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用鯿魚、豆腐、香菜、白豆做湯?

如何用鯿魚、豆腐、香菜、白豆做湯?

1,山藥枸杞紅棗雞絲湯(滋陰養血)

2.紅燒黑豆紅棗(頭暈頭痛)

3、泥鰍魚鍋黑豆、紅棗、陳皮(補血、美容)

4.香菇、香信、梅豆、白豆、紅棗(附件囊腫)

5、白鴿燉山藥、枸杞、紅棗(健脾、補血)

6、黑鯧魚燉黑豆、紅棗(補血、頭暈、頭痛)

7、豬骨煲杜仲、牛大力、紅棗(腰痛)

8.熟豬骨、何首烏、大棗、黃精(黑發、腰痛)

9、豬骨煲杜仲、巴戟天、牛大力、紅棗(補氣、腰痛)

10,北芪、方黨、大棗(補氣血)燉雞(或竹絲雞)

11,豬骨、方黨、大棗、枸杞燉北芪(養血養顏)

12,牛大力、狗脊、大棗燉豬骨(補血腰痛)

13,鯽魚燉紅棗,雜子(補血,美容)

14,水魚或山藥枸杞燉冬蟲夏草(滋陰補腎)

15,山藥枸杞紅棗燉生魚(滋陰補血養顏)

16、土茯苓鍋豬骨或甲魚鍋(去風濕)

17.羊肉燉山藥枸杞馬蹄少許當歸紅棗(滋陰補腎)。

18.豬心燉當歸、黨參或北芪、黑豆、瘦肉(盜汗)

19,兔肉燉北皮益智仁(夜尿癥)

20.川貝白芷紅棗燉鱅魚(頭暈頭痛)

21.羊肉、黨參、熟地黃、當歸、大棗(貧血)

22、阿膠燉瘦肉、紅棗、枸杞(月經過多,月經不幹凈時)

23、砂仁、山藥、土茯苓、白術燉瘦肉(胃寒、脾虛)

24、田雞煲黨參、山藥、紅棗(補氣、健脾)

25、田七、紅棗(用於關節病人,治療期間)

26、桑根煲瘦肉(高血壓、腦血管意外)

27、白豆鍋豬恒力(糖尿病)

28、鷓鴣川貝、無花果、杏(咳嗽)

29.核桃鍋豬腰或豬骨(夜尿癥)

30、泥鰍魚鍋紅豆、陳皮(身體虛弱,流鼻血)

31,蓮子心,白茅草燉瘦肉(流鼻血)

32、元胡20克,益母草20克,煮雞蛋,紅參(經痛)涼湯。

1、桑葉、黑芝麻、胡蘿蔔、燉豬骨或魚(預防結腸炎)

2.桑葉黑芝麻胡蘿蔔黑豆燉豬骨或魚(陰陽湯)

3、沙參、玉竹鍋、雞絲配竹或豬肉鍋(滋陰潤肺)

4、蓮子、百合鍋魚(脾)

5、黑芝麻鍋魚頭(清熱、解毒)

6.馬蹄、胡蘿蔔、水煮豬、絞肉(清陰清熱、低燒)

7.紅棗生姜陳皮燉鰣魚或鯽魚(治屈火骨痛)。

8、毛土豆(也就是豬土豆)、胡蘿蔔、豬骨(清熱利咽)

9、幹菜、胡蘿蔔、百合、眉豆、淡菜燉豬骨或魚(熱咳)

10,竹芋、胡蘿蔔、淡菜燉豬骨(清熱)

11,海帶,海帶,五星魚,貽貝鍋豬或者魚(咽炎)

12、海帶、綠豆、胡蘿蔔、燉豬骨或魚、陳皮、生姜(清熱解毒)

13、冬瓜、紅豆、梅豆、燉豬骨,或加蓮藕、陳皮(清熱解毒)。

14、老黃瓜、紅豆、梅豆胡蘿蔔、燉豬骨或魚、陳皮(清熱解毒)

15,紅小豆或黑芝麻燉豬肉(小兒清熱解郁開胃)

16,發菜、蒿子、瑤柱湯(咽炎)

17,豆瓣胡蘿蔔魚丸湯(清熱)

18、銀耳、瘦肉、雞蛋湯(清熱潤肺)

19,南杏、北杏、梅豆、無花果、百合、陳皮瘦肉燉(幹咳無痰)

20、蘋果、陳皮、蜜棗、瘦肉(咳嗽)

21,雪梨,陳皮,蜜棗燉瘦肉(熱咳)

22、蔡氏,綠豆鍋鯽魚,陳皮,生姜(咽炎,清明前)

23、鴿子鍋綠豆配陳皮、生姜(防止熱疹、咽炎,清明前)

24、百合、燕舒、懷山包瘦肉(健脾、滋陰)

25、生魚鍋豆瓣菜(或西洋參)、無花果(清熱解毒)

