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的飲食禁忌
1,忌吃油膩和油炸食品。
油膩的油炸食物不易消化,堆積在胃中,加重體內滯留的熱氣,不利於潤燥。很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在秋冬季節經常復發或加重,就是這個原因。
2、避免暴飲暴食
攝入過多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堆積,使人發胖。秋冬飲食,要註意適度,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
3.避免辛辣和生冷的食物。
秋冬季節也要少吃* * *性強、辛辣辛辣的食物,比如尖辣椒。還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的積聚。任何有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作用,建議吃芹菜等辛辣食物。此外,由於秋冬季節天氣由熱轉冷,人體的生理代謝也在發生變化,以適應這種變化。特別註意飲食不要太涼,以免引起腸胃消化不良和各種消化道疾病。
4、避免食用水生植物
大多數水生植物在秋季成熟,但也是囊蚴最多的季節。此時,生水生植物易受感染,導致兒童出現腸黏膜炎癥、出血、水腫、潰瘍、腹瀉、食欲不振、面部浮腫、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等現象,嚴重時甚至因衰竭或虛脫而死亡。
冬天吃水果有益健康
1.1,柚子
柚子含糖量低,每100克只有9.5克。經常吃柚子有助於預防糖尿病。但是吃柚子壹天最好不要超過200克。
1.2,棗
紅棗富含維生素C、微量元素鉀和鎂。維生素C有助於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降低腫瘤風險。鉀能增強肌肉興奮性;鎂可以防止神經過度興奮,調節體溫。常吃大棗有健胃、健脾、補血的功效。
1.3,橙色
橙子富含維生素B1,對保持神經系統健康至關重要。此外,適量吃橘子還能有效增加唾液分泌,促進消化,止咳,保護肺部健康。專家建議每天吃1-2個橘子。
冬季健康飲食處方
1.糖醋豬排
這道菜相信是很多人的最愛。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有助於冬季緩解幹燥,增加體熱,抵禦寒冷,還能達到滋陰補血的效果。
中醫分析:排骨提供人體生理活動所必需的蛋白質和脂肪,尤其是豐富的鈣,維持骨骼健康;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陰虛患者。
2.烤羊肉
可以說羊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壹種肉類,“烤羊肉”是北方人最愛吃的傳統冬季美味。《杜門雜詠》中說“北京的燉羊肥嫩,醬料煮紅湯色清,午後焦爛,悶到喉嚨。”
中醫分析:羊肉性溫而不燥,能溫中散寒,溫中氣血,開胃健脾,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禦寒,又能滋補身體,可謂壹舉兩得。羊肉性溫,經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的食療方法。所以吃羊肉的時候,壹定要搭配涼性甘甜的蔬菜,可以起到降溫、解毒、去火的作用。
3.壞鴨子和三個白人
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容易消化。它比其他肉類含有更多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鴨肉富含煙酸,對心肌梗塞等心臟病患者有保護作用。鴨肉可以清熱解乏,有養胃的功效。鴨掌富含膠原蛋白,與同等品質的熊掌相當。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鴨掌含蛋白質、低糖、脂肪少,堪稱極佳的減肥食品。鴨肝中維生素A的含量遠遠超過奶、蛋、肉、魚,可以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幹澀和疲勞,補充維生素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