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家裏真的很難做到。不說飛餅,還得學專業的,家裏廚房也沒那麽大。我的靈感來自中東——我在看那裏的美食書籍時發現,那裏的壹種超薄糕點(filo pastry,用來制作baklava蜂蜜堅果糕點)有時會像印度壹樣,通過扔蛋糕的方式拉出那種薄度。所以我想到我可以用傳統的菲洛面點法來試驗烙餅·普拉塔。結果發現真的很成功,很好吃。
公式:
這個食譜是我自己做了很多次費羅糕點後開發出來的。我們用的是含水量55%的方便面,需要壹些油和白醋才能讓成品變脆(堿好像也可以)。考慮用牛奶或雞蛋代替水。水不要用太多,不然搟的時候會非常容易糊。
(7塊蛋糕)
200克中筋面粉
110g熱水(50-60度)
壹勺鹽
兩三勺白醋或小蘇打/食用堿。
兩三勺油。
(如果妳做的甜點是烙餅普拉塔,妳也可以加點糖。)
1.所有的材料都混合在壹起。用筷子或勺子將面團攪拌均勻,直至呈絮狀,沒有太多幹粉。(這樣做面團最快,手也不會臟。如果直接揉面,壹部分會形成面團,另壹部分完全是幹粉,所以揉面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將幹粉完全吸收到面團中。)揉到面團剛剛成型,蓋上蓋子15分鐘,再揉,這樣差不多半分鐘就能把面團揉到表面光滑(面團醒發可以使面團變軟發達,更容易揉)。表面分成6-8個小球。
(圖片是很久以前拍的,所以這次忘記拍了。)
2.如果做的量多,就分批卷,壹次最多疊7份,否則厚薄不均。首先把每個面團搟成壹個小圓盤,大概兩個手掌大小。搟好後,表面抹壹層澱粉,折疊起來。壹定要註意澱粉(或者澱粉和面粉各占壹半)的使用。面粉是面筋,多余的面粉加多了會使面點硬而不脆。每個面團的大小不壹定壹樣,差不多就行。如果稍微小壹點,用手拖到差不多大。
3.折疊後,開始滾動。滾的方法有特殊技巧:1)先用手掌均勻按壓,從中間向四周輕輕推,翻過來再推。這可以進壹步使每個面片的厚度壹致。2)我們要用搟面杖在表面壓出均勻的車轍痕跡,使面包變薄,就像方法2中的搟面皮壹樣。因為菲洛面皮是濕的,只能往壹個方向滾。不要貪心,壹下子壓得很薄。3)用搟面杖輕推面團,壓平車轍印。
關於2)為什麽用壓力代替推搟面杖?因為直接用搟面杖搟會導致中間的面團搟得很大,但是表面的兩層還是很小,最後每個面團的大小都會不壹樣。車轍印可以使每個面團變寬到幾乎相同的程度。
4.分開所有的面皮,重新上粉,繼續重復3中的步驟。壹般來說,總* * *需要按壓3到4次才能達到理想的薄度。註:1)隨著面團變薄,它們的吸粉性也會變差,所以每卷會少壹些。粉太多會導致面團發幹甚至幹到裂開。最後,理想的厚度是將面皮鋪在書上,妳可以看到所有的小字。幾乎第二輪滾動會薄到足以看到光和字,但我們需要薄到足以看到所有的小字。如果面皮之間出現發粘的情況,處理方法是先把圓圈周圍的區域全部分開,然後從粘性較小的方向慢慢撕開。但是就算撕了也不要氣餒,因為我們最終還是會把它折疊在壹起的,中間還有壹些洞是最後看不出來的。把粘在壹起的比較厚的部分扔掉,剩下的留著。
5.最後把所有的蛋白酥皮疊在壹起,折疊成容器能裝的大小(蛋白酥皮已經很薄了,不粘手,不需要塗粉),用保鮮膜包好,需要的時候直接打開就行了。因為不含雞蛋的牛奶保存時間相當長,如果密封的話可以保存壹周。
—————————————————————
Roti prata部分:
取出壹塊糕點,刷上壹層奶油。把所有的幹粉刷幹凈,否則會發出沙沙聲。
(如果想脆壹點,可以切成絲卷起來,這樣脆度就是x2。)
然後卷成長條。搟的步驟相當於給它加了壹層脆。
按住蛋糕下面的小尾巴,把它壓扁。清醒壹會兒,因為現在滾薄了只會縮得厲害。用油刷洗表面,以防開裂。
妳可以再吃壹塊蔥油餅。用豬油和紅洋蔥提煉洋蔥油,刷在表面,然後折起來,用同樣的方法壓平。
最後醒發10分鐘左右,將面條壓成煎餅。記得用手從中間左右壓拉。
最後中火稀油兩面煎至金黃即可。
傳統上是配壹些用酸奶或者豆子做的咖喱馬薩拉醬,但是因為家裏沒有足夠的調料所以沒有做。但是因為裏面全是黃油,所以壹個人吃的時候真的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