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農歷七月十五的中秋節叫鬼節?

為什麽農歷七月十五的中秋節叫鬼節?

中秋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中稱為“蘭花節”。農歷七月十五慶祝中秋節,有些也在七月十四慶祝。這壹天,人們帶著祭品去墳墓祭奠祖先,這類似於清明節掃墓。以下是農歷七月十五中秋節被稱為鬼節的原因,供大家參考。更多詳情,請點擊實用信息部分。

中秋節為什麽叫鬼節?

傳統的“中秋節”是在農歷七月15。源於佛教經典,相傳慕蓮在陰間看到死去的母親被壹個餓鬼糾纏,無法進食,於是向佛祖求助。佛陀感受到了她的孝心,頒贈了《眼蟲經》,答應每年7月15日為母親舉行素食盛宴,從此流傳下來,成為“眼蟲節”的傳統。

佛教起源於印度,但“目連救母”顯然是漢化後的傳說,因為目連的母親姓“劉”。

“蘭花節”在梁武帝由來已久,成熟於宋代。這個節日被道教攻擊後,成為三官節(即天官、地官、水官)中的“地方官節”。當地官員掌管地獄,於是人們說:這壹天首領放假,地獄無人看守,陰間的死者將沿著銀河之光重返人間。所以家家戶戶都放上河燈,是為了延續世間銀河之路,迎接先人。

因此,中秋節也被稱為“鬼節”。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1,七月半普渡

雖然中秋節在七月半,主要活動在七月十五日,但是泉州鯉城區有三十六家店鋪。如果都是7月15日舉行,那麽買菜、辦酒席、演出、請客設宴等等都非常不方便。因此,經老年人先生們討論,三十六家商店分別於7月1日至7月30日舉行,因此,舊鯉城區在本月7月。經過協商和安排,後塍在七月初壹做普度,之後店鋪輪流做。直到7月30日。

2.祭祀魁星

永和縣的士人在這壹天祭祀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在中秋節宰羊,與神靈壹較高下。據說這樣可以增加羊的產量。肉也給了親戚,而那些窮人和沒有羊的人則以羊的形狀蒸面條代替。陽城縣的農民用麥屑做成貓、老虎、五谷,祭祀在田裏,稱為“下田”。瑪依縣人中秋節以小麥粉為兒童形狀,取名“綿人”,互贈親戚家的孩子。新縣的農民在中秋節那天把五色紙掛在田稈上。

3.綿羊節

農歷七月十五,也叫“羊節”。漢書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羊是吉祥的。”在甲骨文的甲骨文中,又叫“羊過吉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總是代表著吉祥。在老北京和華北的農村,七月十五爺爺叔叔給侄兒送活羊的習俗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來逐漸演變為送壹只羊到對岸。

七月十五日以前,面塑活動在民間婦女中很流行,尤其是在山西北部。壹家包子店,鄰居過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際人數,先給每個人壹個大包。給晚輩的包子要揉成扁扁的形狀,叫做面羊。希望後輩不要忘記父母的恩情。給老壹輩的花包子,要塑造成人的形象,表示子孫滿堂,長命百歲;給同行的包子要做成魚的形狀,叫面魚,意思是壹年以上。現在沒那麽嚴格了。各種包子都有,羊、虎、牛、魚、兔、人,依主人口味而定。人均壹個動物的饅頭揉好後,會有很多瓜、果、桃、李、蓮、菊、梅形狀的饅頭被揉出來,上面裝飾著花鳥、蝴蝶、蜻蜓、松鼠。比以前小,作為走親訪友的禮物。這些面塑經過蒸熟、五色上色後,看起來栩栩如生,每壹件都堪稱優秀的工藝品。7月15日看面塑已經成為農婦們炫耀自己靈巧技藝的節目。

4.先祭祖

農歷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節,也是祭祖、祭祖的重要節日。中秋節、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月)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祭祖的四大節日。

中秋節通常在那天中午舉行。每個家庭都準備了豐富的菜肴,酒和米飯。在他們各自的大廳裏,八仙的桌子上擺滿了24個風味十足的座位,七雙筷子,壹壺酒和七個杯子。中間放壹個水果盒。果盒壹般用六邊形實木雕刻,盤子也雕刻成長方形,上面有六個方塊,方塊裏放蘑菇。前面提到的東施虞姬船行,專門建造了壹套宴會碗、酒瓶、杯子等白鐵皮制作的祭祀器皿,以示虔誠和對祖先崇拜的重視。宴席擺好,主人點上三支香,點上兩支紅蠟燭,點上香燭,跪拜為儀,邀請祖先享用祭祀宴,希望保佑子孫健康、平安、昌盛等。,並在焚燒金銀幣前停下來征求許可。金紙燒光了,酒席才能撤。

