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栝樓種植新技術

?栝樓種植新技術

種用栝樓是以食用栝樓種子為主的栽培品種。栝樓籽富含氨基酸、維生素、鈣、鐵、鋅、硒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常吃瓜蔞籽對保護呼吸系統、維護心血管系統、抑制癌細胞、治療糖尿病、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有壹定的作用。近年來,栝樓已成為炒貨中的極品,是超市、禮品、招待、旅遊的理想休閑食品。此外,栝樓籽油、種仁飲料等深加工產品市場前景十分看好。栝樓於2003年在臨沭縣試種,種植後單株種子產量提高到5公斤左右。2005年種植667m2+0hm2,667m2,平均產量92kg,產值2208元。在種植當年,苗木、腳手架、肥料等。略有盈余,第二年除肥凈利潤2000多元。2006年67hm2的開發為當地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發展種子瓜蔞是壹個短、平、快、效益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

1,生物特征

栝樓又名栝樓,葫蘆科,葫蘆科等。,為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雌雄異株,適應性強,耐旱,怕澇怕凍。貯藏根粗厚,表皮灰白色,肉白色,長圓柱形,稍扭曲,脆而易斷,富含澱粉。攀援莖表面光滑無毛,有淺縱溝。野生主莖長度可達10m,人工種植長度30 m以上,蛋形心形或扁圓形心形葉互生,同壹品種雄葉顏色較深。雄花為總狀花序,花冠白色,花柄長;白色雌花單生,壹瓜壹花。日平均氣溫25℃時,花蕾開始開放,總花期約90天。雄花比雌花早開5天左右,晚開10天左右結束。開花時間為晚上6~7點至次日上午9~10及雨天。花期在“立秋”前後。果實肉質,圓形或橢圓形,長8 ~ 10厘米,直徑5 ~ 7厘米。未成熟時,表皮綠色,有白色花紋;成熟時橙紅色,有光澤。種子扁平,橢圓形,淺棕色或褐色,光滑有光澤,邊緣附近有壹圈脊。

2.生長環境

紫椴為避光耐陰作物,每天光照不少於6小時,基本正常生長;實際生產中,每天光照要達到8小時以上。10~15℃適合種子發育;生長期最適溫度為25~35℃,高於38℃生長受阻。栝樓怕澇,高溫下生長快,需要大量水分。通風是栝樓高產的措施之壹,過於密集的藤葉容易造成只開花不結果。

3.土壤和地塊的選擇

栝樓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有機質含量高的疏松中性壤土和砂壤土適合其生長;選擇肥力中等以上、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田地進行種植。

4.幼苗繁殖

4.1生根繁殖和轉座種植

谷雨前後,取3-4年生健康塊根,晴天縱剪,每片要有不定芽,經1天日曬後放在整個苗床上,用細土填5-7 cm,澆水,搭小拱棚覆膜,25天左右生根。也可以將切好曬幹的塊根直接種在整床或帶後蓋膜的洞裏。多年固定在1孔的塊根容易早衰,病蟲害嚴重。在生產中,每年將種子根挖出來,消毒後再移栽是必要的措施。

4.2分層傳播

根據紫椴不定根的特點,在高溫多雨的季節,將長勢旺盛的主蔓放在基肥充足的地面上,在其節上壓土。生根後,藤蔓被剪掉,長成新的植物,可以在第二年春天移植。壓條繁殖具有發芽率高、成株早、繁殖管理方便、雌雄株可控、結果早、產量高的優點。

4.3種子繁殖

9月至65438+10月,收獲單株瓜數多、單瓜種子數多的成熟果實的種子,洗凈,烘幹。667m2用0.7kg種子,出苗約2000株。播種前使種子發芽,播種株行距為18cm×200cm或24cm×150cm或36cm×100cm,種子埋深5cm。播種後用稻草覆蓋土壤,以保持土壤濕潤。幼苗高度達到10cm時即可移栽。種子出苗後,要及時清除地膜,同時插上細竹竿,引導幼苗爬上架子。7、8月份,當側蔓長到10cm左右時,及時除去側枝,只留1~2主蔓上架。667m2有60株雄株,全部雌株。6月上半月、7月中半月、8月上半月,三元復合肥10kg,尿素10kg,每次施667m2,條施後覆土。

5.移植和種植

地下水位低、漏水量大的田埂坡和河漫灘,要種在低矮的畦和穴裏;地下水位高、土層薄、易積水的地塊,應種植高壟、高墩,提高抗旱耐澇能力。1整地施肥。冬季或早春前,邊界寬約1m,高約0.5m。種植小塊根,挖坑直徑80cm,孔距2m左右,667m2種植50~60株,然後逐年間伐至30株左右;大苗點間距約4m,種植25~35株。種植前65、438+05天每穴施腐熟有機肥30 ~ 50公斤,磷肥1.5公斤,鉀肥0.5公斤,壹層肥壹層土,施完後覆土15cm耙平。清明節前後,苗木可逐根栽植,也可移栽。

