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警惕!手足口病的“小弟”上線了!家裏有孩子註意

警惕!手足口病的“小弟”上線了!家裏有孩子註意

天氣越來越熱,

手足口病已經進入高發期。

同時在線,

和它的“小弟弟”

皰疹性咽峽炎

最近,“兩兄弟”

發布預警信號

可謂壹波接壹波。

近年來“手足口病”的高發,明顯提高了大家對“手足口病”的認識。孩子口腔有潰瘍,手、腳、心臟有水泡。父母基本都會想是不是“手足口病”,基本知道怎麽預防。

但最近接到家長舉報後,幼兒園出現的幾個怪現象被處理了,但都不是“手足口病”。表現就是班裏的孩子都有聚集性疾病,只有口腔皰疹,手掌沒有水泡,腳底沒有水泡,很多還高燒。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節,常見於5歲以下的嬰兒。幼兒園(托兒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是最容易讓他們下手的地方,往往會有聚集性的疫情或暴發。

說到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很多家長瞬間“臉盲”,因為這兩個家夥長得太像了,撞臉指數高達99.99%。

如何區分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

父母可以比較以下癥狀: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是傳染病,常見於五歲以下兒童。

兩者都是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壹定的相關性,兩種病毒有很多重疊,導致癥狀和傳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專業的醫務人員,非常容易被誤診誤治。

從癥狀上看,皰疹性咽頰炎來勢兇猛,臨床表現為高熱、抽搐往往先把家長搞糊塗,但本質上皰疹性咽頰炎不會引起非常嚴重的並發癥和後遺癥,而手足口病則不然。

據有關部門統計,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機會出現感染並發癥,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兒童,如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有時會危及生命;家長在發現孩子手腳長水泡、發燒後,應及時送孩子去看醫生。所以從並發癥來看,手足口更危險。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皰疹性咽炎?

皰疹性咽炎主要有以下癥狀:

1.口腔、咽喉和舌下區的皰疹性潰瘍面積為65438±02mm。

2.突然發高燒可能會引起抽搐。體溫壹般37.7 40。

3.喉嚨痛,痛到孩子流口水,不肯吃飯。

4.經常出現嘔吐或頭痛,少數兒童有腹痛。

如果孩子出現上述癥狀,就要考慮皰疹性咽炎的可能,及時就醫,否則可能會並發細菌感染,皰疹發展成膿皰,病情加重。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

父母可以比較以下癥狀:

?發高燒,體溫在38以上,並伴有頭痛、咳嗽、流鼻涕等癥狀。

?出現丘疹或皰疹,多見於手、足、口、臀部。

?口腔潰瘍疼,不肯吃東西。

如果寶寶不幸“中招”,如何護理?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只要早發現早診斷,早識別出危急信號,醫生及時合理治療,壹般都能順利康復。

1.註意隔離

(1)孩子盡量待在家裏;

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在體溫正常、皰疹消退後隔離壹周。壹般來說,隔離兩周,尤其是發病第壹周,傳染性最強;

(2)多通風:

為了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保持室內溫濕度適宜;

(3)家長也要警惕:

除了生病的孩子,家長盡量不要上門,因為家長也可能成為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的媒介。

觀察狀況

(1)觀察孩子是否有新的癥狀:

關註是否有新的體征,或原有的癥狀和體征是否加重或惡化,重點關註是否有重癥手足口病的早期危急信號;

應密切觀察精神狀態、肢體抖動、驚恐、皮溫、呼吸、心率、血壓等。壹旦出現危急信號,需要及時就診或復診。

(2)註意呼吸:

主要觀察患兒是否呼吸困難和/或呼吸頻率增加,5歲以上患兒30次/分鐘;1歲,5歲,40次/分鐘;2月齡12月齡50次/分鐘;2個月新生兒每分鐘60次;

如果出現持續或頻繁的呼吸困難和/或呼吸頻率增加,那麽肺炎的可能性較大,需要及時就診或復診。

(3)定期監測體溫:

壹般每4小時測壹次體溫即可。若體溫超過38.5(腋溫),每65438±0.2小時測壹次體溫,註意是否有畏寒、驚悸、煩躁、胡言亂語、幻覺或嚴重抽搐。退熱治療後65,438+0小時應重新測體溫。

註意護理

(1)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

煮與年齡相對應的軟爛或流質、半流質食物,如面湯、粥、米糊、母乳等。,並忌食鹹、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2)發病壹周內休息很重要:

盡量限制其活動,防止過度疲勞;註意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每餐後用冷熱開水漱口或直接飲用適量的冷熱開水。

(3)註意勤洗手:

