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溫室絲瓜修剪技術方法_溫室絲瓜種植方法

溫室絲瓜修剪技術方法_溫室絲瓜種植方法

大棚種植絲瓜,要適當修剪,那麽如何科學修剪呢?下面就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溫室絲瓜修剪技術和方法,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溫室絲瓜的修剪方法

控制側藤,加強主藤。去掉所有的側蔓,只保留主蔓。

每隔3 ~ 4節留1朵雄花,其他雄花和卷須及時全部去除。最好把雄花的花蕾摘下來,在卷須露出來的時候摘掉。

人工授粉。絲瓜生長初期,由於雄花少或溫度低,往往座果少,果實小,品質差。果梗可用濃度為30 mg/kg的2,4-0蘸花或50倍高效左果靈包衣,可顯著提高座果率。當有壹定數量的雄花時,就采用人工授粉。方法如下:每天早上6:30-9:00,采摘剛開放的雄花,剝去花瓣,將花粉輕輕塗在開放的雌花上。每朵雄花可出3 ~ 4朵雌花,可增產30%以上。

去掉老葉子。7月中下旬,將失去功能2個月以上的老葉和病葉全部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和尖端的莖藤生長。剪藤再生:采摘5 ~ 6批絲瓜後,植株活力開始下降,市場價格下降,此時剪藤較新。壹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壽光體驗,最好的時間是6月25日到7月5日。

配方如下:根據瓜蔓的生長強度,在瓜蔓10 ~ 18的節點處剪掉主蔓,培育壹條側蔓成為主蔓;剪藤、剪老葉、施肥灌溉、中耕除草。20天後絲瓜的藤蔓恢復生長,開始結瓜,呈旺盛的生長趨勢。再生絲瓜果大、嫩、甜,深受市場歡迎,價格堅挺,效益顯著。據統計,更新絲瓜相對結果期延長1月以上,畝產增加1.500 ~ 0.2000公斤,產值增加1.500 ~ 0.3000元。

壹種溫室種植絲瓜方法

1育苗

任何蔬菜要想獲得高產高效,最重要的是苗期管理,培育無病蟲害的矮壯苗是第壹步。

1.1選種

絲瓜要選擇耐寒、皮綠、肉白、硬度好的品種。留種時,將有病、弱的種子剔除,曬幹,存放在通風陰涼處備用。壹般備種量為600g/667m2。

1.2育苗

營養土準備要想培育出壯苗,營養土是關鍵。它不僅需要絲瓜生長所需的氮、磷、鉀和各種微量元素,還要求土壤結構疏松、通風、保水、保溫。體操練習:取土壤6份(待過篩)、腐熟有機質2份、豬糞或雞糞1.5份、生石灰0.5份,加水使其含水量達到60%,拌勻,堆起來用農膜壓緊,悶2個月。

種子處理和發芽:取出前壹年留存的種子,進行二次選種,剔除病粒和癟粒。晴天早上9點以後要把選好的種子翻2-3個小時。在浸泡種子之前,種子應該用熱水處理。首先將種子浸泡在冷水中,然後用80 ~ 90℃的熱水攪拌。水溫升至53℃時,應停止攪拌,用手輕輕搓去種子表面粘液。浸泡種子時不要使用金屬或油性容器。浸泡水溫應保持在28 ~ 30℃,浸泡時間為8 ~ 12小時,浸泡過程中應換水2 ~ 3次。絲瓜催芽的最適溫度為25 ~ 30℃。壹般情況下,浸泡後的種子用幹凈的布袋包裝,用薄膜包裹,用針打孔,便於通風。將它們放在室內空調中,保持溫度在23 ~ 28℃以加速發芽。加速發芽需要5天左右的時間,每天要用25℃的溫水沖洗種子1次。三天後,

育苗溫室絲瓜播種時間為5438年6月中旬+10月。選擇50孔秧盤育秧。育苗時,用足量的水灌滿2/3的苗土,在寬8m的大棚內做三個寬1.2m的苗床,用50%多菌靈600倍液消毒,每個穴播1粒種子,覆蓋苗土。需要註意的是,覆土不要太多,可以區分表面的各個穴位,防止表土連在壹起,防止根系串孔。噴灑50%多菌靈600倍液濕潤表土消毒,覆蓋塑料薄膜,然後架好中小拱棚,覆蓋塑料薄膜。幼苗出土溫度20 ~ 30℃,7天左右全部出苗。

