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習俗
1,吃年夜飯。除夕夜,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年夜飯有很多名菜,南北不同,各有側重。北方人習慣吃餃子,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在南方,尤其是壹些沿海地區,滿眼的綠色基本上是四季,南方的冬天在蔬菜水果上有很大的優勢,所以在飲食上有更多的選擇。
2、糊年紅。過年紅指的是春聯、門神、窗花、年畫、福字,都是貼在除夕夜的紅色喜慶元素。在除夕夜貼上新年紅(揮春)是中國悠久的民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除夕掛年畫,城鄉也很普遍。濃濃的黑色和五顏六色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增添了許多繁榮幸福的節日氣氛。
3.燃放鞭炮。中國民間有句話叫“開門放鞭炮”。除夕夜,也就是新年到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用鞭炮聲辭舊迎新。燃放鞭炮可以營造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裏的壹種娛樂,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
4.祖先崇拜。在古代,這種習俗非常盛行。由於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人在野外祭祖,有人在祠堂祭祖。在家裏,祠堂牌位依次擺放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老幼順序祭拜。除夕祭祖壹般分早晚兩次,會選擇最大最肥的公雞祭拜,寓意來年大富大貴。
5、壓歲錢。壓歲錢是長輩給晚輩的。過年給壓歲錢,體現了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晚輩對長輩的尊重。是融入家庭倫理的民俗活動。壓歲錢在民間文化中有驅邪保平安的意思。壓歲錢的本意是抑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子容易隱身,所以用壓歲錢來鎮邪。
6.守歲。除夕守歲是年俗的活動之壹,守歲的習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在,家家戶戶都用新年的火點燃,壹家人歡聚壹堂,讓“新年的火”壹直燃著,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在壹些地方,除夕之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點蠟燭或油燈,圍坐在火爐旁聊天,通宵守夜,象征著趕走壹切邪惡的疾病,期待新的壹年好運。
除夕的故事和傳說
傳說有壹種邪惡的野獸——Xi,當這座山被大雪封山時,Xi會去附近的鄰居那裏尋找食物。在臘月末,人們不得不去附近的竹林躲避Xi。有壹年,壹位好心的婆婆在路邊救了壹個因饑餓而暈倒的孩子,並把它帶到壹片竹林裏躲避黃昏。聰明的男孩告訴大家,他有壹個擺脫傍晚的辦法,讓大家多砍些竹竿帶走。回家後,各家的門外都掛了紅布。當Xi再次襲擊時,孩子們上前吸引Xi的註意,並讓村民將折斷的竹關節扔進火中,但每個人都因為害怕而楞住了。這壹刻“Xi”用他的喇叭抱起孩子,把它摔在地上。村民們對孩子落地的聲音作出了反應,將竹關節扔進了火裏。“Xi”聽到聲音後轉身逃跑,沒有再破壞村子裏的任何東西。但是救了村子的那個聰明的男孩“年”死了。因為“Xi”沒有死,所以每年臘月三十都會燃放鞭炮和掛在門前的紅布條,以防止“Xi”的到來。
以上是除夕夜壹些節日習俗和故事傳說的知識分享。希望能幫到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