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寶寶過敏體質多久能好?
寶寶多大會過敏?寶寶過敏體質與遺傳和寶寶免疫力有關。需要長期調理,在日常生活和飲食上多調理,逐漸減少過敏癥狀的發生。
嬰兒過敏體質的護理
脫敏療法:脫敏療法可用於部分癥狀較重的患者,有助於改變過敏體質。
飲食調理法:避免食用可引起過敏的食物,平時定時定量進食,註意飲食營養的平衡,少吃油膩、甜食、刺激性食物、香煙、酒類等。,選擇高蛋白、高鈣的食物,熱量充足。嚴禁生冷食物。
正確選擇護膚品:過敏患者也要註意購買護膚品。不要選擇氣味太香的產品。含酒精和果酸的產品也要慎用。不要用深層清潔磨砂膏和去角質霜,會加重過敏。購買時應選擇標有“針對敏感肌膚”或標有“低過敏性”、“經皮膚科醫生測試”等字樣的產品。
二、過敏體質怎麽辦?
1,避免接觸過敏原
盡量找出孩子對哪些物質過敏,讓孩子避免或減少接觸這些物質。同時,避免接觸香煙、色素、灰塵、濃烈的香水等可能誘發或加重過敏癥狀的因素。
(1)去醫院做過敏原檢測。醫院可以檢測壹些常見的過敏原,比如花粉、灰塵、蟎蟲、動物皮屑等吸入性過敏原;食物過敏原如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壹些蔬菜、水果、堅果;可註射的過敏原如青黴素、疫苗、蚊蟲叮咬如蚊子或蜜蜂。
(2)家長通常觀察:
A.如果每次發作都與固定的物質和環境有關,比如冷空氣和熱空氣,那就可能是過敏原。
B.如果在更換居住地時出現過敏癥狀,地理環境可能是過敏的原因。
C.睡覺時打噴嚏、流眼淚可能與被褥甚至床的材質有關。
2.緩解過敏,改善體質
(1)發病:抗過敏配合中西醫結合緩解癥狀。
發病期間,孩子臨床癥狀明顯,重點是對癥治療,緩解癥狀。
中醫治療主要以祛風止癢、燥濕利水、化痰消食、解痙平喘、通竅行氣活血為主。小青龍湯、麻杏石幹湯、射幹麻黃湯、蒼耳子散、消風散等都是常用方劑。
西醫主要用西司明、明迪、凱瑞坦、仙特明、米芝林、恩利司、順爾寧、激素潑尼松。
特別提醒:
單純抗過敏,雖然“立竿見影”,暫時解決了過敏癥狀,但過敏發生的基礎並沒有改變,停藥後容易加重發作。西司明等抗過敏藥物也會引起過敏,任何壹種抗過敏藥物都有耐藥性。剛開始效果明顯,很快就不再有效了。激素類藥物雖然有效,但長期反復使用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所以抗過敏藥物的使用時間要盡量短。癥狀控制後,應逐漸停藥,迅速轉向物理調理。
(2)疾病緩解期:辨證分型、體質調整、“中藥脫敏”。
因為過敏原無處不在,性質多樣,大多數孩子對很多物質都過敏,單純通過避開過敏原往往無法預防。因此,在疾病的緩解期,西醫采用脫敏療法治療病因,但脫敏需要進行標準化的過敏原檢測,並通過皮下註射或舌下給藥進行標準化的臨床脫敏。療程為3-5年,費用昂貴,患兒難以配合。
在中醫門診看到,過敏體質的孩子多是“特殊素質”。正常情況下,這種體質的孩子能維持陰陽相對平衡,壹旦遇到過敏因素,就會失衡,反應能力增強,發生疾病。此時根據兒童稟賦的差異,辨證用藥可以提高兒童對過敏原的敏感性,使兒童再次接觸相關過敏原時,發病癥狀明顯減輕或不減輕。
A.中醫規範內治:
對吸入性過敏原敏感的孩子,大多是肺衛不足,治療以補肺衛為主。常用黨參、太子參、白術、茯苓。
對食用過敏源敏感的小兒多為脾虛濕盛,治療以健脾祛濕為主,如陳皮、半夏、茯苓、砂仁、廣藿香、雞內金等。
過敏性紫癜患兒多為血熱血瘀,治療時應選用川楝子、香附、赤芍等藥物。
病程長的孩子,往往並發腎氣不足。治療時,應健脾補腎。常用黃芪、熟地黃、山藥、山茱萸。
有的孩子還存在營衛不和,肺經偏熱,就用調和營衛、清肺熱等方法治療。
B.伏灸穴位貼敷法:
除了內治,中醫根據天人相應的原則,在季節轉換的節點——夏季三伏天、冬季三月九進行外治。即把滲透性強的特定藥物塗在孩子體表的特定穴位上,用離子導入法使藥物沿著“穴位→經絡→臟腑”的路線滲透,放大藥效。通過冬夏兩季的有序治療,調整孩子自身的陰陽,調整肺、脾、腎等臟器的功能,調整“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的軸,幫助正氣,抵抗邪氣,抑制機體的過敏狀態。