2苗木管理

滿苗後及時揭去塑料薄膜,上午10補水,噴施72.2%普力克水溶液400次,防治立枯、猝倒病。當幼苗長到真葉時,拆除小棚,溫度控制在20 ~ 25℃,相對濕度控制在60%,每7天及時防治壹次灰黴病和菌核病。

當幼苗出現三片真葉時,要控制好溫濕度,防止幼苗長勢過旺,種植前要及時摘掉棚子,磨煉幼苗。壹般情況下,移栽前7天要移動秧盤,讓秧盤內的根系大量繁殖,同時要拉大晝夜溫差,以適應栽植後的溫度。此時應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3殖民化

大棚絲瓜種植時間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種植前,土地應該好好耕種和施肥。基肥667m2,有機肥1000kg,硫酸鉀50kg,過磷酸鈣150kg,各種微量元素混合物25kg,生石灰150kg,復合肥50kg。施底肥、深耕整平後,起壟壹個寬1m、溝寬30cm、深30cm、寬8m的棚,每個棚種植6行,間距30cm,株距約3000株667m2。種植時,每個點位都要用多菌靈或病毒粉混土進行消毒和防治。栽苗不要太深。種植後應將原根面和壟面平齊,澆足根水。

4現場管理

4.1疾病控制

大棚種植絲瓜,溫度高,相對濕度大,通風性能差。各種疾病比露天種的更頻繁,要定期預防。

4.2害蟲控制

與露天種植相比,溫室內害蟲的危害很小。我們可以利用生物防治和封閉管理達到防蟲的效果,使生產出來的絲瓜對人體無害,從而達到無公害的要求。具體做法:1)每100m2大棚使用1塊黃板,每半個月塗抹機油1次;或者2)每150m2使用1個幹捕器,每月更換1次誘餌,均勻懸掛在棚內。此外,出風口要覆蓋防蟲網,平時關閉棚門,達到隔離昆蟲的目的。有條件的話,可以每隔五個棚在棚外掛1黃板或1幹板。這樣可以起到不使用化學農藥控制昆蟲的效果。

4.3工廠布置

絲瓜的生產和管理技術要求非常嚴格。下面簡單介紹壹下我廠整理的操作方法。絲瓜生長旺盛,種植後要及時做好整理準備。首先在大棚2m的高度,按6壟拉12號鋼絲,拉14號鋼絲固定12號鋼絲,在12號鋼絲下按5m檔,在12號鋼絲上壓30cm檔,掛壹根繩子。絲瓜長出15片真葉時,要及時整理。留下兩個頂部帶瓜芽的叉形頭後,去掉頂部的生長點和其他所有的叉形頭和雄花枝,整理後用繩子吊起來。3天後,當2個備用枝中有3個真葉、瓜芽和次叉生長點時,剩下1個好的備用枝,去掉頂部生長點和另壹個枝。這樣反復整理瓜,可以保持瓜條均勻,大小相近。

4.4點花留瓜

要想占領市場,就要出精品。賣新鮮的絲瓜,要用科學的方法配制適合絲瓜生長的激素來做花,這樣開花不謝,摘下來的瓜上還會留著花。另外,蘸花時每株必須蘸2個瓜,成型後留1。

按照上述生產方法,667m2絲瓜年產量可達18000kg左右,增產增效。大棚種植絲瓜的優點是:1)大棚有保溫功能,壹年四季都可以生長壹次,降低了成本。2)年增長可以常年供應市場,從而增加經濟效益。3)修剪技術可以節約肥料,降低成本。4)采用生物防治和封閉管理,農藥殘留大大降低,達到無公害的要求。5)利用蘸花技術可以保持絲瓜的新鮮度,占領市場,增加銷量,提高銷售價格,從而達到協同效應。

