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分析,2018年度進口替代品總量將較2017年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進口替代品成本較高,國產玉米價格優勢突出。2018飼料企業的復蘇和深加工產量的增加,玉米需求的增加和進口替代品的減少,無疑會增加國內玉米需求的空間。
近年來替代品的進口情況
受國內外價差影響,近年來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量逐年增加。玉米及替代品的大量進口擠占了國內玉米消費市場,增加了玉米去庫存的壓力。
這裏說的替代品主要有高粱、大麥、小麥、木薯、DDGs(酒糟)。
據了解,截至2017年末,我國玉米、高粱、大麥、小麥、DDGS等進口替代數量共計2145萬噸,較2016增加40萬噸。其中,大麥進口的快速增長彌補了DDGs進口的減少。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7年度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情況如上表所示。高粱進口同比下降24%,大麥進口大多增長78%,玉米進口同比下降11.64%。玉米進口雖然下降,但不如預期樂觀,尤其是年底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上漲,6月5438+2月玉米進口激增。如果內外價差繼續擴大,未來進口的壓力仍然很大。
玉米替代品進口年度統計
時間
玉米進口
高粱進口
大麥進口
小麥
Ddgs導入
總數
2009年
264132
2010年
1572394
138929
1711323
2011年
1764159
454877
1248807
3467843
2012
5206747
163604
3688648
9058999
2013
3264552
119585
5507052
561450
9452639
2014
2599349
5775887
1655709
2972022
565040
13568007
2015
4730035
10815809
10683190
2972743
6808084
36009861
2016
3168118
6450955
5005004
3374300
3066621
21064998
2017
2828343
5056793
8863510
4314734
390789
21454169
玉米進口受國際價格波動影響明顯。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7年度玉米進口總量為2825448噸,比2016年度下降10.78%。隨著國內玉米供給側改革,國內玉米庫存得到有效消耗。但2017下半年以來,由於國內玉米價格高企,國內外價差不斷拉大,吸引中國買家再次向海外尋求廉價玉米。從玉米進口量和平均單價對比圖中還可以發現,平均單價較低的月份玉米進口量較多,單價在200-250美元/噸時進口優勢明顯。
全球市場,USDA 6月5438+10月供需報告利空。全球玉米庫存2.066億噸,環比增加250萬噸,高於預期,主要是巴西和巴基斯坦庫存增加。畝產量(創紀錄的176.6斤/畝)、單產(14604萬斤)、食用/種子/工業消耗增加10萬斤、飼料/調節消耗減少2500萬至55.5億斤,總體供給增加但需求下降,美玉米年末庫存增加4000萬斤。
展望2018玉米進口,預計階段性進口量將會激增,但全年進口量仍將維持小幅下降。壹方面,美國玉米價格已經觸底,全球玉米期末庫存將連續第二年下降,預計為65438+6800萬噸,同比下降18%。
2018/19年全球玉米供需將處於微妙的平衡狀態,任何壹個主要出口國的產量出現重大問題都可能導致玉米價格飆升。過去四年玉米價格的大幅下跌並沒有導致玉米產量的快速下降。除了持續的好天氣,生產成本的快速下降也是壹個原因。與此同時,預計美國乙醇出口將增加,強勁的需求將提振玉米價格。美元匯率走弱也帶來了支撐。
2018年國內臨儲拍賣數量有望增加,加上2017年種植利潤優勢,預計2018年國內玉米種植面積將面臨較大回升。因此,2018國內玉米價格上漲趨勢將放緩,周期性價格走勢正常;但國際玉米價格穩中有升,進口玉米數量持續下降。
大麥和高粱的成本支撐著進口價格,很難下跌。
據了解,2013之前,國內大麥、高粱進口量穩定,維持在幾十萬噸的水平;2013以後,大麥和高粱的優勢被飼料企業接受,進口量猛增,在2015達到極值。
2016年,為調控市場,中國加強糧食監管,政策風險加大,迫使部分中小進口商出港,大麥進口大幅下降2065 438+06;2017年由於澳洲大麥價格的優勢,進口商再次加大了對澳洲大麥的采購力度,大麥進口量在2017年再次增加。2017,1-65438+2月* *進口大麥886351162噸,較2016增長77.09%,進口量逼近2015歷年。
高粱方面,由於進口價格上漲明顯,進口優勢弱於大麥,進口量呈下降趨勢。2017年2月1-65438 * *進口高粱5056792.597噸,較2016年下降23.93%。
市場消息顯示,2017/18年度全球大麥產量將大幅減少,大麥進口價格有望進壹步上行。由於成本支撐,高粱預估價格也難以下跌,進口量疲軟。從進口大麥和高粱價格和供應量的減少來看,對國內玉米市場有壹定支撐。
DDDS進口壹路下滑。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2月至2065438年6月中國進口DDGS數量為390790噸,較2016年減少87%。主要原因是自2017 65438+10 12起,中國對美國DDGS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終裁,即反傾銷稅率為42.2%至53.7%,反補貼稅率為11.2%至12%。雖然2065438+2007年2月20日恢復免征進口增值稅,進口成本下降約9.60%,但在剛性需求支撐下,其他國家采購量持續增加,導致進口DDGS價格上漲,使得當期成本不降反升。面對倒掛行情,交易者繼續觀望。
國內DDGS受玉米去庫存和燃料乙醇產能增加等政策影響。DDGS年供應量大幅增加,與進口DDGS相比價格優勢突出。市場對國產DDGS的采購更加活躍。
就2018而言,酒企新增產能持續投產,DDGS供應充足,玉米增產,DDGS價格優勢延續。
玉米去庫存情況
2017玉米去庫存進展順利,全年政策性玉米拍賣總成交超過5700萬噸,大大超出市場預期。17/18,全國玉米產量持續下降,供應缺口預期放大,市場似乎再次瘋狂。面對供需失衡,市場刮起搶糧“風”。下遊需求提前釋放,使得玉米價格從1650元/噸快速上漲至1850元/噸。糧庫拍賣提前到來,撲滅了瘋狂市場的大火。
自65438+10月9日山西省輪種玉米生產啟動以來,已有30多萬噸玉米投入中儲糧,成交20萬噸。從各區域成交情況來看,首批成交數據明顯較好,後續成交量逐漸下滑,競價熱情逐漸降溫,溢價情況也由強轉弱。山西、內蒙古、北京、吉林各車輛段起步價均較去年上漲100-120元/噸。
目前吉林市場二等自然幹玉米價格為1.730-1.750元/噸,而中儲糧吉林地區輪換玉米拍賣底價為1.700元/噸(不含升水),收儲成本為1.730元/噸,與市場價基本持平。可以認為,東北的這壹波拍賣,可能會解決部分地區糧食短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