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骨神經痛癥狀
疼痛從臀部放射至大腿和小腿,常至足部,可引起急性疼痛或鈍痛,也可出現灼痛和刺痛,可為間歇性疼痛或持續性疼痛。往往只涉及身體壹次,會因為咳嗽、打噴嚏、彎腰、提重物而加重疼痛。
除了疼痛,有些病人還會感到麻木和虛弱。
2.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坐骨神經痛的疼痛放射至壹側或兩側臀部及大腿後側,是坐骨神經根受壓所致。坐骨神經(身體兩側各壹根)是外周神經中最長的神經,從臀部延伸到足部,這條神經上的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生疼痛。
姿勢不當、肌肉勞損、懷孕、肥胖、穿高跟鞋、或者床墊過軟都有可能造成坐骨神經壓迫,也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造成的,少數情況是骨關節炎造成的。
3、送醫治療
當坐骨神經痛發展到非處方藥無法緩解疼痛的地步,就要及時就醫,醫生會給更強力的止痛藥等藥物。
疼痛持續3~4天,並伴有腳無力,往往提示可能有嚴重的神經問題,也建議送醫治療。
4.正治
送醫院治療後,醫生通常會給患者開壹些藥物,如肌肉松弛藥、非甾體抗炎藥、全身止痛藥、麻醉藥或皮質類固醇等。在急性炎癥和疼痛消退後,建議進行物理治療。營養專家建議每1周服用壹定劑量的輔助止痛藥。
5.坐骨神經痛怎麽辦?
除了服用醫生推薦的藥物,下面介紹坐骨神經痛的家庭自我療法,供大家參考:
冷熱敷
每當出現疼痛時,應在疼痛部位冷敷半小時~1小時,每天數次,連續2~3天,3天後用同樣方法熱敷,可緩解疼痛。
自我按摩
平躺屈膝,放松幾分鐘,將壹只裝有兩個軟橡膠球的襪子放在背部脊柱兩側,將身體貼近地板,放在球上,然後取下橡膠球,放松幾分鐘,臀部重復同樣的步驟。如果椎間盤有問題,就不要用這種方法進行治療。
體育鍛煉療法
除了亞歷山大健身技巧中提倡的正確走位、站姿、坐姿等身體姿勢矯正方法外,還可以按摩松弛的組織和脊柱,減輕坐骨神經的壓力。
不要舉起重物
急性疼痛期間,不要舉起重量超過10磅的物體,也不要用腿、手臂和背部舉重。可以推物體,但不要拉。
6.如何預防
坐骨神經痛的預防主要從睡姿和坐姿兩個方面來改善。
就眠位置
睡在柔軟的床墊上,或者側躺,膝蓋彎曲,避免低躺的姿勢。急性疼痛時,入睡前在膝蓋下或兩膝之間墊壹個枕頭。
坐姿
調整椅子的高度,讓腳著地,膝蓋略高於臀部。養成雙腳著地坐著的習慣,不要蹺二郎腿,保證椅背結實,背部挺直後靠在椅背上。
7.飲食推薦
1,烏頭湯
材料:香米50克,川烏10克,薏苡仁6克。姜汁,分泌適量。
做法:將香米、生附子、薏苡仁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繼續煮,最後加入生姜汁、蜂蜜,直至米爛。
功效:能溫經散寒、除痹止痛,適用於寒性痹痛、邪實引起的筋骨劇烈疼痛。
註意:烏頭有毒,不宜多食,更不宜久食。
2.薏苡仁醪
材料:糯米500g,薏米100g,酒曲適量。
做法:先將薏苡仁放入水中煮至米稠,再將糯米煮成幹飯,最後將煮好的薏苡仁和糯米攪拌均勻。冷卻後,加入適量的酒曲制成醪液。
功效:利濕通絡,適用於坐骨神經疼痛、濕痹腫脹、麻木者。
3、蜂蜜木瓜
材料:木瓜1,蜂蜜,生姜2克。
做法:木瓜洗凈,去皮,切片,放入鍋中,加水調適量蜂蜜,放入生姜煮沸,再用文火煮約10分鐘。
功效:可祛風利濕、舒筋止痛,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屬濕痹、手足關節痛。
4.桑葚雞
材料:雞肉250克,桑枝60克,綠豆30克。適量的鹽和姜。
做法:將雞、桑枝、綠豆洗凈,桑枝切段,壹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燉至肉爛,加鹽、姜調味。
功效:能清熱除痹、益氣補血,適用於濕熱痹阻、正氣不足的坐骨神經痛。
5、木瓜薏米粥
材料:木瓜10g,薏苡仁30g。適量的糖。
做法:木瓜、薏米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小火煨至薏米熟爛,加糖調味。
功效:能祛風、利濕、舒筋、利濕、止痛。適用於患有坐骨神經痛,腿腳痙攣,不能屈曲或伸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