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作用
1.免疫調節作用豬脾可用於制備轉移因子(TF),它是壹種低分子量的肽-脫落酸復合物,是介導細胞免疫的重要淋巴因子之壹。能特異性地將供體的細胞免疫轉移給受體,使受體具有供體的細胞免疫。TF能增強PHA和ConA對體外淋巴細胞、NK細胞、K細胞和Mφ的刺激作用,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E玫瑰花結形成率,促進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趨化性。遲發型超敏反應(DTH)可以在體內傳播或轉移。TF還能觸發淋巴細胞和Mφ釋放IFN、TNF和ILI,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如豬牌TF1mg/kg、2mg/kg及用法4mg/kg口服,或0.5mg/kg、1mg/kg、2mg/kg腹腔註射,1次隔日,連續7次,用於化療(環磷酰胺)或荷瘤(S180)。給小鼠口服乙肝特異性豬脾TF也能誘導實驗小鼠產生乙肝疫苗的DTH,表明其能傳遞抗原依賴性的特異性效應。豬牌TF與人臍帶血T淋巴細胞孵育後,能激活E玫瑰花結形成,其激活率為42.27%。白細胞粘附抑制試驗證實,結核特異性豬脾TF可將細胞免疫功能轉移至結核,延長感染動物的存活時間,降低死亡率,明顯減少感染動物的器官病變和細菌定量培養數,對感染動物具有保護作用。特異性豬TF治療早期流行性出血熱患者,可明顯緩解病情,提高逾期率,縮短低血壓時間,增強細胞兔疫功能。豬牌RNA,用於D射線照射所致重度輻射損傷小鼠,可提高胸腺指數、脾臟指數、白細胞計數和E-玫瑰花結率,脾臟淋巴結增生也明顯,表明其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豬脾RNA用於治療小呼吸道感染時也能顯著提高E-玫瑰花環形成率,但免疫球蛋白和補體C3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免疫核糖核酸(I-RNA)還可以增加裸鼠和出生後胸腺被切除的小鼠的花結形成細胞的數量。它還能有效治療人類病毒性心肌炎和保護動物免受瘧原蟲的致命感染。2.抗腫瘤作用I-RNA和TF都可以敏化和介導淋巴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在體外,I-RNA使非致敏淋巴細胞成為效應細胞,對相應的腫瘤細胞產生免疫反應。在體內,非致敏動物可以獲得免疫信息,抑制或破壞腫瘤生長。特異性轉移因子(S-TF)顯著抑制[3H]UR摻入胃癌細胞,而I-RNA和S-TF也抑制腫瘤的惡性轉化和癌基因的表達。它們的組合可以協同抑制腫瘤細胞的RNA合成。S180細胞的TF和S-TF均能抑制S180細胞的DNA合成,明顯抑制S180轉移瘤的生長。豬脾RNA對小鼠S180也有顯著抑制作用,其抑制率為36.7%-47%。3.免疫抑制作用豬牌淋巴細胞抑制因子(LIF)在5ug/ml、50μg/ml和100μg/ml濃度下對植物血凝素(PHA)誘導的人外周血淋巴細胞(PBL)轉化具有濃度依賴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有效成分為多肽和微量核酸。豬脾的免疫抑制提取物(SISE)對人PBL的轉化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中SISE-j超濾組分的免疫抑制活性最強,尤其是相對分子量為6000-10000的Su3和相對分子量小於6000的SU3。進壹步研究證實,SU3對小鼠胸腺細胞和淋巴細胞的自發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PHA和細菌脂多糖(LPS)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在50μg/ml的濃度下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外,SU3還顯著抑制小鼠的DTH反應,在實驗濃度下與地塞米松相似。在低劑量(0.1mg/d)時,SU3顯著促進小鼠B細胞產生SRBC抗體,而在高劑量(0.5mg/d和1mg/d)時,則表現出強烈的抑制作用。實驗表明,SU3具有抑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作用,與來自牛牌的類似物質相似。當比較SISE和豬胸腺免疫抑制提取物(TISE)時,證明它們都是與核酸結合的肽,對PHA誘導的人PBL轉化、3H-TdR摻入小鼠胸腺細胞和脾細胞、小鼠活化脾細胞產生IL-2、小鼠DTH反應和SRBC特異性抗體的產生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4.其他功能豬脾蛋白酶水解制備的豬牌水解液,配合腫瘤化療,不僅能降低和預防白細胞減少癥,還能提高血小板。血紅蛋白和紅細胞也有壹定的療效,對骨髓有壹定的保護作用。豬脾水解物含有短肽、氨基酸、核酸降解產物、維生素B12、膽堿和葉酸等。這些成分可以參與和影響體內核酸和蛋白質的代謝,刺激造血功能,保護肝臟,有壹定的滋補強壯作用。5.毒性豬脾TF毒性試驗證明對貓的血壓和心電圖無明顯影響,降壓物質試驗符合藥典要求,對心率和心律無明顯影響,無致突變和致畸作用。豬脾RNA的急性和亞急性毒性試驗表明,它是無毒的。豬脾SISE的SU3組分與小鼠脾細胞培養13h或48h,未見明顯細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