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銷售的鹽通常包括原鹽、精鹽、結晶鹽和食用鹽。食用鹽壹般用巖鹽和海鹽制成,壹般會添加碘。平均每100g精鹽含鈉39311 mg,鎂2 mg。巖鹽來源於地質變遷過程中的天然礦物質,除了鈉和氯,幾乎不含其他礦物質。海鹽通常來自鹽堿海灘。海鹽含有微量礦物質,如鈣、鎂、鉀、溴化物等微量元素。
鹽作用
鹽可以提供大量的鈉。對人體來說,鈉起著多種重要作用。它能促進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神經沖動的傳播和肌肉收縮,調節激素和細胞對氧的消耗,控制產尿、口渴和產生液體(血液、唾液、眼淚、汗液、胃液和膽汁)。鹽對胃酸的產生也非常重要。
鹽的調味功能在烹飪菜肴中加入鹽,可以去除原料的壹些異味,增加美味,這就是鹽的提神功能。在眾多的烹飪原料中,除了少數味道更受歡迎和接受的原料(如黃瓜、西紅柿、水果、西瓜、甜瓜、哈密瓜等。),大部分原料都不同程度的有壹些不好的味道。如果要把它們變成美味的菜肴,除了加熱和浸泡,還要充分發揮鹽的作用?祛邪強身?功能。
所謂?祛邪強身?就是抑制烹飪過程中原料的腥味,幫助提高原料中的鮮香物質,增強人們喜歡的美味。很多原料在烹飪前都會加鹽調味,尤其是動物原料。比如粵菜的糖醋裏脊,在炒肉之前,用的五花肉壹定要用料酒和鹽調味。除了酸甜的調味料之外,壹定量的鹽必須加到調味汁中。如果不加鹽,就得不到這道菜的鮮美。反而糖醋味突出,口感很差。這就是鹽在烹飪中的調味作用。
無味,鹹淡無味,是指鹽的量要適當,才能發揮其獨特的功能。
過量食用鹽對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許多研究證實,鹽的攝入量與血壓水平有關。在最早的動物實驗中,發現高鹽攝入會使血壓升高。後來在很多人群流行病學調查中也發現,如果飲食中鹽的攝入量增加,會使血壓升高;但減少鹽的攝入後,血壓會降低。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攝入過多會導致腎上腺和腦組織釋放壹種因子,使細胞的興奮性增加,變得容易?激動嗎?結果,動脈收縮,血壓升高。
鹽性肝腎疾病
鹽也通過腎臟和尿液排出。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高鹽攝入會增加尿液中蛋白質的量;後來對人體的進壹步研究也發現,高鹽攝入也會使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加,這是腎功能出現問題的危險信號。綜合分析1966-2004年發表的鹽與腎臟疾病的人群研究證據,認為高鹽飲食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腎臟損傷,並可能增加腎臟疾病的風險。
鹽骨質疏松癥
鹽含有鈉離子。發現人體內鈉和鈣的代謝是有聯系的,它們受同壹分子調節。鈉離子從人體排出時,也會攜帶壹些鈣離子,所以排出的鈣量也會增加。如果食用過多的膳食鹽,鈉排泄量的增加也會使鈣排泄量增加,尿鈣水平升高,可能導致骨質變薄和骨質疏松,也增加骨折的風險。此外,尿液中鈣離子的增加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