淺溝,將已處理好的種子每點雙粒播於溝中(按株距),邊播邊蓋土,蓋土1寸並踏實。
四、需肥規律
玉米對氮、磷、鉀需求量最多,全生育期對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鉀次之,磷較少。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壹般來說苗期(1?6葉)生長慢、植株小,吸收的養分也少,此時的施肥量應占肥量的10%左右。拔節至開花期(7?16葉)生長很快,此時正是雌雄穗形成發育時期,吸收養分速度快、數量多,是植株需要養分的臨界期,在此時供給充足的營養物質,能夠促進穗多、穗大。此時的施肥量應占總肥量的60%左右,後期(17葉以後)吸收速度逐漸減慢,吸收量也減少。施肥量應占總肥量的20%左右。氮、磷、鉀施用比例壹般在3:1:2.8左右。磷、鉀肥應在前期施用。如果肥量不足,應主要用在拔節和開花期。
五、田間管理
1、苗期的管理
玉米苗期是生根發葉和莖、節、葉分化形成的營養生長時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時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壯,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礎。
(1)定苗、間苗:掌握?去弱留強,間密存稀,定向、留勻、留壯苗?的原則,定苗壹般在5片真葉時進行,每穴留壹株壯苗,同時進行查苗補苗,帶土移苗,並澆足定根水,保證幼苗成活。如缺苗過多,可用補播種子的辦法解決。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中耕可進行1?2次,並結合施肥,適當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淺、行中深,定苗前淺,定苗後深,同時註意對病蟲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在5?6片葉時,第壹次追施苗肥,每畝施尿素7.5?10公斤,於畦中間開溝條施,然後蓋土。苗期如缺水,應及時進行灌水,宜溝灌。在雨天、土壤潮濕、積水的情況下,要註意開深溝排積水,改善土壤通氣條件。
2、穗期的管理
穗期田管目標是:攻稈、攻穗、嚴防缺水脫肥,使植株整齊、莖節粗短、葉片寬厚,根粗量多,雌雄穗發育好。
(1)水肥管理:在8?9片葉時,進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稈肥,這次肥量占總施肥量的25%左右,每畝施復合肥10公斤加氯化鉀7.5公斤,施肥方式為條施。在14?15片葉時(大喇叭口期),進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這次肥量占總施肥量的35%左右,每畝施復合肥20公斤加氯化鉀10公斤,結合大培土施用。在9片葉和15片葉時分別進行壹次根外追肥,畝用 50克 稀土或800?1000倍磷酸二氫鉀噴施。玉米從拔節到抽穗植株開始進入旺盛生長,需水分多,尤其抽雄前後是玉米需水的臨界期,這時缺水,發育不良,雌雄花期不協調,影響授粉,造成禿頂、缺粒或空稈,所以這時期應保持土壤持水量在70?80%。雨水多的地區,要註意開溝排水。喇叭口至抽穗期是玉米螟為害的危害期,都要噴施500?800倍敵百蟲或殺蟲雙+Bt粉混合噴施,防治玉米螟。
(2)中耕培土:為防止土壤板結,消滅雜草,提高根系的生長機能,促進根系的多發和深紮,穗期要根據土壤和雜草情況進行中耕、培土。壹般拔節到抽雄前進行1?2次中耕,在行間進行2?4寸的深中耕,切斷部分毛根,刺激多發新根,增強抗旱抗倒能力。在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期,再淺中耕1次,並培高土壟。
3、抽穗結實期的管理
此期是決定有效果穗數,每穗結實數和粒重的關鍵時期,此時,主要抓適量補肥(尿素10公斤)、抗旱與排澇、人工輔助授粉等工作。抽穗開花和灌漿時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滿足植株對水分的要求,但灌水切忌漫灌,以灌跑馬水為好。雨天註意排水,以免積水缺氧傷根。玉米開花期,如遇不良天氣,應進行人工授粉2?3次,壹般在晴天上午9?11時進行,可減少缺粒和禿頂。
六、病蟲害防治
原則上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在管理上要早發現早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葉斑病、銹病、紋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蟲、玉米蚜、棉鈴蟲、小地老虎等。藥劑防治上,大小葉斑病、銹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紋枯病可用5%井岡黴素500倍液噴施。玉米螟、粘蟲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加Bt粉800倍、玉米蚜可用20%康福多3000倍、棉鈴蟲可用Bt粉800倍加天力粉劑800倍噴殺。
七、收獲
根據不同的栽培目的,玉米的收獲期不同。鮮食甜糯玉米全生育期春、秋植80?85天,夏植70?80天,冬植90?100天。壹般在授粉後16?22天收獲,夏種16天,冬種22天,采果後要及時供應上市。
玉米種植要點壹:整地。玉米是壹種既需水又怕漬的喜光作物,在不同生育階段對水的需求不同,要求土壤肥沃,能灌能排,因此,在整地上要開好三溝,即主溝、圍溝和廂溝,並做到溝溝相通,溝不積水,能灌能排。玉米整地最好是隔年翻耕凍坯或種壹季冬季蔬菜,到第二年播種玉米時,土壤疏松幹燥,團粒結構好,對玉米生長有利。如果沒有隔年翻耕的,開春後要選擇晴天及時整地,並保持土壤幹爽,防止結塊成坯,影響根系生長,同時要做好雜草的清除工作。
二:水肥管理。玉米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大,必須合理施肥才能滿足玉米在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據試驗,生產100公斤玉米籽實,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鉀2.1公斤。若畝產500公斤玉米,畝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銨50公斤,過磷酸鈣31公斤,硫酸鉀13公斤。玉米生長的三個階段,需肥數量比例不同,苗期占需肥總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玉米從拔節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時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種肥、追肥結合;氮肥、磷肥、鉀肥結合;農肥、化肥、生物菌肥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