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養生偏方 這幾個方子壹定有妳需要的

養生偏方 這幾個方子壹定有妳需要的

5 祛濕第壹方:徽瓊散

千寒易去壹濕難除,俗話說:“濕氣在,百病害,濕氣除,百病無”,中醫認為,濕氣是引發許多疾病的關鍵,甚至還會惡化疾病。

組方:雞內金3g、人參10g、赤小豆15g、薏米15g、白扁豆10g、茯苓10g、桔梗6g、砂仁6g、山藥15g、蓮子10g、甘草6g

功效:濕氣,痰多,頭臉油膩,水腫肥胖。

方解:人參:解決氣虛的問題;雞內金:本草綱目說雞之脾胃,運化水谷精微之所,而尤能祛濕,主要解決脾虛,胃弱;砂仁:化濕開胃,溫脾止瀉,解決脾虛胃弱;桔梗:宣肺,利咽,祛痰。解決肺弱,胸口悶的問題;山藥,蓮子:滋陰補腎;紅豆,薏米,茯苓,白扁豆:利水滲濕;甘草:調和諸藥。

制法:

1、將所有藥材洗後就開煮,先大火煮至水燒開,然後轉小火煮。

2、在煮好前20分鐘放入冰糖持續熬煮至冰糖消融即可關火。

6 失眠第壹方:酸棗仁湯

組方:酸棗仁(炒)15g,甘草3g,知母、茯苓、川芎各6g。

功效:養血安神,清熱除煩。主治肝血不足,虛熱內擾,虛煩失眠,心悸不安等癥。

方解:酸棗仁性平,味甘、酸,能補血養肝,益心安神,斂汗;川芎,性溫,味辛,既能活血又能行氣,能調血疏肝;知母,性寒,味苦,質潤,能清熱降火,滋陰除煩;茯苓,性平,甘淡無味,能寧心安神;甘草清熱,調和諸藥。諸藥相配,滋陰養血,清熱降火,調血疏肝,安神除煩,以治療肝血不足,虛熱內擾,肝陽上旋而致虛煩不得眠等癥。

制法:把藥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時,然後放砂鍋中加水淹沒草藥高出2-3cm 大火煮開,中小火煮20-25分鐘。分3次溫服。

7 潤腸養胃第壹方:四磨湯

組方:木香、枳殼、檳榔、烏藥

功效:破滯降逆,補氣扶正,對腸胃疾病很有效。

方解:木香行氣止痛、健脾消食;枳殼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烏藥順氣暢中、散寒止痛;檳榔導滯、殺蟲、利水,四藥合用可理氣調血、疏通經絡、調和臟腑,從而恢復消化系統正常功能,完全符合 “氣上宜降之,氣逆宜順之” 的中醫理論。並且由於是純中藥、見效快,對於治療兒童腸胃疾病、中老年人消化功能紊亂有較好療效。

制法:四味藥物先磨濃汁再和水煎服。

8 治痰第壹方:二陳湯

組方:半夏(湯洗七次)5兩、橘紅5兩、白茯苓3兩、甘草(炙)1兩半。

功效:燥濕健脾、化痰止咳、理氣和中。

方解: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和胃;橘紅理氣燥濕、化痰和胃;茯苓滲濕健脾化痰;生姜降逆止嘔化飲,並助半夏、橘紅化痰和胃,且能制半夏之毒性;而炙甘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調和諸藥;烏梅味酸,收斂肺氣,和甘草酸甘化陰,以防半夏、橘紅、茯苓辛燥滲利之性耗傷氣陰。

制法:以上組方藥材,加生姜3克,烏梅1枚,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