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能吃肯喝,能跑能跳的,看似很 健康 ,但有個情況, 平時睡覺呼吸聲很重 。偶爾有個感冒發燒,愛“往鼻子上走”,鼻塞很嚴重。
甚至有幾次,孩子 憋得張口呼吸,半夜憋醒大哭, 我坐不住了,立刻帶到了醫院。醫生只看了壹眼病竈,就確定地說 ,腺樣體肥大 ,堵2/3了,申請手術吧,全麻。
當時我就懵了,不敢相信是真的,鼻子堵居然是這麽大壹個問題?!
我家孩子不是個例,育學園後臺每天都有媽媽問腺樣體肥大的事,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份迫切、焦慮、忐忑、迷茫,所以我趕緊把查到的都告訴妳。
暫時沒這個擔心的媽媽也不要急著離開,兒童本來就生理性腺樣體肥大,非常容易轉變成病理性肥大,而且發病率在逐年升高,7歲以前都需要提防,萬不可大意。
如果孩子經常出現 睡覺打呼嚕、張口呼吸 。老母親別忙著感慨“睡得真香”,“不愧親生的,隨爹”,此刻心裏的警報應該biu~biu~biu~響起來:不正常!
然後幹啥?
經驗告訴我,最好是拿起手機,對孩子的睡眠狀態錄音、錄像,然後往下對照看。
有時候孩子不壹定打呼嚕,而是呼吸費力,鼻子呼哧呼哧呼吸聲很重,小胸脯使勁起伏,壹看就很憋氣、缺氧。
因為憋氣,孩子睡不踏實,翻來覆去,老是醒,大點的孩子不該尿床了還尿床。有些孩子還會嘴角流白沫、喜歡趴睡/頭後仰/端坐/頸部過伸的睡姿等。
小寶寶睡不夠導致白天煩躁哭鬧,老是困。大孩子白天註意力不集中,煩躁多動,學習成績下降。
這些表現,很有可能是鼻腔後面的腺樣體肥大導致的鼻塞、憋氣,衍生出的壹系列後果。
如果感覺娃很多點符合,可以去醫院就診,描述的時候把錄音、錄像拿給醫生看。
如果還有疑慮,別急,下面就回答~
主要是看鼻塞、打呼嚕持續的時長。
感冒引起的鼻塞壹般壹兩周,過敏鼻炎時間可能更長壹些,壹兩個月,或者遇到過敏原的時候,其余時間呼吸是輕松舒暢的。
腺樣體肥大則打呼嚕、鼻塞幾乎是常態,尤其是每周都有大於3晚打呼嚕。
感冒、過敏鼻炎壹般都有鼻涕,腺樣體肥大不流鼻涕也鼻塞、打呼嚕。
有些孩子張嘴呼吸可能只是睡眠習慣,也可能是睡眠姿勢不對,暫時性的張嘴呼吸,不壹定都是因為鼻塞。
孩子到底是不是口呼吸,妳可以半夜起來悄咪咪這樣操作:
1、棉絮測試法
在孩子熟睡的時候,取壹段棉絮,依次放在孩子的鼻孔前面和嘴巴旁邊。
要盡可能地貼得近壹點,然後觀察兩種情況下棉絮飄動的情況。
當然,棉絮不好找的話,用細長的紙條代替也行,差不多5cm長,5mm寬的就行。
2、霧鏡測試法
還是在孩子熟睡的情況下,找壹面鏡子,鏡面對著鼻孔,觀察鏡面上的霧氣。然後再用同樣的方式把鏡子放在孩子嘴巴下方。
觀察比較兩次鏡面上產生霧氣的大小。
3、閉唇測試法
依然是趁孩子熟睡的時候,妳可以把孩子的嘴唇閉上,持續幾分鐘,如果孩子出現掙紮現象,說明孩子張口呼吸是因為憋氣。
如果孩子睡眠平穩,那說明孩子張口睡覺只是暫時性的。
4、含水試驗
這個試驗是白天做的了,讓孩子在嘴裏含15ml的水,差不多就是壹小口,要保證孩子能閉上嘴。
等孩子含了水之後觀察孩子的呼吸狀況。
容我吐槽壹句,大晚上的老母親忙死了!
腺樣體肥大持續時間長了,孩子可能耳、鼻、咽、喉、牙齒全面出現癥狀。
因為腺樣體位置特殊,肥大能堵塞後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常並發鼻炎、鼻竇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癥狀,說話經常有悶悶的鼻音。
容易並發扁桃體炎、氣管炎。
最可怕的是長期張口呼吸導致腺樣體面容,齙牙、凸嘴、厚唇,俗稱“癡呆面容”,整個人沒有以前機靈、活潑,有的孩子還會變肥胖。
總結來說,孩子脾氣變差,體質變弱,表現變笨,容貌變醜,真的是影響深遠。
到了醫院,醫生最有可能給孩子做鼻咽部X線側位攝片,或者多導睡眠監測(PSG),有的醫院先進壹些,拿纖維喉鏡直接看病竈。
然後醫生會告訴妳堵到什麽程度,建議保守治療還是手術。
正常情況下腺樣體在幼年時肥大,在6-8歲時達到頂峰(堵塞鼻孔50%-60%),隨著年齡的上升,體積會漸漸萎縮,壹般在12歲時退化。
不做手術肥大也能消失,那做不做?
1、看年齡。
腺樣體在嬰幼兒階段免疫防禦作用挺大,所以 3歲以下 的孩子,壹般不會輕易考慮手術,以藥物和觀察保守治療為主。
2、看肥大對呼吸阻塞程度
如果已經造成嚴重的缺氧和張口呼吸,甚至出現腺樣體面容,經常耳鼻喉發炎。
或者頻繁地出現扁桃體腫大,比如壹年超過7次;兩年時間內,每年都超過5次,三年時間內,每年都超過3次。
腺樣體產生的傷害大於保護作用,就該手術。
3、保守治療
對於輕度及中度鼻塞的患兒,尤其是合並鼻塞、流涕、噴嚏及閉塞性鼻音等鼻炎癥狀的患兒,推薦鼻用糖皮質激素,如倍氯米松、氟尼縮松、丙酸氟替卡松以及糠酸莫米松等。
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鈉。
激素類用藥壹定要準確規範,才不會出現大家擔心的副作用。所以在此不詳細介紹,具體謹遵醫囑。
家長可以做好日常的鼻腔清潔,每次用藥前沖洗鼻腔,也有助於鼻噴劑更好發揮藥效。
腺樣體肥大並沒有太針對性地預防方法,平時還是以增強免疫力為主,避免感冒反復刺激鼻腔。
此外,就是早發現早治療。比如,轉發這篇文章到朋友圈,懷疑的時候就查閱對照。(瘋狂明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