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生豬期貨壹直在跌。今年豬價有望下跌嗎?

生豬期貨壹直在跌。今年豬價有望下跌嗎?

10月8日,65438,業界翹首以盼的生豬期貨正式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開盤後主力合約不斷跳水。

業內人士表示,9月合約將成為主力合約,合約基準價為30680元/噸。從估值來看,價格比較高。至午盤,生豬主力合約2109累計下跌10.05438+0%,收於27610元/噸。袁嶽2111合約下跌14.57%,收於25355元/噸。

數據顯示,2021,65438年10月8日,豬價行情遇冷,全國內三元豬價維持在36.43元/斤,豬價下跌0.19元/斤。豬價漲勢止住,迎來“二連跌”,全國可監測的26個省市豬價全部下跌。現在,農歷新年將至,生豬期貨上市。2021農民該如何選擇?

同時,隨著生豬產能的不斷恢復,豬價在較長時期內處於下行通道;2021年生豬市場消費雖然會有所回暖,但與往年正常水平相比依然偏弱。預計下半年價格將回落至24-30元/斤,9月份豬價可能遠低於當前市場價格。

受此影響,a股豬肉板塊走弱。截至記者發稿時,金農心(002548.sz)下跌4.7%,新五豐(600975.sh)下跌4.8%,正邦科技(002157.sz)下跌5.53%,唐人神(002567)下跌4.8%。

期貨掛牌價近高遠低,養殖企業套期保值意願強烈。

長期以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豬生產國和消費國,占世界養殖規模的43%,市值約2萬億,涉及千家萬戶、工廠企業。長期以來,“豬周期”困擾著生豬養殖、貿易和加工企業,尤其是近年來,受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豬價格大幅波動,產業避險需求強烈。

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何新田表示,生豬產業是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我國是生豬消費大國,但不是生豬生產強國。而且長期受到重大動物疫病威脅,面臨嚴峻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2018非洲豬瘟的發生對養豬業造成了嚴重影響,直接影響了經濟社會穩定。

在養豬業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時候,還有很多中小企業,在疫病防控能力和生物安全防護方面暴露出很多問題。即使是大型養豬企業,投資也高,風險也大。壹旦生產出現周期性波動,企業將面臨嚴峻的困難。

生豬期貨的上市有助於為企業提供新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可以合理利用期貨工具規劃自己的生產。“我們希望生豬行業企業及相關企業能夠積極理性參與生豬期貨上市,合理運用期貨工具控制生豬生產風險,保持穩定生產和市場有效供給。”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生豬期貨,無論是市場投資者還是希望參與套期保值的養殖企業,都非常關註長期豬價走勢。掛牌價上,有明顯的貼水結構,近高遠低,豬價長期看跌明顯。牧原集團董事長秦英林表示,生豬期貨的上市是生豬產業發展的需要。

同時,生豬期貨的上市也標誌著生豬產業發展進入了市場化的高級階段。生豬期貨的專業人士進入養豬業,可以在早期發現價值,預測價格,指導生產,緩解企業豬周期的痛苦,規避生產經營風險,惠及更多的養豬戶,為養豬業的有序穩定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能穩定市場供應,讓更多消費者受益。

65438年10月7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36.68元/斤。這壹現貨價格明顯高於9月份期貨掛牌價30680元/噸。5438年6月+2020年2月,木源商品豬銷售價格為30.15元/斤。國泰君安生豬行業研究員周曉秋認為,該合約將成為9月主力合約,合約基準價為30680元/噸。從估值來看,價格比較高。預計2021基地區生豬年均價25元/公斤,養殖企業避險意願非常強烈。

知華數據CEO黃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沒有人有期貨新品種的經驗,主觀估計的上市價格並不能完全反映市場信息。開盤後,多空博弈產生的成交價明顯偏離掛牌價的情況並不少見。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證券市場,上市首日交易價格往往與IPO價格相差較大。所以這壹點不需要過度解讀。