26.三七(30克)和丹參(5克)燉豬骨或雞肉(高血壓)。

27、劍花、無花果、陳皮煲豬骨(熱咳)

28.胡蘿蔔、青蘿蔔、淡菜燉豬骨或魚(清熱開胃)

29、五花肉煲蓮子,燉或煲銀杏、腐竹(健脾開胃)

30、草龜鍋綠豆半斤(乙肝)

31,白芨10g,黑豆燉泥鰍魚(流鼻血)

32、泥鰍魚鍋紅豆、陳皮(針對體虛流鼻血)

33、西洋參(西洋參)、玉竹煲瘦肉(適用於體虛、低燒)

34.綠豆、紅豆、南方豆(扁豆)、黑豆、燉魚或豬骨(陰陽湯)

35、紅豆殼、大蒜、紅梅葉,放紅糖(腹瀉頑固)

36、大蒜2兩鍋放紅糖(慢性結腸炎)

37、鯿魚、豆腐、香菜、白豆湯(口腔潰瘍)

38、銀耳、雞蛋、瘦肉湯(清肺熱)

40、鯉魚粥(用於習慣性流產)

41,阿膠,糯米粥(用於習慣性流產)

42、白茅根、玉藤開水(解毒、止渴、利尿、生津)

43、甜玉米、胡蘿蔔、馬蹄鍋雞爪(熱、解)

44、竹雞、瘦肉鍋人參(清熱、解毒)

45、玉竹、麥冬燉瘦肉(秋季咳嗽)

46、本地牛七、板藍根燉鯽魚或豬肉、瘦肉(咽炎)

47、崩碗鍋魚炎或豬骨(清熱解毒)

48.雞骨草半斤,紅棗2枚(去核),煮6小時以上(新生兒黃疸)。

49、貓爪草鍋瘦肉、生姜、陳皮(附件囊腫)

50、玉竹、蓮子、烹調瘦肉(神經衰弱、多夢)

51,玉竹燉瘦肉(咽幹,咳嗽)

52.雞骨草、茵陳、天王姬寶棗(乙肝)

53、靈芝、西洋參燉大棗、瘦肉或豬骨(驗血前服用)

十佳湯

壹份蓮藕骨頭湯?

食材:蓮藕2根(約500g)、生姜500g、水6片、2000ml調料:鹽2茶匙(10g)做法:?

1.將腔骨剁碎,洗凈。蓮藕去皮,切塊。生姜洗凈切片。

2.鍋內倒入清水,大火加熱至沸騰,放入腔內焯3分鐘,撈出用清水洗去表面浮沫。

3、將腔骨放入湯鍋,壹次加足水,蓋上鍋蓋加熱至沸騰,打開鍋蓋用勺子撇去浮沫。加入姜片,蓋上蓋子,小火燉30分鐘。4.加入蓮藕塊,蓋上蓋子繼續小火燉1個半小時。吃之前加鹽。?

兩份田園蔬菜湯?

原料:玉米1,胡蘿蔔1,馬蹄8個,青筍1個,空腔骨500克,姜6片,清水2000毫升,2茶匙調料:鹽(10克)。

做法:1,把腔骨剁碎,洗凈。玉米、胡蘿蔔、青筍、荸薺去皮、洗凈、切塊。生姜洗凈切片。2.鍋內倒入清水,大火加熱至沸騰,放入腔內焯3分鐘,撈出用清水洗去表面浮沫。3、將腔骨放入湯鍋,壹次加足水,蓋上鍋蓋加熱至沸騰,打開鍋蓋用勺子撇去浮沫。加入姜片,蓋上鍋蓋,小火燉1小時。4.先放入玉米、荸薺、胡蘿蔔,蓋上蓋子繼續燜1小時,再放入青筍5分鐘,吃之前加鹽。?

三清心潤肺湯?

湯:羅漢果1 (10g)、紅棗2枚(20g)、玉竹20g、蜜棗4枚(40g)、百合(10g)、南星(10g)、劍花(30g)。

材料:腔骨300克,豬脊骨200克,老姜65438根+水0片,鹽200ml茶匙(5克)。

做法:1,生姜去皮洗凈。將腔骨和豬脊骨洗凈,然後將豬脊骨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塊。2.把水倒進鍋裏。水大火燒開後,倒入腔骨和豬脊骨,煮至變色後撈出,用水沖掉浮粉。然後用水把湯洗幹凈。3.將洗凈的腔骨和豬脊骨塊倒入湯鍋,壹次性加足水(2000 ml左右)。4.水燒開後,用勺子撇去浮粉,加入用刀略散的姜末,倒入湯中,蓋上蓋子,轉小火燜2小時,然後關火,加鹽後飲用。

四塊牛骨香菇蘿蔔湯?