5、燒符紙,鬼命運

吳縣居民在中秋節用錫紙折疊元寶,沿路焚燒,稱為“鬼緣”。儀征縣至今還流傳著壹種紙鬼,裏面有碗燈、賭徒、酒鬼、高官等。宜興縣中元節河裏有四條船,壹條是烈焰口,壹條是佛女念佛,壹條是錫紙元寶燒,壹條是河燈。董賢村民在這壹天吃扁食,這是壹種用面粉和糖做成的簸箕狀食物。上海放河燈時,船尾裝飾紅綠紙燈籠,稱為“獨孤”。

在四川省,中原有燒紙祭祖的習俗。即把壹疊紙錢封在小信封裏,信封上寫著收信人的姓名和名稱,收到的信封數量,換絲人的姓名和時間。據說鬼門關在7月15日關閉,所有家庭都要“把孩子送到石鼓”。成都人用紙綁壹個“花盤”,上面放上紙錢和水果供品,在屋裏走來走去,說:“親愛的朋友,鄰居,以前的住戶,舍不得回去的鬼,請放上花盤,送妳們回去!”之後後端在屋外焚化。

6.河燈

燃放河燈,尤其是在黃河,非常壯觀。山西省西北部的河曲縣靠近黃河。河很寬,水很溫和。7月15日晚上,全城人聚集在黃河岸邊的戲臺前廣場觀看河燈。彩燈隨水漂流,孩子們時刻關註著自己的燈能漂多遠。老婦人不停地喃喃自語和祈禱。按照佛教盆景的禮儀,河燈只是小程序之壹,看起來並沒有那麽重要。在中秋節的民俗活動中,更重要的是放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壹般都是在底座上放上燈或者蠟燭,中秋節的時候放在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浮。河燈的作用是把鬼和其他鬼淹死在普渡水中。現代女作家蕭泓的《呼蘭河傳》中的壹段話,就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鬼節,死了的鬼撐不了命。他們在地獄裏很苦,想養活自己,卻找不到路。這壹日,愚人若持河燈,便要供養性命。”大概這條從陰間到死亡的路很暗,沒有燈看不到路。所以開燈是壹件好事。

7.犧牲土地

在七月十五日,向土地和莊稼獻祭仍然是民間的習俗。把祭品撒到田野裏。燒紙後用剪成塊的五色紙包裹在莊稼的穗上。傳說秋天可以避開冰雹,獲得豐收。同時,有些地方還要去後土廟祭祀。定襄縣民俗門口掛麻和谷。

中秋節有哪些禁忌?

農歷七月,中國習慣上稱之為鬼月,意思是鬼門關的大門在這個月壹直開著,鬼魂可以在人間旅行。7月14日是鬼月最重的壹天。傳說在這壹天的午夜,如果妳呆在野外,妳會看到鬼魂夜間行走的奇觀。

奈何橋來了上百個鬼,鬼部點著紅燈籠領著他們,來到了楊久違的世界。所以這個晚上,不適合出門。農歷七月俗稱“鬼月”,有很多禁忌。妳知道哪些禁忌是絕對不能違反的嗎?鬼月自保秘笈公之於眾,讓妳了解各種鬼月禁忌,學會正確的拜神方式,趨吉避兇,永遠平安健康!

1,避免半夜晾衣服。

濕衣服容易讓自由電波粘在上面,不容易出。在鬼無處不在的鬼月裏,半夜掛衣服就像是設下了壹個捉鬼的陷阱。誰讓妳煩惱了?

2、忌留長發睡覺。

鬼月期間,到處都是遊蕩的鬼魂。如果妳是長發,小心他們誤認為妳是同類,堅持要妳起來聊天。

3、生理期的禁忌

人們認為女同胞生理期不潔,不宜觀看修建、祭祀之類的東西,以免得罪神靈,招致不幸,或使工事無法順利進行。不管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女同胞在生理期因為身體狀況確實容易受到其他強大磁場的影響,所以要更加謹慎。

避免在半夜慶祝妳的生日

七月出生的人有點可憐。晚上慶祝生日的時候,大概會有壹些不認識的“人”壹起唱生日歌。不如在白天慶祝。

5.避免捕捉蜻蜓和貓頭鷹。

民間認為這兩種昆蟲是鬼魂的化身。隨意抓,小心把鬼吸引到門口。

6、忌說鬼話

中原普渡那天,他們窩裏幾乎到處都是鬼,尤其是普渡法會現場,絕對是“鬼”滿滿的。所以,妳在中原普渡的時候,最好小心妳說的話。除了“鬼”字,不要隨便亂說。小心身邊有鬼!

7、忌踩紙。

鬼紙是給鬼的祭品。燒的時候會有鬼魂圍過來搶。如果妳踩在上面,跳來跳去,也不會妨礙他們的行動。鬼生氣了,自然會對妳不利。

8.避免拍別人的肩膀。

這個禁忌和民俗有關。人們認為每個人都有三把火,聚集在他的肩膀和頭頂,會讓鬼不敢靠近。所以在鬼最多的中原普渡隨意拍別人肩膀,不就是為了滅了對方的火,讓鬼找他的麻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