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塌菜又名塌菜、塌棵菜、塌地松、黑菜等,為十字花科蕓苔屬蕓苔種白菜亞種的壹個變種,二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綠色,全體無毛或基生葉下面偶有極疏刺毛。莖短,上部分枝。基生葉少,密生,短且寬,顯著皺縮,圓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莖生葉近圓形或圓卵形,長4—10厘米,全緣,基部抱莖。花直徑6—8毫米;萼片直立開展,黃色,長圓形,;花瓣淺黃色,具爪。長角果圓柱形,;果梗粗壯,伸展或上部彎曲;種子圓球形,深褐色。花期2—3月,果期4—5月。?[1]?以墨綠色葉片供食,原產中國,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烏塌菜的葉片肥嫩,可炒食、作湯、涼拌,色美味鮮,營養豐富。
烏塌菜做法(做菜):
1.把烏塌菜從根上掰下來,可以幾片葉子連在壹起,然後洗凈瀝去水分,再將大蒜切碎
2.鍋燒熱倒入油,將洗好的烏塌菜倒入鍋中
3.翻炒片刻,炒至烏塌菜葉子有些發軟
4.倒入蒜碎,再翻炒幾下使蒜出香味即可關火
5.調入少許鹽炒勻即出鍋
烏塌菜栽培技術:
栽培時間
烏塌菜在不同的季節選用適宜的品種可基本實現周年生產。冬春栽培可選用冬性強晚抽薹品種;春季可選用冬性弱的品種;高溫多雨季節可選用多抗性、適應性廣的品種;秋冬栽培可選用耐低溫的塌地型品種栽培。
北方寒冷地區:6月中、下旬直播(或陽畦育苗移栽),8月上旬開始收獲至8月中旬。8月中旬直播,9月下旬始收至10月中旬。
華北地區:5月上旬至6月上旬直播, 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收獲。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種,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收獲。9月下旬播種育苗,10月下旬移植於陽畦;12月至翌年2月隨時收獲。
長江流域:9月播種育苗,10月移栽,12月至翌年2月隨時收獲。
整理苗床
深耕曬垡,每公頃施15000—22500千克人糞尿作為基肥,精耕壹遍後,整地作畦,畦寬l.5—2米。
播種育苗
條播或撒播均可。播後覆土,稍加鎮壓,澆水,保濕。壹般2—3天即可出苗。播種量秋季每公頃11.25—15.0千克,春播與夏播增至22.5—37.5千克;出苗後要及時間苗。
定植
播後30天左右,幼苗6—7葉時移栽。烏塌菜定植以25—33厘米見方為宜,定植後及時澆水,促進緩苗。
肥水管理
烏塌菜
烏塌菜根群分布淺,吸收能力弱,生長期間應不斷地供給肥水。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是加強生長、保證豐產優質的主要環節。定植後3—5天內不能缺水,多在定植後施稀糞水,3—4天壹次,促進幼苗發根成活。幼苗轉青後,施較濃的人糞尿。開始發生新葉時應中耕,增加施肥量。施肥的原則是幼株、天氣幹熱時在早上或傍晚澆潑,用量較少,濃度較稀;天氣冷涼濕潤時采用行間條施,濃度較大,次數可少。
采收 烏塌菜采收期因氣候條件、品種特性和消費需要而定。在華北地區8—9月播種的烏塌菜,50—60天後即收獲上市。
輪作倒茬
烏塌菜在秋季露地栽培中,前茬壹般是春茬的黃瓜、番茄、辣椒等蔬菜作物。
利用塑料大、中、小棚進行越冬栽培時,烏塌菜收獲後,可立即育苗,進行黃瓜或番茄等茄果類蔬菜的春早熟栽培。利用日光溫室栽培時,前茬可為黃瓜或番茄的秋延遲栽培。待12月黃瓜或番茄拉秧,然後定植上烏塌菜。烏塌菜收獲後,立即定植番茄或黃瓜,進行春早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