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真空包裝鹽水鴨我踩的雷是在夫子廟。在此奉勸各位,夫子廟和超市賣的鹽水鴨、桂花鴨、櫻桃鴨,只要是真空包裝工廠生產的,千萬不要碰!買了三包,準備拿給家人朋友嘗嘗。我先打開壹袋,怕變質。只有我能理解那種味道。除了鹹味,其他的都不能吃。要不是陣陣鴨騷提醒妳這是只鴨子,我還真以為是壹灘爛肉,真的把南京鹽水鴨的招牌都打垮了。沒有最差的味道,只有更差。
這個壹定要說了又說,會不合理。看到金陵十二釵這個蛋糕,我覺得還不錯。買給女朋友嘗嘗。真的很傻,幹的甜,甜的甜,綠豆面,椒鹽面,各種糖。感覺只要是旅遊城市,都是獨壹無二的。太砸古都牌子了!誰買誰交智商稅!
夫子廟桂花糕夫子廟七方亭的桂花糕其實對我印象不錯。不知道秦淮八大奇觀怎麽就出現了莫名其妙的桂花糕,五顏六色的年糕澆上了桂花蜂蜜。不知道是哪個傻子發明的!味道糟糕到了極點
其實說起這個,我已經對夫子廟這個詞很生氣了。外地人賺外地人的錢然後毀了南京城市形象,沒有本地菜只有小吃!南京有什麽好吃的?請告訴我!
廣元熱冷面用的面是將大米磨成粉,放入蒸籠蒸熟,也叫蒸冷面。
它的外觀和陜西涼皮差不多,只是原料是大米而不是面粉。大米磨成漿,為其口感可適當加入少許糯米。然後在抽屜式籠內鋪壹層布,將米漿均勻倒入,蒸5-8分鐘,取出晾涼。
然後根據食客喜好,隨意用刀切成不同寬度的條狀,加入特制的紅油、雞精、味精、鹽、醬油、醋、糖、蒜水、蔥花等。,做出壹碗廣元人喜聞樂見的熱乎乎的冷面。
初到廣元,當地人對我的介紹是“廣元熱冷面味道濃郁,入口細膩,有嚼勁,爽口,色澤誘人,香味溫馨等壹大堆贊美之詞。”
早上壹起床就掐斷了廣元壹家很有名的賣熱冷面的店。我點了壹碗嘗嘗。
說實話,第壹口感覺挺好的,再吃就沒意思了。告訴妳面條的味道,它們很弱,吃起來很軟,壹點彈性都沒有,更不用說咀嚼的問題了。吃了壹段時間後,感覺涼面好像融化了,汁液渾濁,完全沒了食欲。跟冷面比,差遠了。
不知道是我沒把那碗準備好的原因,還是什麽。反正這碗廣元的特色熱冷面讓我很失望。
吃過後悔的土特產,北京紫來紅,廣西綠豆糕,是說土特產不好吃的原因之壹。我猜除了制作上的偏差,口味偏好的不壹致是主要原因。沒吃過多少特產,但印象和期望值不壹樣。北京宮廷點心和廣西綠豆糕就是其中之壹。
我以前很向往宮廷小吃,以為皇帝和皇後壹定吃了什麽神奇的東西。也有北京的朋友說裏面的紅月餅天天吃不膩,特別是裏面冰糖的脆脆口感。
但是嘗過這種號稱北京的宮廷小吃,感覺味道真的很難認同。
紫來紅是中秋節吃的月餅。裏面是白糖,冰糖渣,堅果。這些冰糖還是原裝的。皮和餡又硬又有灰塵,餡又甜得讓人膩。朋友喜歡的原味冰糖,在我嘴裏脆脆的,但在我嘴裏變得又硬又甜。
去桂林的時候買的。我以為蛋糕之類的壹定是特別軟,入口即化。但是廣西綠豆糕就像壹坨幹面粉。只要壹拿起來,面粉就會拼命往下掉。
壹旦放入口中,綠豆糕在口中是幹粉狀的,立即將口中的水分全部吸了起來。吃的時候壹定要配壹大杯開水,真的會嗆人。
來紅和綠豆糕的味道,正如梁實秋先生所說:“味道好甜啊!噎死!”這兩種零食真的讓人不想回頭。
土特產壹般指壹個地方特有的東西。大部分是食物。有的人吃了還想吃,比如嘉興肉粽、胡雯醬鴨、金華酥餅等;有些人吃過壹次就再也不想碰它了...見面不如見面有名。
1,袋裝北京全聚德烤鴨
我在北京呆了幾年。親戚朋友來北京,我帶他們去大柵欄全聚德吃烤鴨。現在廚師烤新鮮切片,每人吃醬香酥鴨配蔥絲黃瓜,再喝壹杯鴨架湯。味道真的很好。於是我回老家過年的時候,就去全聚德外賣窗口買了很多打包的烤鴨,給親戚帶去。但是回到家按照說明吃,吃不出烤鴨的感覺,而且貴!很奇怪,買的時候還要排隊!
