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三亞有什麽好吃的小吃?

三亞有什麽好吃的小吃?

壹、港門粉

港門是三亞市的壹個小鎮,大家總調侃著這個鎮名是:“香港和澳門的簡稱”。正如大家所猜,港門和三亞市區壹樣離海比較近,那兒盛產各類海鮮和湯粉。

三亞的粉和其他地方相比都是細且軟的,輕輕壹嚼就咽進肚子裏了,和三亞的休閑度假風格匹配得很。壹般海南的湯粉多是用瘦肉和豬內臟作輔料,可是這個港門粉因為離海比較近的緣故,另辟蹊徑,竟然用海鮮來做輔料。

港門粉的湯味道清甜,不是像糖壹樣甜而是像加了海蝦皮壹樣,正是這樣的清才能襯出粉和海鮮輔料的香吧。以下圖片中兩邊淺黃中間乳白色的東東就是用海魚肉制成的魚片,因為和了面粉,細細品嘗,有魚的濃香。有點紅色的是用小蝦和花生米裹面粉,放到熱油炸制成的蝦餅,蝦味十足,爽口無比。再加上蔥花和植物油,這港門粉就“色香味”俱全了。

如是加些海南的紅辣椒或是黃燈籠辣椒更是好吃得不得了。

二、海南粉

海南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流傳歷史久遠,在海南島北部的海口市、瓊山市、定安縣和澄邁縣的市鎮居民中食用比較普遍,而且是節日喜慶必備的象征吉祥長壽的珍品。

海南粉有兩種:壹種是粗粉,壹種是細粉。粗粉的配料比較簡單,只在粗粉中與進滾熱的酸菜牛肉湯,撤少許蝦醬,嫩椒、蔥花、爆花生米等即成,叫做 “粗粉湯”,而細粉則比較講究,要用多種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攪拌腌著吃,叫做“腌粉”。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這類“腌粉”。

三亞第壹市場、港華市場等地有海南粉,味道還很不錯。

三、竹筒飯

黎家人出遠門或上山打獵時,通常烤制竹筒飯當幹糧。來了客人,黎家人會制作精美的竹筒飯來招待。黎家竹筒飯是海南黎族傳統美食,經烹調師在傳統基礎上改進提高,使之擺上宴席餐桌,讓中外遊客品嘗,成為海南著名的風味美食。

竹筒飯有鹽巴飯、豆飯、肉飯等多種。其制作方法為:以山蘭稻中的香米為原料,砍下家種的粉竹或山裏長的山竹,鋸成壹節壹節的竹筒,然後裝進適量的香米和水,再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放到炭火裏烤,烤至青竹變焦,飯便熟了。

現在,竹筒飯進入酒店後,多用電烤爐將之烤熟,吃用時將竹筒鋸成若幹小段,擺放盤中上席。

四、抱羅粉

由於海南島地處我國最南端,糧食類以大米為主,所以米粉類小食在海南比較普遍,抱羅粉則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壹種。

抱羅粉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羅鎮而得名,相傳自明代起抱羅粉就成為抱羅鎮著名四鄉的美食了。

抱羅粉屬湯粉類,其貴在湯好,湯質清幽、鮮美可口、香甜麻辣。抱羅粉的湯較甜,但是這是壹種獨特的鮮甜,甜而不膩,且甜中帶酸、酸中帶辣,其味妙不可言。

舊時的抱羅粉粉湯通常是用牛骨煮湯配制而成,現在的粉湯則吸收了粵菜的上湯制法,用多種原料熬煮而成,其味較之舊時的粉湯更加鮮美。用這種鮮湯沖調米粉條配上精制牛肉幹、瘦肉絲、粉腸、花生仁、少許酸筍、酸菜骨、辣椒等配料、佐料,當然會引起您強烈的食欲。

壹碗抱羅粉既可以充饑解渴,又是壹種美食享受,難怪抱羅鎮壹帶人們自古就把“上市食粉”當作壹大樂事。

五、海南清補涼

海南清補涼是風靡熱帶海南島的特色冰爽甜品。海南清補涼主要是以紅豆(綠豆)、薏米、花生、空心粉、椰肉、紅棗、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涼粉、椰奶等多種配料炮制而成的冰爽解渴飲品。

壹碗清補涼就是壹幅晃動的畫。顏色是張揚中隱含內斂的清秀。大紅的西瓜、暗紅的棗、紅長彎動的通心粉、米白的蓬散的木耳花、可愛的綠豆、飽滿的鵪鶉蛋……壹樣就是壹種跳躍的顏色。它富含多種維生素、性質溫和、有下火消暑、清熱解毒、潤滑腸道、健脾、補肺、減少脂肪、美容等功能。甜而不膩、爽滑潤喉、冰涼可口。深受各省份遊客的喜愛和好評,吃了還想再吃。

六、水果炒冰

春園海鮮光產對面有這種水果炒冰,然後就是第壹市場工商銀行斜對面也有壹家炒冰攤位,壹般只在晚上出來,口感像冰淇淋,但是都是新鮮水果做的,所以沒有冰淇淋那麽膩,來三亞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