據知華數據收集的現貨市場數據,今日河南省生豬現貨價格為17.7-18.1元/公斤,對應期貨價格為34200-36200。目前的現貨價格真實地反映了春節前旺盛的需求和生豬短缺之間的矛盾。今年豬周期進入下行通道,生豬養殖企業規模相當大。到9月份,生豬供應將大幅恢復,盛夏是豬肉消費淡季。目前的期貨價格客觀反映了這些信息。

壹般新品種上市時價格波動較大,投機交易風險不小。黃建議生豬行業企業充分利用期貨工具對沖豬價風險。產業對沖交易,養殖企業適合做空,對沖生豬銷售價格下跌風險,鎖定銷售收入和利潤;肉類加工企業適合做多,對沖豬肉收購價格上漲風險,控制原料成本。

生豬產能恢復至90%以上,生豬價格2021呈現下跌趨勢。

因為豬肉價格與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密切相關,關系到國計民生,保證生豬的穩定生產和供應。記者獲悉,農業農村部已提前完成今年生豬存欄目標任務。到2020年11年底,全國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均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23個省份提前完成產能恢復任務,全國生豬存欄量最遲將於2026年上半年恢復到常年水平。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國生豬生產恢復情況超出預期。壹大批高水平的規模化養豬場迅速崛起。預計2020年生豬養殖規模率將達到57%左右,比2019年提高4個百分點,遠高於正常年份2個百分點的速度。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8月至6月,165438+10月,全國生豬屠宰量逐月同比增長。但2020年6月65438+10月至6月165438+10月,定點屠宰企業共屠宰生豬14198萬頭,同比下降19.6%。雖然供應量還沒有完全恢復到常年水平,但中央儲備肉已經大幅增加。

2020年6月5438+10月和6月5438+065438+10月凍豬肉未投放,全年凍豬肉投放38次,共計67萬噸。其中2月30日投產20066噸,11241噸。2021,1,又投放了2萬噸凍豬肉。近期,受消費季節性回暖、凍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響,全國豬肉價格明顯上漲。

從周價格來看,生豬和豬肉市場價格從2020年6月11的第4周和2月1的第1周開始上漲,分別連續上漲了6周和5周。2020年6月5438+2月最後壹周,全國生豬每公斤均價34.8元,累計上漲17.8%,同比上漲3%。豬肉價格為每公斤51.65元,累計上漲12.8%,同比微漲0.8%。

不過,據記者了解,近期豬肉價格上漲不僅僅是消費預期提升造成的,進口豬肉受阻也是原因之壹。從進口周期來看,從與國外達成采購協議到凍品進入香港的時間周期為2-3個月。冷凍產品進口商將更多地根據未來豬肉價格制定采購計劃。

正常情況下,80%-90%的進口肉進入中小餐飲渠道,少量進入其他渠道。但今年以來,由於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鮮肉價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居民消費渠道中冷凍產品的比重。但年底凍品頻繁被曝攜帶新冠肺炎,國家政策收緊,凍品流通困難,生鮮品消費占比再次上升,是2020年底生豬價格上漲的原因之壹。

對於2021的豬肉價格,知華數據研究總監松源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是壹個下行的豬周期,2021的大趨勢還是下行。但考慮到目前豬價仍然較高,說明供需矛盾仍然比較緊張,供應缺口仍然較大,所以2021仍然是壹個補缺口的年份。豬價大概率以成本線以上為主,且從2020年母豬存欄趨勢來看,下半年會快速增加,所以下半年2021的供應量會比上半年增加,豬價壓力較大。

對於農民來說,是時候開始考慮成本和收益了。以後水產養殖的利潤會回歸正常水平,不能再按照不算成本,只餵的思路去經營了。母豬的成本,生產性能,豬場的運營管理都需要做的更細致。2021還有盈利空間,但沒有成本的擴張並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