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圓也是路橋很有特色的壹個小吃,原先老馬路拐進去壹點有壹家小店,裏面的炊圓、青團、松花糕等有很多,基本上囊括了路橋的小吃,可惜現在因拆遷,不知搬到哪裏。
野菱是路橋很有特點的壹個東東。菱在浙江以嘉興南湖的無角菱最為有名,野菱個頭很少,燒熟趁熱咬下,水平高的話可以將菱肉整個擠出來,味道與其他的菱有明顯不同,帶有壹股清香,但似乎也沒有很吸引人的地方。冷了以後就很難將肉擠出。野菱的殼很韌,如果沒有男朋友心甘情願為妳剝開的話,是很難搞定的。
桐嶼的枇杷名氣很大,皮色淡、汁多,有些特色,但自從桐嶼的重點工程建成後,總有壹些怪怪的感覺。桐嶼的楊梅雖然也較有名,但與仙居的比起來,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路橋歷史悠久,八方人流雲集,有幾處地方的食品頗有特色。
銀座街星座美食的三黃雞,可能是原銀座的人較熟悉的東東,外皮色黃,肉嫩,味鮮,細品起來也沒有白斬雞所常有的壹股膻味,在路橋所有飯店的這壹品種中,還很少能與其相比的。這個店裏的姜汁老鴨兩吃(姜汁老鴨吃完後,囑咐店裏加些粉絲再燒壹下)、熗腰花等也頗有特色。不過,近來它的三黃雞味道不如以前,不知是否換了大師傅。
老蔡的砂鍋老鴨在路橋名氣也不小,現在在郵電路上郵電局對面的弄堂裏,路口有壹個招牌,很好找。不過,店辦大了以後,總覺得不如以前有味。這個店裏有幾個寧溪菜尚可壹嘗。
原先在美食街有壹家專賣菜扁(黴幹菜)泡飯的店,現在已移到星座附近。這個店的肉骨頭、菜泡飯有些名氣。
賣芝橋頭的豬肉骨頭名氣也不小。我壹直很奇怪,壹大方豬肉骨頭何以成為路橋的名小吃,壹直搞不懂。不懂歸不懂,吃還是要吃的,哪怕腰圍大上壹圈。有10厘米見方的壹大砣豬肉,就在壹口大鍋裏放些粉絲、豆腐泡、面結,煮呀煮,煮透了,要的話來上壹塊,加些湯,如要其他的,需另加錢。味道鮮美異常,即使是平時不大喜歡吃肉的,到此也會食指大動,連湯帶水壹幹二凈的。因老街拆遷,現不知搬到哪裏了。
在這家店旁邊有壹家賣姜湯面的,名氣很大,但也僅僅如此而已,分不出有何特色。姜湯面應該說是臨海的特色,在路橋創出萬兒也是個異數。
在路橋派出所對面有壹家臨海麥蝦店,是路橋名氣最大的,現在有兩間門面,裏面的牛肉麥蝦與臨海的有壹些不同。吃的時候看見服務員搬過來與妳點的壹樣的麥蝦,拿過來就行,不能太老實,不然的話會等上很長時間。裏面的雞爪、小豬肚、牛筋等小吃味道還可以。
當然還有其他壹些東東,如菜市場的湯面等。打了很多字,手有些酸了,不玩了,壹人之吃總不如眾人之吃,如有其他哪位有此同好,特別是其他縣市區的同好,介紹壹下,獨樂樂總不如與眾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