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方是龍骨6克,65438+血竭0.5克,65438+輕粉0.5克,冰片0.3克,阿魏0.6克,乳香、沒藥各3克,麝香0.3克,黃丹(飛)30克,生芝麻(搗碎)27克,香油90毫升。
作用:主要用於治療疥瘡久治不愈,頑瘡有毒。
用法用量:先將丹、油、芝麻熬幾次,再加入其他藥物的粉末,開始時再加入冰片、麝香拌勻。用甘草熬油紙,兩面紮孔,貼在患處。
摘自《外科選》卷十二
分紙糊——尊生卷十八劄記八則
處方凈豬油(水煮)1兩,黃占5元,白占5元,輕粉2元,黃柏2元(膽炒),珍珠1元5元,官粉3元,赤石脂1元(偽造)。
制作方法是細粉,先將前三味融化,再加入細粉,就是分紙糊。
主治:濕毒頑瘡,臭爛疥瘡。
用法用量先用韭菜湯洗凈患處,再貼敷。
摘自《尊聲八記》(卷十八)
分紙糊——外科奇方第四冊
處方明礬、花椒、川椒、、淮鹽磚(用火煆透)和白展平分。
制備方法是細粉,用綠油蠟燭和油紙混合。
功能主治臁瘡。
膏方的用法用量壹定很痛苦。
《外科奇方》第四卷摘錄
《三百種合方》卷二分紙糊
處方香油4兩,銅綠4兩,黃蠟1兩。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 * *溶解,微溫用毛氈塗抹。堅持。避風頭,第二天換。
摘自《綜合方三百種》卷二。
離型紙糊——壽世保元卷九
藥方是枯礬3元,立陶宛和尚3元,龍骨(鍛造)3元,黃丹(水飛)3元。
方法:用布針在油紙上打孔,抹上桐油。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足部和脛骨上的瘡腫,頑固化膿,持續時間長。
用法用量堅持患處。
節選自《壽世寶源》第九卷
離型紙膏——綠色膠囊功效秘方之二
藥方為焙乳香5元,制沒藥5元,水1兩,白川3兩,黃翔2兩,青黛1兩。
方法是端,豬油打散,油紙粘肉壹面刺眼,外層不刺眼,藥鋪在夾子裏。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疥瘡和破布。
用法用量貼出,6號1更改。
青囊功效秘方摘錄(第二卷)
分紙糊——外科十三方
處方乳香1,沒藥1,血竭1,輕粉2,銀珠2,鉛粉3,朱砂2,冰片1,鐘乳石3(鍛造)。
制法末,用清油4兩,黃蠟4兩,入鍋溶化,取出,貯於瓷碗中,待涼,與藥混勻,用棉紙鋪成糊狀。
功能:指示太陽穴潰爛化膿者。
用法用量:塗於患處,1,壹天換兩次。糊腐肉後,肉色如石榴尖時,用熏湯洗凈,糊解毒膏,加味天然粉,生肌滑口。
《外科十三方》摘錄
分紙糊——選醫全集第25卷
藥方匿名(洗凈微炒)1兩,龍骨2元,血竭2元,乳香2元,沒藥2元,雄黃2元,牛黃,阿膠2元,海螵蛸2元,赤石脂5元,郁金5元,黃柏5元,黃丹5元,輕粉。
制作方法是細粉,拌上香油,用黑傘紙紮成紙隔糊。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方中輕粉用量為獨創。
摘自《擇醫大全》第25卷
分紙糊——神仙眷侶集第四冊
處方松香(制)8元,黃柏粉4元,輕粉5分。
方法:將香油或豬油調成糊狀,用5元甘草熬湯,將紙燒開,曬幹,針刺多眼,撒藥。
功能主治中毒性臁瘡。
用法用量貼在瘡上,貼前用蔥椒湯洗凈。
註意避免吃頭發。
摘自《神仙集》第四卷
分紙膏——年石《收檢效方》卷六
處方乳香(去油)1錢2分,沒藥(去油)1錢2分,包漿1錢2分,兒茶1錢2分,龍骨1錢2分,雄黃1錢5分,輕粉65438+。
制備方法是細粉,槐樹、柳樹、桃枝12寸,羊糞12粒,少婦血渣1。先放入油鍋燒開晾幹,撈出我,再放入真黃2盎司,再放入白中2盎司,再與官粉4盎司混合,與黃丹混合4盎司,並滴成珠子,起鍋離火。
適應癥:紫色水皰伴持久裙瘡瘡。
摘自《年氏驗方集》(第六卷)
紙分離糊-伊名張之第8卷
處方龍骨(鍛造)1兩,鉛粉1兩,鉛1兩。
制備方法是粉末、芝麻油或桐油、油紙夾心。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臁瘡,雖然它腐爛到骨頭。
用法用量:先用蔥、花椒熬湯,洗凈,然後糊,第二天翻面。
摘自《伊名誌掌》卷八
分紙糊——選醫全集第30卷
處方男豬油(剝片)、裂毒李曉丹、香油2茶匙、費丹3元。