絲瓜采摘技術

采摘是絲瓜管理中的壹項重要工作,直接關系到絲瓜的產量。通常當絲瓜主蔓有13-15片葉,株高約160 cm時,會留瓜去核,然後每3片葉留1個瓜。壹般來說,這是可行的,但不適合種植後生長較弱的絲瓜。

生長勢弱的絲瓜按通常方法摘3-4個瓜後容易出現?空瓜?現象,而且這3-4個瓜采收後,莖蔓變細,不利於絲瓜的正常坐果。因此,對於長勢較弱的絲瓜,最好在空秧期及早摘心養蔓,使莖蔓健壯,增強絲瓜的持續結果能力,防止其出現。空瓜?現象。筆者建議,當絲瓜主蔓有11-12片葉子,營養生長旺盛時,打破出瓜後摘心的傳統做法,自覺促進蔓的發育。此時去核後,側枝發芽較慢,莖蔓因為養分積累充足而健壯。側枝發芽後,就可以開始留瓜了。每2片葉子留1個瓜,就不會再出現了。空瓜?現象。

在絲瓜生產中,傳統的取芯方法是在主蔓有13-15片葉子時留瓜取芯,然後留瓜取芯。采用這種去核方法,壹般收獲3-4個絲瓜後,會出現莖桿細,營養生長差的情況。有的菜農用?空樹空藤?保證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的方法;有些菜農每五片葉子養壹個瓜,用來養藤蔓。但這兩種方法都不可取,因為兩種方法都不能使絲瓜在結果期持續結果,導致絲瓜產量下降。

壹位菜農改變了絲瓜摘心的方法,提前摘心,先摘心後留瓜,獲得了高產。他在主藤有7-8片葉子的時候開始掛藤,在主藤有11-12片葉子,營養生長比較旺盛的時候開始摘心。此時側枝發芽速度減慢,主蔓因養分積累充足而健壯。側枝發芽後,就可以留下瓜了。這個時候每兩片葉子上可以留壹個瓜,這樣絲瓜就不會出現空樹斷茬的現象,絲瓜的產量自然就高了。

壹種絲瓜適時采收的方法

適時采收嫩瓜:適時采收嫩瓜,既能保持商品嫩瓜的品質,又能防止其融化,增加瓜數,提高產量。

這是因為:絲瓜主要吃嫩瓜。如果過了有效期還不采收,果實容易纖維化,種子變硬,瓜發苦,不能食用。在繼續生長成熟的過程中,大瓜與新坐在同壹植株上的幼瓜爭奪養分,導致幼瓜因缺乏營養而融化,加劇了間歇性結果的現象,降低了商品幼瓜的產量。嫩瓜及時采收,可以避免熔瓜。所以,要及時收獲商業嫩瓜。絲瓜授粉雌花和收獲嫩瓜壹般需要10 ~ 12天。如果溫度和水分不足,往往容易失去嫩度或變老,宜早收;溫度適宜,水肥充足,可以適當推遲收獲。采收的標準可以根據果實大小、顏色、果柄上的絨毛和果皮的變化來確定。果柄光滑略變色,絨毛減少,果皮摸起來軟而不滑,是適宜的收獲期。長途運輸的商品瓜要提前摘嫩。絲瓜連續結果性強,盛果期果實生長發育迅速,每1 ~ 2天即可采收。采摘絲瓜的具體時間應該在早上,用剪刀剪去果柄。絲瓜皮嫩肉軟,容易碰傷、壓碎、折斷。收割時壹定要輕輕放下,包裝時不能擠壓,這樣才能保證產品質量。

溫室絲瓜缺鎂的防治

癥狀:葉片葉脈間出現黃化,並逐漸蔓延至全葉。主葉脈可能變成淡褐色或白色,側葉脈變黃,也可能很快變成淡褐色。

致病原因:土壤本身鎂的含量低。過多的鉀和氮肥阻礙了植物對鎂的吸收,尤其是在溫室栽培中。收成很大,但鎂肥施得不夠。

防治措施:如果土壤被診斷為缺鎂,應在種植前施足含鎂肥。避免壹次施用過多的鉀、氮和其他阻礙鎂吸收的肥料。葉面噴施1% ~ 2%硫酸鎂水溶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