特別是飯前便後,建議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的水洗手,不要用臟毛巾,以免重復感染或交叉感染。

4.註意消毒

腸道病毒在4年內可存活1年,在-70 -20年內可長期存活。在外界環境下,病毒可以存活很長時間,但不耐高溫。兒童的日常用品如玩具、用過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都要徹底消毒。

(1)紫外線照射:

有條件的可以直接用紫外線照射0.5 1.0小時,但僅限於可被光照射的物體表面;

(2)陽光暴曬消毒:

陽光照射時,需要消毒的物品可以在太陽下暴曬0.5 1.0小時,但僅限於太陽能照射到的物體表面;

(3)家長自身需要消毒:

父母或看護者應戴手套或註意在接觸兒童、為兒童更換尿布/尿布和處理大便之前和之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消毒什麽?怎麽消毒?

1.air

以自然通風為主,每天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不能自然通風的可采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有條件的可采用紫外線消毒。

2.物體表面、地面和墻壁

物體表面(如門把手、樓梯扶手、床欄、桌椅、水龍頭等。),地面和墻面用含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拭或噴灑30分鐘,必要時用清水清洗。

被兒童糞便和皰疹液汙染的物體表面、地面、墻面,可先用壹次性物品清洗,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噴灑30分鐘。

3.服裝、床上用品和其他織物

童裝、床上用品、毛巾等。需要單獨清洗,暴曬2小時或煮沸20分鐘或浸泡在含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中30分鐘。

4.瓶子和餐具

兒童奶瓶、餐具每次使用前應煮沸20分鐘或高溫消毒。

5.玩具和學習用品

兒童接觸過的學習用品和玩具,用含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3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或清洗。不適合用消毒液擦拭的學習用品(如書籍)可在陽光下暴曬2小時。

6.手

接觸糞便、皰疹液或呼吸道分泌物後,應及時用流動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以正確方式洗手,必要時用復方手消毒劑消毒。

7.廁所

兒童使用的坐便器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坐便器表面消毒30分鐘。

8.醫療用品

醫務室的醫療用品也要消毒。體溫計應壹人消毒,可用含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幹凈備用。建議使用壹次性壓舌板。非壹次性壓舌板應壹人壹臺滅菌,可用高壓蒸汽滅菌。

9.校車

如果有校車,保持清潔;校車應以自然通風為主,封閉式空調車應開啟通風裝置;每天對校車的門把手、座椅、扶手、地板進行消毒。

特別提醒: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酒精類消毒劑(如酒精)對其滅活效果不佳,不適合噴霧或擦拭消毒。很多手消毒劑都是醇類復方制劑,需要使用更高效的含次氯酸的手消毒劑才能有效殺滅腸道病毒。

如何預防手足口& amp;皰疹性咽喉炎?

因為手足口&;皰疹性咽喉炎通過糞-口-呼吸道傳播,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所以預防方法大同小異。

01

接種疫苗

2016年,我國研制並上市了預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腸道病毒71滅活疫苗)。皰疹性咽部和頰部炎癥。

接種EV71的學齡兒童為6個月至5歲,建議盡早接種。年齡較小的兒童應盡量在12月齡前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程序(兩次接種,間隔壹個月),以便盡早發揮保護作用。

溫馨提示:打EV71疫苗不會得手足口病吧?

答案是...不壹定!

接種EV71疫苗可以預防壹些常見的手足口病和大多數重癥手足口病。寶寶接種疫苗後,得手足口病的概率會下降。即使還是得了手足口病,也不太可能是嚴重的手足口病。

那麽,妳到底想不想打?

02

加強防禦

除了接種疫苗,預防措施也很重要。

需要註意的是,成人是隱性感染手足口病病毒的。通常成年人被病毒感染後,由於抵抗力強或已被感染,不會發病或僅出現感冒、口腔潰瘍等輕微癥狀。但成人與嬰兒密切接觸可能會將病毒傳染給嬰兒,所以成人在接觸嬰兒前壹定要註意個人衛生,抱嬰兒前要洗手。

為了防控手足口病,衛生部有壹個必須執行的五句真言: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

最後提醒:如果出現發熱、感冒或呼吸道癥狀,或者發現有手足口皰疹皮疹的孩子,要盡快去醫院就診。

還有什麽需要註意的?

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其實沒那麽可怕,及時應對,不要相信謠言,才能給寶寶最好的保護!

另外,要提醒幼兒園(托兒所)要實行晨檢制度。如果發現寶寶有發熱、咽痛、皮疹等癥狀,應通知家長盡快帶寶寶去醫院。當病例數異常增加時,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