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媽生完孩子以後想要自己的奶水多,但是又怕自己無限制的長胖,那麽可以喝些什麽素食湯下奶呢?我推薦這些!
昨天,壹個媽媽在後臺留言說:
老師,我產後半個多月了,這幾天喝催奶湯都要喝吐了,家裏人豬蹄湯、雞湯、鯽魚湯不帶重樣的,但是我真的不想再喝這種肉湯了,又油又難喝,壹個星期我就漲了6斤。有沒有什麽不長肉還長奶的食物啊?
確實,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凡是涉及到增乳、催奶,肯定是豬蹄湯、鯽魚湯這種動物性的食物,因為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得到很多人的青睞。
但是確實有很多素食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的含量能與肉類媲美,而且脂肪含量少、膳食纖維含量高,相對來說比肉類更加健康。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種有非常好的催乳作用的素食,讓吃膩了傳統催奶湯的媽媽們多些選擇。
1、黃花菜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萱草花,是萱草花的花蕾。
其營養十分豐富,每100克黃花菜幹品中含有蛋白質14.1克,幾乎和肉類食物相當;礦物質含量也在各類植物當中屬於佼佼者。
《本草綱目》記載,黃花菜性味甘涼無毒、解煩熱、利胸膈,安五臟,煮食治小便赤澀。有止血,通乳,利尿之功效。所以我們哺乳媽媽多吃黃花菜,不僅能補充營養,還能通乳下乳。
涼拌黃花菜
食材:幹黃花菜100克,金針菇50克,藕壹小段,胡蘿蔔半根,大蒜、白芝麻適量
碗汁:鹽適量、米醋壹湯勺、香油適量、生抽壹湯勺、白糖適量
做法:
幹黃花菜洗凈,冷水泡2個小時,金針菇去根洗凈,藕切薄片,胡蘿蔔切絲備用;
鍋內燒水,水開後加入以上切好的食材分別過水焯熟,裝盤;
大蒜剁碎加入碗汁,然後壹起倒入焯好水的食材中,拌勻後加入白芝麻即可食用。
這道涼拌的黃花菜,清爽營養不油膩,非常適合炎熱的夏天。
但是需要大家註意的是,新鮮的黃花菜花蕊中含有秋水仙堿,我們在食用之前是要去除花蕊並且清洗幹凈鹽水浸泡,去除其毒性方可食用,或者直接食用幹的黃花菜。
2、豌豆
豌豆又稱青豆,其中含銅、鉻等微量元素較多,是壹種營養性的食物。
中醫認為:
豌豆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益中氣、止瀉痢、調營衛、利小便、消癰腫、解乳石毒之功效。對腳氣、癰腫、乳汁不通、脾胃不適、呃逆嘔吐、心腹脹痛、口渴泄痢等病癥,有壹定的食療作用。
所以這小小的豌豆雖然不起眼,但是作用很大,也不像黃豆那樣吃了容易脹氣,尤其對我們哺乳媽媽來說,吃些小青豆,對增加乳汁分泌、促進排便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油炒豌豆
食材:新鮮豌豆粒200克,植物油、大蒜、鹽適量
做法:
菜市場買來新鮮的豌豆剝開取豆粒,洗幹凈;
鍋內加入適量植物油,然後加入豌豆粒翻炒,大約等鼓鼓的豌豆粒變癟以後,加入適量鹽和蒜末,接著翻炒壹分鐘出鍋即可食用。
這道油炒豌豆雖然簡單,但是新鮮的豌豆非常美味,大家不妨壹試。
3、山藥
我們這裏說的山藥,是麻桿山藥,也稱作淮山藥,有非常好的補氣作用。《本草綱目》記載,山藥有補中益氣,強筋健脾等滋補功效。有個媽媽生產完氣虛,我就推薦讓她多吃山藥,這位媽媽每次吃完山藥,乳汁肯定會增多,山藥成了家裏的必備的蔬菜。
所以有氣虛奶少的媽媽們,壹定要多吃山藥,不管是煮粥還是炒菜或者是簡單的蒸熟吃,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山藥炒木耳
食材:山藥壹根,黑木耳壹小把,青紅椒適量,蒜末、鹽、澱粉適量
做法:
黑木耳溫水泡發,摘洗幹凈,山藥去皮切片,青紅椒改刀成片;
鍋內放油,加入適量蒜末後,加入山藥、木耳翻炒壹會兒,然後加入青紅椒片翻炒,隨後加入水澱粉和適量鹽,出鍋即可。
4、茭白
茭白口感鮮美甘甜,而且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而且有催乳下乳、解毒、利二便等藥用功效。
《湖南藥物誌》記載的壹個方劑中說:茭白五錢至壹兩,通草三錢,豬腳煮食可催乳。說明茭白有非常好的催奶功效。但是茭白甘寒、性滑,脾胃虛弱的媽媽們吃多了容易拉肚子,需要註意。
油燜茭白
食材:茭白3根,食用油適量,小蔥、鹽、醬油適量
做法:
茭白去皮後切成滾刀塊,小蔥切碎;
鍋內放油(稍微多壹些),加入茭白翻炒,加入適量醬油,燜3~5分鐘後後加入鹽及蔥末即可裝盤。
5、萵筍
萵筍又叫萵苣,除了肉質爽脆之外,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而且中醫認為:
萵筍性味苦寒,有清熱、利尿、活血、通乳的功效,尤其適合產後少尿及無乳著食用。
萵筍炒雞蛋
食材:萵筍壹根,雞蛋兩個,大蒜、鹽適量
做法:萵筍去皮洗凈切片,雞蛋打散備用;
鍋內放入油,雞蛋炒散以後加入萵筍片翻炒壹分鐘,然後加入大蒜翻炒,加鹽調味即可裝盤食用。
我們在制作萵苣的時候,最好涼拌或者簡單翻炒,不要炒制時間過長造成營養的流失,也失去了鮮嫩爽脆的口感。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幾種素食食物,不僅營養物質含量能和肉類壹較高下,而且蔬菜類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也能緩解哺乳媽媽便秘的狀況。但是我們說壹種東西好,也要均衡攝入,不能只吃素食不吃肉。合理的搭配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