6.田疃管理

6.1及時引進苗木上架

667㎡種植水泥樁或石柱約35根,柱高2.4m,種樁後可用細鋼絲在樁上做網,或在樁上放舊魚網架,四周紮緊。壹般是先搭腳手架,再種樹苗。當側蔓長到10cm左右時,及時拔除,只留1~2主蔓,用草繩或塑料繩引導主莖長到腳手架上。繩子不要拉得太緊,以免弄斷藤蔓。上架後,1對側枝要整平,後續側枝盡量抽真空整平,有利於通風透光。

6.2摘芽疏枝

當架頂主莖長約2m時,應及時采摘,然後隨著壹級枝、二級枝、三級枝的出現,適當采摘芽枝。7、8月高溫多雨季節,必須及時去除多余的腋芽,去除弱枝,疏長枝,使幼果獲得充足的養分。去除“白露”後生長的側枝和芽,為現果補充營養,提高產品品質。

6.3人工授粉

栝樓雌雄異株,靠昆蟲授粉。花期應根據需要進行人工授粉。用刷子或棉球將雄花粉蘸到雌花柱頭上;或者采集成熟的雄花,搗碎,加水,混合過濾,用噴霧器將濾液均勻噴灑在雌花柱頭上。授粉應在早上6-8點進行。

6.4水肥管理

1根據基肥施用量和植株生長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追肥。6月底前,當莖、藤長到2米左右時,在距根部50厘米左右開溝或挖坑,追施腐熟的有機肥;10kg含氮量少,有效磷鉀多的復合肥也可施到667m2。2在關鍵時期噴施葉面肥。6月底7月初,1作物到9月初結果,結果期長達2月,後期果實易缺肥早衰。所以從7月中下旬開始噴施葉面肥,每10天噴施1次,共3~4次。選擇黑金、泰德肥等生態有機肥,不要使用尿素等速效肥等氮肥。3及時排灌。種植後可以在距離根部10~15cm處開洞,澆少量水。妳不能給頭部澆水,以免根部腐爛。在出現大幹旱之前不要灌水,以免降低地溫,延緩植物生長。降雨集中時要及時做好排水。夏季幹旱恰逢植物旺盛生長期,必須澆水。追肥後及時澆水,提高肥效。

6.5害蟲控制

1農控。經常打掃田地。冬季要培墩防凍,凍土要深翻;春季解凍後,要將墩柱剝離晾幹土壤,並在墩柱周圍挖坑追肥,殺滅土層中的地下害蟲。2.疾病的化學控制。發病前噴灑50%曼枯靈EC 500次,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2~3次;主莖上可塗以高濃度的慢枯靈藥液。可噴灑50%多菌靈50-800倍液或25%三唑酮1500倍液防治白粉病。發病初期連續噴灑75%百菌清或70%代森錳鋅500次,共3~4次,防治炭疽病。3控制根結線蟲病。土壤化學處理,結合春季施肥,用5%苯胺磷顆粒劑處理根系周圍土壤。發現病株應及時連根拔起,焚燒,並對病穴進行藥物處理。4.瓜絹螟是對栝樓危害最嚴重的害蟲,壹年發生5代,世代重疊,5月至10月為害,8月中下旬為高峰期。幼蟲危害葉片和幼果,大齡幼蟲抗藥性極強。7月底可在貨架底部噴灑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每隔10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3~4次。5病蟲害綜合防治。在莖枯病、炭疽病、瓜絹螟集中的7、8月份,在7月中下旬大部分1作物播種時,噴施滿枯靈、多菌靈、壹掃利、黑金。10天後,噴灑百菌清、三唑酮、20%氰戊菊酯乳油、泰德佛;依次噴4~5次,有防病、防蟲、追肥的作用。

7.當果實的果皮有白色粉末,變成淡黃色時,分批采摘成熟的果實,放置2-3天,促進其成熟,將果肉和種子倒入大桶中,待果肉發酵腐爛後,放入編織袋中反復揉搓,然後用清水漂洗,去除雜質和未成熟的種子,反復漂洗後將種子晾幹。或者使用專門的分離清理機對分離出的果肉進行清洗。

註:1“立秋”前的“夏種”已滿,不宜與“立秋”後的“秋種”混賣。水果收獲後不要放太久。超過6天,瓜的果肉會粘在籽上,不易漂洗,會降低籽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