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麻辣燙經典底料是怎麽做的 麻辣燙經典家庭配方的做法

麻辣燙經典底料是怎麽做的 麻辣燙經典家庭配方的做法

麻辣燙經典家庭配方的做法

選料技巧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假貨不是指該種香辛料就是假的東西,而是指被摻進去假的東西較多,或者是用過以後又重新回收晾幹了的。簡單說來就是假貨與真貨相比較,植物有效的成分含量少,導致做出來的底湯口感不佳;其次還有味精,味精的主要呈鮮成分是谷氨酸鈉,市場上有含谷氨酸鈉含量65%的,也有99%的,我們就壹定要選含量為99%的這種。

做麻辣燙底料所用到香辛料在各大城市的中醫藥房都有,品質上絕對不成問題,但價格上比較貴,除非特殊要求,否則完全沒有必要!關於各種香辛料在烹飪中所起的作用與功效,建議大家查閱百度百科,裏面說的都非常詳細,這裏就不再復述。總之壹條,買東西壹定要選對的,價格貴賤還在其次。

熬湯技巧

市場上,經營麻辣紅湯、滋補骨湯、鮮香清湯和原味海鮮湯(呵呵,壹個都不能少)4種特色能底湯的麻辣燙店很多,其中泡泡燙骨湯麻辣燙店、非嘗勁爆麻辣燙店、甲子傳奇麻辣燙店、七公江湖麻辣店燙稱得上是個中翹楚啦,他們擁有壹個***同的優點:都是能喝湯的麻辣燙,當然功夫在湯上!底湯以雞骨、豬骨吊鮮,同時加入草果、丁香、砂仁、桂皮等20余種中草藥。並配以采用現代食品生物技術,以雞骨、豬骨以及蘑菇、幹貝等為原料,經低溫粉碎後提取有效成分,制作而成的高純度、高品質調味底料,充分保留原料特有的高蛋白、鈣、肽等的營養元素。不僅涮燙出來的菜品口感好、原生態,而且底湯鮮美,且中解辣解燥,不用擔心上火,還可以起到補充鈣質、保養滋補,開胃順氣的功效。

熬湯的時候要講究科學,首先各種骨頭原料必須提前洗凈斷塊,否則費火且營養物質析出的少;其次選用不銹鋼材質的煮具,加熱快,湯色有保證。家庭做法也可以用高壓鍋,出油多但湯量小;再者熬湯過程中,骨頭原料要經過焯水,撇除血沫,冷水下鍋,水量還要壹次加足加夠,不能中途添加(經驗之談),加入蔥、姜、料酒和少量的醋(便於骨頭裏面的鈣質更容易溶出到湯中),不要提前放鹽和味精,谷氨酸鈉在高溫情況下,會產生特殊的化學變化,鮮味隨即消失。大火燒開,小火熬制(保持湯面微開,翻著細小水泡);湯色的把握只有關鍵的1條,大火熬制出奶白湯,小火熬制出清湯,道理簡單說來,火大火小,蛋白質乳化的效果不壹樣所造成。

炒料控制

方法得當才出好味

因麻辣燙火爆的市場現狀,引來無數美食愛好者和餐飲投資者的關註與熱評,網絡上各大美食論壇裏面關於麻辣燙做法的帖子層出不窮,筆者也曾經按網友所寫的配方制作過,但普遍存在口味標準不統壹、制作流程模糊、產品品質不穩定或制作成本偏高等弊端。筆者在此所寫的麻辣燙配方是采用現代前沿食品科技成果科學制作而成,既能保持骨湯有效營養和保健成分不流失,同時又能使涮燙出來的菜品色澤美觀,氣味芬芳,自然健康的美味盡情享受,適合各個年齡段的消費人群食用。

香辛料配方: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陳皮5克、篳撥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葉5克、千裏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需要額外說明的是,所用的香辛料品種和數量如果有略微差異的話,問題也不是很大。壹般說來,不是非常專業的品嘗師,普通人是嘗不出口味有多大變化的。如此壹來,就能為壹些在當地買不到全部原料的朋友減輕了不少心理負擔

言歸正傳,炒制前先把全部香料剪成2寸長的小段,有條件的朋友也可用粉碎機打成芝麻粒大小的碎末,用色拉油或者溫水浸泡大約20分鐘。準備2口炒鍋,壹個裏面放(豆瓣、大蔥、生姜、醪糟、白酒25克、大蒜、碎米牙菜、豆豉、冰糖)***9樣拌勻。另壹口

麻辣燙底料

鍋內加入3斤牛油(或者2斤牛油加1斤雞油)熬化,然後加入色拉油(最好用菜籽油)燒到7-8成熱,用勺子把油舀到拌勻豆瓣上面,邊淋油邊攪拌,以免豆瓣焦化。直到油淋完為止。然後將豆瓣置火上用中火熬制10分鐘左右,豆瓣快幹水氣時下滋粑辣椒,改用大火炒制,當油沸騰時馬上改用小火熬制,15分鐘後加入白酒25克左右,繼續炒制,直到各原料水分快幹時加浸泡好的香辛料,繼續炒制5-10分鐘即可。

準備了那麽長時間,終於快可以吃啦,將炒好的底料倒入麻辣燙鍋裏,再根據個人口味愛好加入熬好的骨湯、鹽、味精、雞粉等調味品,等湯沸起來,濃濃的辣香會隨著熱熱的蒸氣遊走到妳的胃裏,勾引那裏的饞蟲了哦。

配方

眾口難調好事成雙

底下這個麻辣燙配方是另外壹位好心的網友留下的,百家要爭鳴,好事要成雙,眾口難調就看各位看官個人的喜好啦。原文如下:關鍵是四川的紅尖辣椒,剁成1厘米長的小段(備用),然後是四川特產的麻椒(特別麻),放入適量的鹽、味精、蠔油、食用油等爆炒,再加入高湯熬制,這樣就可以了。麻辣燙的制作方法: 料根據自己的愛好,原料的種類、多少可增可減

葷菜:

兔腰

50克

毛肚

50克

鱔魚

50克

豬環喉

50克

午餐肉

50克

鴨腸

30克

素菜:

藕片

80克

萵筍

80克

冬瓜

50克

香菌

50克

豆腐幹

50克

白菜

80克

花菜

50克

青菜頭

80克

調料:

牛油

250克

菜油

100克

郫縣豆瓣

150克

永川豆豉

50克

冰糖

10克

花椒

5克

胡椒

2克

幹辣椒

30克

醪糟汁

20克

紹酒

20克

姜米

10克

精鹽

100克

草果

10克

桂皮

10克

排草

10克

白菌

10克

辣椒面

250克

鮮湯

1500克

做法

編輯

1、制鹵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瓣(先剁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幹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2、制主料。將勞菜洗凈、兔腰、鱔魚、鴨腸切成2厘米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厘米左右的薄片。用洗凈的竹簽,將肴穿成約三四十克壹串。

3、燙制。鹵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簽燙制,根據不同菜肴的火候燙制成熟。

4、蘸食。燙制成熟的菜肴放在裝有辣椒面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後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