三、寶寶的過敏癥狀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判斷孩子是否過敏並不容易。以下特征可以幫助父母區分:
1,皮膚過敏反應,易發肘、膝、膝後顱窩、四肢、全身等。,常對稱發作,瘙癢癥狀伴紅疹,特應性皮炎,濕疹,蕁麻疹,常反復發作。
2、經常揉眼睛,早上起來流鼻涕,挖鼻孔,打噴嚏,鼻塞,眼周皮膚癢,上顎癢,天冷或吹冷氣時加重病情,過敏性鼻炎經常清鼻涕。
3、孩子眼瞼下有壹個藍色的眼窩。
4.哭的時候眉毛是紅的。
5、多汗、多動、夜驚,容易感冒。
6、經常無端咳嗽,咳嗽為陣發性刺激性幹咳,或少量白色泡沫樣痰。
7.更劇烈的活動後,孩子會咳嗽。
8.當吸入煙霧或油漆、敵敵畏等化學氣味時,咳嗽會加重,常發生在夜間或淩晨。
9.走路或者上樓梯的時候都不想走,因為容易喘氣。
10,慢性嘔吐或拒食,惡心嘔吐,進食後腹痛或痙攣,大便潛血,慢性腹瀉,生長遲緩,各項檢查未見器質性改變。
11.家族史:父母或其他兄弟姐妹有過敏史。
12,輔助檢查:過敏原檢測,肺功能,鼻腔分泌物檢查等。都有助於鑒別診斷。
從免疫學的角度來看,過敏體質的人往往有以下特征:
1.免疫球蛋白E(IgE)是壹種介導過敏反應的抗體。正常人血清IgE含量極小,而部分過敏體質者血清IgE比正常人高1.000-1.000倍。
2.正常人體內存在壹定比例的輔助性T細胞1(Th1)和輔助性T細胞2(Th2),它們相互協調,保持人體免疫平衡。有些“過敏體質”的人,往往以Th2細胞為主導。Th2細胞可以分泌壹種叫做白細胞介素-4(IL-4)的物質,它可以誘導IgE的合成,提高血清IgE水平。
3.正常人的胃腸道中有很多消化酶,使進入胃腸道的蛋白質食物可以被完全分解,然後吸收到血液中,而有些“過敏體質”的人缺乏消化酶,使蛋白質沒有被完全分解就被吸收到血液中,外來的蛋白質就可以進入體內,引起胃腸道過敏反應。這類患者往往缺乏同時分布在腸黏膜表面的保護性抗體——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缺乏這種抗體會引起腸粘膜表面的炎癥,從而加速腸粘膜對外來蛋白質的吸收,誘發胃腸道過敏反應。
4.正常人體含有壹定量的組胺酶,對過敏反應中某些細胞釋放的組胺有破壞作用(可引起平滑肌收縮、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等。).因此,即使正常人對某些物質有過敏反應,癥狀也不明顯,但有些“過敏體質”的人缺乏組胺酶,不能破壞引起過敏反應的組胺,反而表現出明顯的過敏癥狀。
上述免疫異常的根本原因往往與遺傳密切相關。
四、寶寶過敏體質的日常註意事項
1,減少家裏的植物裝飾。盆栽植物中潮濕的土壤是黴菌的理想滋生地,容易引起兒童真菌過敏。
2.保持室內幹燥通風,不要用厚窗簾。
3.不要讓房間充滿煙味。家長或客人不要在室內吸煙,避免帶孩子去有吸煙現象的公共場所。
4.定期清潔空調過濾器。
5、消滅室內塵蟎,可以每周用55℃以上的熱水清洗被褥,並在陽光下曬幹,使用高支被套。
不要毛絨玩具,不要地毯和掛毯。
7.避免飼養小動物。
8.過敏體質的嬰兒接種疫苗要慎重,因為有些疫苗含有異種蛋白,容易引起過敏癥狀。
9、經常帶孩子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減少感冒的發生。
10,有時候過敏原防不勝防。壹旦孩子出現癥狀,就要考慮及時服用非鎮靜性抗組胺藥。
飲食清淡,營養合理,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大白菜、番茄、柑橘、檸檬等。富含維生素C;卷心菜和菜花富含維生素E;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
不吃或少吃油膩食物、甜食或甜飲料、辣椒或胡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盡量避免吃魚、蝦、蟹等含有大量外來蛋白質的食物;禁食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