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妳就放在壹起看看!
01,偉人出現,高低立現
這兩部劇中,都有偉人的樣子,但感覺卻大不相同,水平差距有高有低。
王磊飾演的毛澤東劃了壹根火柴,照亮了碼頭的候車大廳,揭開了舊社會的黑暗,寓意給人民帶來了光明。
停電的瞬間,讓人頭疼的噪音戛然而止,人們對黑暗的恐懼顯而易見。
與此同時,整個畫面立刻鮮活起來,苦力背著行囊,女人乞討,警察拿著警棍驅趕人群,軍閥擁抱小妾...
看到這壹切,告別好友蔡和森的毛澤東切身體會到了窮人對光明的需求,由此引出了下壹個情節。
其實這個挺有創意的,只是不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再看覺醒時代。侯京健飾演的大人物出場的時候,可以說是全劇最過癮的壹幕。短短幾十秒,出動了600多組表演。
雨中,呈現出壹幅民國浮世繪:
狹窄的街道上,小販們來去匆匆,荷槍實彈的軍隊橫沖直撞,打翻了攤販的壹鍋活魚;
車裏,西裝革履的富家少爺正冷冷地吃著三明治,有人等著擦嘴;
路邊,幾個面黃肌瘦的孩子坐在壹個木盆裏,像是貼著稻草標簽的貨物。賣孩子的媽媽大叫:“賣孩子,多聰明的孩子。妳想看看嗎,先生?”
路邊,衣衫襤褸的老乞丐在雨中爬行,啃著地上撿的被雨水浸濕的食物;
……
這不就是舊中國的縮影嗎?軍閥混戰,百姓苦不堪言,民生艱難,到處都是賣女兒挨餓的孩子。
這時,毛澤東,壹個年輕人,逆著人群走來,背著《新青年》,像壹道光,給中國帶來希望!
他見證了這個苦難的時代,被沿途人民的苦難深深刺激。他也認識到,人民不僅需要文明的精神來擺脫愚昧,還需要強健的體魄來摘掉東亞病夫的帽子。
生於困境,救國救民的思想開始萌芽,引導他最終成為時代的領袖!
02.紅豆粽子還是荷葉牛蹄?
陳父子的戲份在幾部劇中占了不少,但能達到的效果卻不盡相同。
《百煉成鋼》中,對三父子之間的隔閡、思念、親情的描寫很多,但對父子之間的恩怨表現得過於淋漓盡致。
也許是為了緩和局勢。陳獨秀答應兒子陳喬年,要給他包紅豆餃子。
所以後來才有了喬死前頗有爭議的情節:“可惜我再也吃不到爸爸包的紅豆餃子了!”
說實話,這樣的設定真的是吃力不討好。
妳前期做了那麽多準備,抹殺了所有父子間的溫暖,但最後,在該認真的時候,妳還是堅持了這句話。難怪網友不買賬!
覺醒時代,壹只荷葉牛蹄見證了三父子的決裂與和解。
陳獨秀從日本回來,他的老朋友王蒙鄒為了給他弄壹頓晚飯,特意安排了他最愛吃的家鄉菜——荷葉牛蹄。
誰知,這道菜端上桌時,被在廚房幫忙的延年和巧念兩兄弟偷走,換成了蛤蟆,這是用來泄憤的惡作劇,還聲稱要與陳獨秀斷絕關系。
朋友不理解,兒子也不認他。陳燦怎麽還笑獨秀?
陳獨秀非但沒有惱羞成怒,反而為有兩個這樣優秀的兒子而自豪。
兩個兒子既懂仁義,又自力更生,有了這樣兩種優秀品質,陳獨秀當然笑了。
王蒙鄒不肯換菜,就說:“妳沒聽我兒子的話嗎?我配不上這道菜!”
既自嘲又充滿了悲傷!
後來,父子二人相識後,在各自的理念和政見上求同存異,逐漸打消了原有的積怨和隔閡。
陳獨秀因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被捕。他出獄後,大家都在他北京江安胡同的住處慶祝。
宴會上,陳喬年手持自己的荷葉牛蹄,恭敬地獻給父親,表達對惡作劇的歉意。
歷經磨難,陳獨秀終於得到了兒子的認可,有資格吃這道菜,但現場目睹和解的人都流下了眼淚。
所以紅豆粽子出現的時機太不合時宜,引來無數非議。荷葉牛蹄變成拐,自然合理,感動了無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