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幼兒園端午節做粽子手工活動方案

幼兒園端午節做粽子手工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能成功舉辦,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活動方案準備工作,活動方案是為某壹活動所制定的,包括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優秀的活動方案都具備壹些什麽特點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端午節做粽子手工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端午節做粽子手工活動方案1

  活動內容: 自己動手包粽子。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於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壹、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屍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後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裏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後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壹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裏,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壹起制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壹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端午節做粽子手工活動方案2

  壹、背景材料:

 端午節是我國的壹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壹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壹年壹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了解端午節的壹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壹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紮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和孩子壹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鹹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壹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安排:

 活動壹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壹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幼兒表現:

 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壹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艾草和菖蒲

 目標:

 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

 幼兒表現:

 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麽,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於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壹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壹把劍壹樣。關於名稱,有壹個幼兒問我:哪壹樣是艾草?哪壹樣是菖蒲?我當時壹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於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粽子香袋

 目標: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壹口。”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啊!”

 幼:“這個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幼:“我們的教室真漂亮啊!別的班級肯定沒這麽漂亮。”

 家長反映:

 當家長來接孩子時,他們走進教室就發現了懸掛在梁上的。壹串串粽子香袋,都說很漂亮,的家長饒有興趣地湊近摸摸。孩子們也非常積極地拉著大人參觀自己的作品,壹臉的自豪感。家長們都說班級的環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活動四長命縷

 目標:

 1、知道我國有在端午節給兒童戴長命縷的習俗,加深對端午節的了解。

 2、學習搓線的技巧。

 幼兒反映:

 顯然,孩子們非常的喜歡搓長命縷,每天我都要給孩子準備壹批制作的毛線。區域活動或課間休息時,都愛到美工區去搓長命縷玩,有些孩子壹連搓了好幾條戴在手上、腳上,有的甚至連脖子上也戴了壹條。女孩子還戴著跳起了舞。

 活動五做龍舟

 目標:

 1、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捏泥、建構、繪畫等手段創作龍舟。

 2、增強合作性、創造性、動手能力。

 活動六包粽子

 目標:

 1、學習包粽子,進壹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2、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幼兒反映:

 包粽子的活動提早已經通知孩子和家長了,孩子們可開心了,總是來問我什麽時候開始。他們急切地等待和盼望著。活動那天,孩子們似乎來的很早,還壹個勁地囑咐來參加活動的家長等壹會不要遲到。活動之前的準備,孩子們已經急不可待了,看者調好料的糯米、粽子殼、線壹樣樣地擺上桌子,他們紛紛要開始動手了。活動中,孩子們學得可認真,可積極了,壹個勁地要求大人幫忙指導。雖然他們包的並不好,有的甚至屢屢失敗,但那份積極性和興趣依然很濃。下午,孩子們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說又笑,離園時還帶壹個回家讓大人品嘗,成功的喜悅溢與言表。

 家長反映:

 家長很支持我們的活動,所以當日來了不少的熱心家長。在活動中,他們教得很認真很耐心,手把手地指導孩子如何卷棕葉、如何壓實糯米、如何包裹和捆紮。活動結束,家長們還主動幫助我們整理場地,掃地、擦桌、拖地、擺桌椅,壹會兒工夫教室就幹凈整潔了。

  六、活動效果與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

 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折紙“粽子香袋”、毛線編制“長命縷”、積塑搭建“龍舟”以及家長們***同參加的包粽子等壹系列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壹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其次,家長們在活動中也非常的配合,紛紛拿來了香袋、菖蒲等端午節特有的物品,還特地請假來參加包粽子的活動,使活動的開展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