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舌尖上的炎陵客家十大碗

舌尖上的炎陵客家十大碗

炎帝神農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和平福地,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令人垂涎的美食。除了鄢陵的黃桃已經聞名全國,客家“十大碗”也很有名。與黃桃香甜爽口的口感不同,客家的“十大碗”可以說是肉食愛好者的福音。因為他們的碗是肉,所以也叫“十碗肉”。“十碗肉”是高規格的盛大宴會,壹般不會出現。只有在婚喪嫁娶、喬遷、生日釀酒、年夜飯等重大場合才能見到。是炎陵客家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壹道菜。

“十碗肉”到底是什麽?這麽有名?其實“十碗肉”是炎陵客家人宴席上的十大碗肉菜,每壹碗都有自己精致的容器、食材和烹飪方法。

第壹碗,俗稱“第壹碗”,是海碗,裏面堆著肉丸、雞蛋、蘑菇、木耳等菜肴。上面是肉絲、香菇、雞雜、青菜,下面是圓形或橢圓形的煎餃。不同的食材像高樓壹樣堆在壹起,每壹層的顏色和香味都不壹樣,不僅味道鮮美,看起來也很滿足。

第二碗是蒸雞蛋。選擇新鮮雞蛋或鴨蛋,打碎,加入調料攪拌,然後上鍋蒸。蒸出來的雞蛋是淡黃色的,舀壹勺吃下去,有點涼,香味十足。相比油膩的“第壹碗”,第二碗明顯清淡了許多,這大概是遵循“張”搭配的應有之義吧。

第三碗是炸雞,第四碗是清蒸魚。最普通的烹飪方法做出來的最普通的菜,依然深深地打上了客家人的印記,毫不掩飾地把食材的原味展現在妳的面前,原汁原味,嫩香四溢。

第五碗是東坡肉。東坡肉起源於四川眉山,但流行於湘菜、浙菜、鄂菜等菜系,各地做法也不盡相同。炎陵客家“十碗肉”的東坡肉是客家東坡肉,少了些精致,多了些簡單實用,味道也不壹樣。

第六碗是“繞肉”,也叫“婚肉”。這道菜分量十足,整碗都是用壹寸見方的肉丁圍雨而成,故名“圍肉”。這碗肉是配給的。每人三塊,壹塊胖,壹塊半胖半瘦,壹塊瘦。每桌八個人,* * *是24塊。吃起來肥而不膩,口感醇厚多汁。

第七碗和第八碗又是雞和魚。炎陵客家的“十碗肉”講究雙肉雙雞雙魚,表示“應聲蟲”。雞肉是燉雞,配陵縣特產蘑菇,好吃;魚是烤魚,切成方形草魚,用原湯炒,肉嫩,湯濃。

後兩碗根據廚師和主人的喜好有不同的安排。通常是略清淡的葷菜,如豆皮紅燒海帶炒肉,或紅燒豬腳、辣椒炒牛肉、辣椒炒豬雜等。,作為前面的大魚大肉。

據鄢陵老人介紹,鄢陵的“十碗肉”原是當地宴請朝廷派來祭拜顏地陵的“欽差大臣”。按照規定,當祭祀“欽差大臣”到達顏地陵墓時,他們只能吃素,不能動。直到祭祀儀式結束,他們即將回京時,當地官員才擺起這“十碗肉”招待他們,豐盛而紮實。後來這種宴席傳入民間,成為普通百姓招待貴賓、舉行慶典的最高禮儀。鄢陵的“十碗肉”成了鄢陵縣這個地方的風俗。

除了黃桃和“十碗肉”,炎陵還有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如清水竹筍、釀豆腐、臘肉、艾蒿和豆芽。有機會去炎陵,感受獨特的客家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