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四季豆的種植時間和方法、高產栽培技術及管理措施

四季豆的種植時間和方法、高產栽培技術及管理措施

綠豆壹般在2-4月種植(8-9月也可秋播)。建議選擇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和高產、無病蟲害的優良品種。蕓豆種子出苗時,要加強管理,做好查苗補苗、打顫除草、架藤澆水施肥澆水等工作。

四季豆的生長習性是1。溫度:四季豆喜歡溫暖的環境,不耐霜凍,所以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度,高於40度或低於10度的溫度都不適合其生長,尤其是苗期,對此極為敏感,嚴重的會導致植株死亡。

2.光照:四季豆是短日照植物,每天對光照的需求有限,不能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四季豆的品種很多,不同的品種對光照的要求也不壹樣。

3、水分:四季豆是蔬菜中少有的發達根系,它的主根粗壯,側根多,比較耐旱,怕澇,所以種植時不宜澆水過多,相反,雨季要及時排水。

4.土壤:四季豆適合種植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壤中。壹般沙質土壤和微粘性土壤也能正常生長,但不適合在易積水的低窪土壤中生長。土壤應該是中性的,而不是酸性或堿性的。

5.施肥:四季豆對氮、鉀肥的需求量較大,對磷的需求量較小。施肥時,應盡量施用以氮、鉀肥為主的農家肥。四季豆種植時間和季節四季豆壹般在2-4月種植(8-9月也可進行秋播)。四季豆的種植方法和步驟如下:翻耕後做成1米寬的畦埂,畦埂中央施三元復合肥每畝25公斤或海藻生物有機肥和有機水溶肥,每畦兩行,株距25-30厘米。每孔4-5粒種子。播種後應覆蓋遮陽膜或稭稈,防止土壤板結,影響出苗。出苗後要及時揭膜。稭稈覆蓋可以保持行間稭稈覆蓋土壤,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有利於四季豆的生長。選擇籽粒大而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播種。播種前用50%多菌靈對種子進行消毒,種子用量為0.4%。如果土壤幹燥,播種前要澆畦面,每畦2行,行距657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播種34粒,每畝播種量22.5公斤。與此同時,

播種後采取覆蓋草樹、澆水抗旱等方法,確保苗整、苗壯、苗壯,為四季豆高產奠定基礎。苗1,直播或苗移栽,每穴3~4粒,覆土2 cm左右,保持濕潤,1周左右出苗。如果天氣太幹燥,可以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持水分。

2、如果要移栽,要盡早移栽,在1對真葉展開的時候,因為根系再生能力弱,而且是栽後澆水。

田間管理1,查苗補苗

綠豆種子出苗時,要加強管理。要定期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檢查幼苗是否正常生長。如有弱苗或死苗,應及時拔除,然後補充備用健康苗。為了給四季豆幼苗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在出現壹片葉子時要及時定苗,並根據不同品種控制每個種植穴的株數。

2.肥料和水管理

在四季豆的生長過程中,肥水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苗期第壹次澆水施肥,保證四季豆盛開,可使用腐熟稀肥或尿素。四季豆爬苗時再追肥。此時四季豆生長能力強,對肥料和水分的需求會進壹步增加。最後,施肥要在四季豆開花結莢期進行壹次,促進四季豆開花結莢,提高產量。

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四季豆管理的關鍵。搞好中耕,可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防止土壤過幹過硬影響根系呼吸,阻礙生長。

4.設置壹個畫框來畫藤蔓

四季豆是匍匐植物,所以種植四季豆的時候,腳手架的工作是必須的。當四季豆植株長到35 cm左右時,及時搭好腳手架,然後做好拉藤工作,讓四季豆植株爬到腳手架上生長。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和銹病,防治以防治結合為主。發病初期,每3 ~ 5天噴壹次抗病毒明礬、金磊、度米樂500倍液,連續2 ~ 3次。農用鏈黴素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害蟲主要有食心蟲和斜紋夜蛾,銳勁特完全可以控制。從現蕾到初花期,每7 ~ 10天噴壹次,連續噴2-3次。成熟期後,謝開花後約10天可收獲莢果,莢果長約10 cm。收割時,壹只手抓住花梗,另壹只手掐掉豆莢。註意不要用力拉莖和藤。

菜豆1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地塊選擇

四季豆耐鹽堿能力弱,種植的土壤pH值為6.2至7.0。壹般建議選擇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避免與豆科作物連作,以免感染病蟲害。

2.整地和施肥

合理挖地,耙平耙細。為了保證充足的養分供應,提高產量,起壟前必須施足基肥。基肥主要是優質農家肥。

3.品種選擇

綠豆品種的選擇要註意當地的氣候,壹般建議選擇產量高、無病蟲害的優良品種。

4.適宜播種期

四季豆喜溫,適合無霜期種植。春季露地栽培多用於直籽,播種期應在*地面10 cm,溫度12度以上。播種不宜過早或過晚。

5.田疃管理

春季露地栽培壹般需要十天左右才能發芽,十五天左右幾乎都能出來。如果出現弱苗缺苗,大家要及時補苗。綠豆苗定植成活後,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每十天左右壹次,連續兩三次,同時拔除雜草。四季豆插藤前要澆透水,開花前壹般不澆水。青豆出苗時,可根據土壤水分澆壹次水。出苗高峰期需要充足的水分,結莢期每隔五至七天澆水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