制法:將公豬油煮沸,冷凍,分毒制成仙丹,再加入香油和飛丹收藏。
功能主治白蛇串(又名蛇痂)。
用法用量面紙糊。把它粘上。
摘自《擇醫大全》第30卷
分紙糊——古今醫學指南第15卷
處方雞屎(炒)1兩,松香(生)1兩,草霧8元,雄黃5分,枯礬4分。
制作方法是端,香油調好。
功能:主治壹切惡瘡、毒腫、頑瘡。
用法用量用傘紙貼在患處。把藥鋪在紙上,然後蓋在原紙上。
摘自《古今醫案》第十五卷
《授時新編》卷中的分紙糊
方灰5元,爐甘石3元,朱砂1元,包漿5分,枯礬5分,達美片2分。
制備方法為細粉,單獨包裝。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麻油2兩,頭發少許,女用男發,男用女發。煮至水滴成珠狀,再加入所有產品,除了灰和梅子片,出鍋時必須加入。然後用壹張油紙,中間有密密麻麻的穿刺孔。如果患處面積較大,會通通風藥。最後包好膏藥,兩邊對折,包括藏藥,稍微繞壹圈,防止藥流出來,用帶子綁好。敷完1-2天,把膿擦掉,或者照常貼,或者換藥。如果膿幹了,就不用開了,幾天肌肉就飽滿了。
節選自《授時新編》卷壹
紙分離粘貼-第三卷的瘡和潰瘍的經驗
處方黃柏(蜜炙)2元,飛丹2元,輕粉1元,面粉1元。
做桐油,做分紙糊。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婦女血風瘡。
用法用量貼壹下。
摘自《潰瘍與潰瘍的經驗》第三卷
紙糊——醫部大全第202卷引《瘡癰大全》
處方面粉1兩,白蠟1兩,黃蠟8元,冰片1元。
方法:先用麻油3兩,火上燒開蠟,再加入藥粉和冰片,就是分紙糊。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泌尿疥瘡患者。
用法用量貼壹下。5天後,疼痛就會停止,肉就會生出來。
摘自《醫藥部全集》第202卷,以及《瘡與潰瘍大全》的引文。
醫療系統第81卷分紙糊
黃芪(粉)處方為半兩,輕粉1,乳香1,沒藥1,血竭5,朱砂1,青銅記2分。
制作方法是細末,用真香油調成糊狀,鋪在油紙上,再用壹層油紙,用布針幾個面膜貼。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貼,壹天1。
摘自《醫療系統》第81卷
紙分離糊——《奪取生命的妙方》第八卷
艾葉(末)、肺丹、芍粉處方。
方法是將生桐油混合,鋪在紙上。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先將蔥、椒、米泔水洗凈,貼在紙上。
摘自《生活的妙方》第八卷
紙分離粘貼-第三卷的瘡和潰瘍的經驗
藥方為自然銅5分(醋煉7次),乳香65,438+0,沒藥65,438+0,血竭65,438+0,黃蠟5,青銅5,細芽茶8(碾成粉末),黃柏4兩。
方法:先用生桐油4兩,炒熟後取出。先放入柏粉,再放入茶粉,等到微溫,再放入細藥,再放入5分鐘麝香。
功能主治內外疥瘡。
摘自《潰瘍與潰瘍的經驗》第三卷
分紙糊-興元卷7
處方乳香5分,沒藥5分,無名5分,血竭5分,輕粉5分,白草5分,萬年青和冰片。
制備方法為細粉,混合均勻,與植物油混合均勻為軟膏,用油紙片按患處大小制成1袋,將藥物放入中藥中揉搓均勻。
適應癥:口腔潰瘍和疥瘡疼痛。
用法用量:方中萬年灰。冰片的用量本來就少。
摘自《興元》第七卷
分紙糊復壯卷8
藥方黃翔(地)5元,輕粉5元,朱砂5元,冰片半分。
制備方法是細粉。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用香油調和,用油紙鋪開,先用針紮孔,將藥塗在孔上,夾在中間。先將蔥、椒、細茶用水煎服,清洗瘡毒,再將傷口貼上孔口,用布帶紮緊。嶽夏1換成了1,冬月2換成了1。又臭又臭,但是5貼就好了。如果塗藥的話,會根據瘡的大小來塗。
註意避開各種頭發。
摘自《返老還童》第八卷
分紙糊-外科經驗處方
處方鍛石膏(末用)和枯礬(末用)平分。
做桐油,做分紙糊。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疥瘡和濕毒瘡。
用法用量貼壹下。服用經方敗毒散較好,但應配合人參黃芪湯服用。
摘自《外科經驗》
紙張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