2.黃橋燒餅
去泰興出差,回家前問酒店服務員有什麽地方特色菜。服務員給我指了指不遠處壹家賣黃橋餅幹的店。我去商店給我的妻子和孩子買了兩份鹹的和甜的禮物。黃橋燒餅因著名戰役“黃橋決戰”而得名。泰興黃橋鎮當地群眾冒著敵人的炮火給前線送燒餅,譜寫了軍為民、民擁軍的美好篇章。
買黃橋燒餅回家,老婆孩子嘗了嘗,就不吃了。早飯就著豆漿吃了壹個多星期才吃。
3.墨西哥鱷梨
如果全聚德烤鴨吃出名氣;黃橋燒餅吃情懷;那麽這個牛油果就是孤獨的壹個!
我沒去過墨西哥。我剛在當地超市看到鱷梨。因為超市裏太貴了,就在電商平臺上搜了壹下。看到好評如潮,稱贊它含有多種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太好吃了,我買了幾個。買了之後發現自己的人生配不上牛油果...和全聚德烤鴨壹樣,好的牛油果壹定是本地做,出口。
我後悔吃的特產是這樣的:看到這個問題,我馬上想到了我長期去雲南旅遊時吃的壹道特產——奶扇。不誇張的說,真的是我吃過最難吃的特產。
它的味道和雲南、蒼山、洱海真的不壹樣。奶扇是用牛奶經過特殊加工制成的扇形凝乳片。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生吃,但最好的吃法是烘焙。許多人不能習慣吃生食,因為它聞起來像牛奶。
比如我現在壹想起它的味道就覺得反胃。
當然,能被稱為“十八怪”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我還沒有打開正確的吃法吧:希望下次去雲南能再次感受到這種“怪癖”。
四川沒有專門做刺果的。(網友說也叫刺梨,謝謝指正。)
?
記得第壹次去老公老家四川,婆婆對我很好。給我買各種好吃的,松茸,烤乳豬,串串,枇杷……那天婆婆給了我壹袋水果,說是野生的,價格也不便宜,讓我快點多吃點!
我打開了。天啊,上面還有刺。我不剝。我只是吃了它。我試著吃了壹個,放進嘴裏,幻想了幾分鐘我的嘴會不會流血。為了自己的生病安全,我吃了壹顆,堅決不吃了。我給妳看壹張這種水果的照片,這種水果我在別的地方沒見過。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自古被稱為“天下文學樞紐”,文化古跡豐富。南京還有很多特色小吃和著名老字號,絕對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
幾年前我有幸去過南京。在遊覽名勝古跡的同時,我還吃了壹些當地的特產。第壹次在用餐區看到評彈表演。整體感覺不愧是金陵古都。食物不僅精致,而且有歷史文化底蘊。但是,除了欣賞,也有壹些遺憾。可能是南北差異,就像“生在淮南的是橘子,生在淮北的是橘子”。作為壹個北方人,我真的享受不到這種味道。
百年牛肉老湯
店名我就不說了。這是我在網上搜的壹家百年老店。以牛肉鍋貼和牛肉湯聞名。我滿懷希望來到店裏,點了最有名的牛肉鍋貼和牛肉湯。牛肉鍋貼名不虛傳,但是壹端上湯,那種味道讓我心裏壹緊,我嚴重懷疑湯是不是變質了。我偷偷看了下鄰桌的大叔。壹看就是本地人,喝的如醉如癡,不斷要求店家加湯。看到別人後,我回頭看了看面前的那碗湯。湯清澈碧綠,飄著幾片薄薄的牛肉,但酸味直沖鼻腔,我實在沒有勇氣去品嘗。往湯裏挖壹勺辣椒油,卻掩蓋不了濃郁的味道。最後,我只是嘗了嘗牛肉片,沒敢喝湯。
鴨血湯粉
在南京打車的時候,我和司機師傅聊天,問我們南京人平時喜歡吃什麽小吃。司機師傅不厭其煩的給我推薦鴨血粉絲湯,說我們的出租車師傅晚上出去休息的時候會自己喝。聽了司機的描述,不禁對鴨血粉絲湯充滿期待。在夫子廟等旅遊景點不敢喝,特意去了當地壹個吃的比較好的地方喝。第壹次端上來的時候,看到湯色清亮,用料足,沒有牛肉湯的異味,期待值提高了很多。於是我很開心的舀了壹勺湯,裏面全是幹鴨內臟,滿懷期待的往嘴裏送。我感到壹股魚腥味從我的嘴裏飄到了鼻子裏。對於我這個平時不怎麽吃鴨子的北方人來說,那簡直就是壹種刺激,喉嚨抑制不住,吐了出來。好吧,也許這不是幸福。
以上是我深感後悔吃到的特色菜,但這並不代表食物不好吃,只是因為我不習慣當地的風味。所以在品嘗當地特產的時候,最好先了解壹下,看看是不是自己習慣的口味。如果差別很大,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的好。
在我們附近的周口逍遙鎮吃過壹次河南胡辣湯,但是壹天吐了好幾次,可能是食材不幹凈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再吃過。後來附近沒人吃,店就倒閉了。大家的結論是有淡淡的泔水味。到目前為止,我壹看到在這裏工作的河南村民吃那個就惡心。坦白說,也許他們吃的是不莊重的食物,讓人佩服他們的腸胃消化能力。
我覺得最後悔的特色菜是北京烤鴨。說真的,親自去酒店吃會更好。包裝好的北京烤鴨真的不好吃也不貴[微笑]。
成都寬窄巷子第三炮,就是糯米團子裹豆粉澆紅糖,真的是針對它的價格,然後回家看電視。正好美食節目開始,主持人吃了壹小口,連說:真好吃,入口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