材料:牛骨500g,香菇6朵,大蔥2根,姜3段,香菜3片,醋2片,胡椒粉1茶匙(5ml),鹽10粒。

做法:1,牛骨切成5cm長的塊,洗凈備用。香菇用溫水泡5分鐘,然後去蒂洗凈。胡蘿蔔去皮,洗凈,切塊。2.將牛骨放入湯鍋中,壹次性倒入足夠的水。大火加熱後撇去浮沫,加入香菇、大蔥、姜片、胡椒粉。加入醋,蓋上蓋子,用中火煮2小時。3.加入胡蘿蔔塊,繼續燉15分鐘,加鹽。吃之前撒上香菜。

五魚頭豆腐湯?

材料:魚頭1(約500g)嫩豆腐1盒香菇、大蔥8根、姜3片、鹽3片1茶匙(5g)。

做法:1,魚頭洗凈,從中間劈開,用紙巾擦幹魚頭表面的水。將嫩豆腐切成厚1cm的大塊。香菇用溫水泡5分鐘,然後去蒂洗凈。2.把油倒入煎鍋。七成熱時,放入魚頭,用中火煎兩面(每面3分鐘左右)。將魚頭放在鍋的壹邊,用鍋裏的油將蔥姜片爆香,在魚頭裏倒入足夠的開水。3.加入蘑菇,蓋上蓋子,燉50分鐘。4、加鹽,加入豆腐繼續煮3分鐘。?

雞湯六筍?

材料:竹蓀竹蓀,雞6只,大蔥半根,姜4片,小菜4片,胡蘿蔔6根,半根鹽,2茶匙(10g)。

做法:1。將半只雞洗凈,切塊。竹蓀用冷水浸泡10分鐘,只要竹蓀變軟變脆即可。2.將雞塊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撈出。用清水沖洗掉雞塊表面的浮粉。將雞塊放入砂鍋中,壹次性倒入足夠的水,放入大蔥和姜片,待湯汁沸騰後轉小火1小時。3.煮湯的同時,將泡好的竹蓀頭尾處的網剪掉,放入溫水中焯20秒,去除竹蓀的澀味。取出後用冷水洗凈,放入湯鍋繼續煮30分鐘。4.最後可以在湯中放入小菜和胡蘿蔔片,煮2分鐘,然後關火,根據自己的口味加鹽調味。?

七雞睡湯?

材料:雞肉半只(約500g),香菇20g,黃豆20g,枸杞20g,黨參20g,玉竹20g,紅棗10g,桂圓15g,蔥3g,姜3g,鹽。

做法:1。將雞肉洗凈,切成大塊。香菇用溫水浸泡5分鐘,切去1/2的根部,洗凈備用。將黃豆、枸杞、黨參、玉竹、紅棗、桂圓用溫水浸泡5分鐘後洗凈。2.將雞塊放入湯鍋中,將食材壹次性倒入足量的水。火加熱後,撇去浮沫。3.加入香菇、黃豆、枸杞、黨參、玉竹、紅棗、桂圓、蔥、姜片,小火燉2小時。食用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鹽。

八靈芝蘑菇鍋雞?

材料:靈芝4克(約6片)、幹香菇10紅棗10土雞、大蔥半根、生姜4片、紹興酒4片1湯匙(15ml)、鹽適量。

做法:1、靈芝、香菇、紅棗用冷水浸泡2分鐘,沖洗幹凈備用。雞肉洗凈,切成大塊。2、將雞塊放入湯鍋,壹次足量水。火加熱後,撇去浮沫。加入靈芝、香菇、紅棗、蔥、姜片,倒入料酒。蓋上蓋子燉2小時。食用前,加入適量的鹽。

九猴頭菇燉烏骨雞?

材料:猴頭菇、烏雞2只、大蔥1根、姜3段、鹽4片。

做法:1。用剪刀稍微剪掉猴頭菇表面的細毛後,用溫水浸泡12小時以上。猴頭菇用清水反復洗凈,洗凈後切去根部。烏雞去除內臟和頭尾。將蔥切成段。生姜切片。2.將烏雞放入湯鍋中,壹次性倒入足夠的水。火加熱後,撇去浮沫。加入猴頭菇、蔥、姜片。蓋上蓋子燉大約2小時。吃之前用鹽調味。

十個豬苓燉空腔骨?

材料:灰樹花、3個洞、蔥500克、姜5段、胡椒粉4片、鹽5片。

做法:1、灰樹花用溫水浸泡洗凈,灰樹花浸泡過的水沈澱備用。2、腔骨切成大塊,洗凈。鍋內倒入冷水,放入腔骨,大火加熱至沸騰,繼續煮3分鐘。取出後,用清水沖洗幹凈。3、將腔骨放入砂鍋,並壹次加足開水。大火煮好後撇去浮沫,倒入泡過灰樹花的湯。加入灰樹花、大蔥、姜片和胡椒粉,蓋上蓋子,小火燉2小時,食用前加入適量的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