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是仙人掌科的三棱柱植物,原產於墨西哥等中美洲地區。火龍果有以下特點:
1,適應性強。火龍果的植物外觀和廣東的霸王鞭(野生三棱柱)很像。只要霸王鞭能長出來,火龍果就能種。可在平地、坡地、水田、旱地或鹽堿地種植。田種在山坡上,長勢和臺灣省水田種的壹樣好。因為仙人掌是熱帶植物,只適合在我國北回歸線以南種植,長期霜凍對其有壹定影響。
2、易生長。火龍果是壹種淺根植物。種植時,不需要挖果坑。妳只需要在平地上做壹個完整的果盤,混好底肥,豎起爬山虎柱,就可以種植了。成活率可達100%。火龍果耐旱,深埋或積水會造成果皮腐爛。如果水和肥料好,它會長得很快。技術人員做了觀察記錄,夏天每天能長到3.5厘米。
3.病蟲害少。火龍果是壹種不防病不防蟲的果樹。根據臺灣省和其他栽培區的報告,沒有發現對火龍果有害的病蟲害。只有在苗期,因為施用農家肥而吸引大螞蟻咬苗,用控蟻藥物即可除蟻。當果樹長大後,特別是從開花到果實成熟,不需要噴灑任何農藥。在臺灣省,幾乎所有的水果都是有包裝的,但是火龍果是不需要裝袋的。
4、容易獲得高產量。火龍果的栽培技術比較簡單,容易掌握。在臺灣省,果園三年以上畝產可達2500公斤以上。從這塊田的試種來看,達到這樣的產量並不難。按每畝種植110株計,每株承重22.5公斤,畝產可達2500公斤以上。壹般單果重在0.5公斤以上,每株可有40個以上的結果枝。壹般每個結果枝都有幾個花芽,需要人工采摘。
5.結果期長。火龍果產量高,產果期長達6個月,分幾批成熟,保證了水果的均衡上市,果農也容易獲得穩定的好價格。從試種來看,從開花到果實采摘大約需要40天。而且即使果實成熟,也不會自然從枝頭脫落。
6.這種水果耐儲存和運輸。火龍果采收後,可高溫貯藏2至3周,而保質期可達數月。由於果皮較厚,有蠟保護,在運輸過程中不易破損,耐貯運性極強。在保質期內,果皮的紅色越來越鮮艷。
火龍果種植管理要點
1.關於選種和繁殖。本次試種的苗木是直接從臺灣省引進的嫁接苗。有人做過壹個對比實驗,就是對比實生苗、嫁接苗和扡插苗,嫁接苗長得最快,最壯。建議以改良嫁接苗為最佳。野生三棱柱(霸王鞭)是最好的砧木,嫁接後生長迅速。如果沒有砧木,可以像蘆薈壹樣用扡子繁殖。
2.立式火龍果是壹種高產水果,盛果期植株和果實總重量可達200公斤,需要用水泥柱支撐,用於吸附根系攀爬。立柱的規格是:在種植地上,按照2.5×2.5米的孔距,將立柱垂直插入土中30至40厘米。柱高2.2m,截面為10× 9cm。在柱子中央放壹根6-8毫米粗的鐵絲,從柱頭上伸出,彎成壹個直徑為1厘米的有缺口的圓。從而將鐵絲套在柱子頂部,依靠莖枝,使植物自由下垂,增加受光面積,有利於修剪和提高產量。
3.挖坑施肥火龍果種植密度為2.5×2.5 m,坑內種植2株,在爬柱周圍挖長、寬、深1×0.3 m的坑。坑內施豬糞或雞糞25公斤,磷肥1公斤,復合肥0.5公斤,石灰1公斤,摻土補微生物復合肥效果較好。如果苗木以繁殖為主,可以密植。
4.將壹個深度為5到10 cm的水果盤放置在柱基旁邊並澆水。栽苗後,覆蓋表土,稍微壓實幼苗。千萬不要倒栽幼苗。種植後澆灌種植水,然後每隔2 ~ 3天澆灌壹次,連續澆灌20 ~ 30天。
5.及時除草蓋雜草,果盤蓋好保溫。由於火龍果根系較淺,壹定不能使用除草劑,以免損傷根系。
6.在病蟲害幼莖的生長、開花、結果階段,要註意防螺、防蛞蝓、防蟻。硫磺石灰膏可以塗在植物的根部和柱上,以防止害蟲爬上植物,或者用毒餌誘捕並殺死害蟲。
7.施肥是火龍果每年4月到11的結果期。此時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輔以磷、鉀、鎂肥和微量元素肥,促進其開花結果,提高產量。
8.補植、修剪對於個別生長較弱的種植穴,應補植新苗。明年增加年產量。要剪掉老枝和生長勢弱的枝條,以免消耗養分,影響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