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栽培技術;
喜歡(1)
石榴屬
別名:安石榴、劉若、探若、金標、金胖、土林、天江、劉海。
分類:喬木花卉
雙子葉植物,種子植物,桃金娘科,石榴。
花期:夏季
石榴(學名:石榴
長度)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通常對生或簇生,沒有托葉。花頂生或近頂生,單生或簇生或形成聚傘花序,近鐘形,有5-9個裂片和5-9個花瓣,起皺和覆瓦狀排列。
排列;胚珠很多。漿果球形,頂部有宿萼裂片,果皮厚;種子多,漿果近球形,果實成熟期9-10個月。外果皮半透明,多汁;內生皮革。
石榴味甘、酸、溫,有殺蟲、收斂、澀腸、止痢的作用。石榴果實營養豐富,...
石榴圖片全集
石榴種植信息
石榴的知識和常識
石榴引種
石榴(學名:石榴
長度)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通常對生或簇生,沒有托葉。花頂生或近頂生,單生或簇生或形成聚傘花序,近鐘形,有5-9個裂片和5-9個花瓣,起皺和覆瓦狀排列。
排列;胚珠很多。漿果球形,頂部有宿萼裂片,果皮厚;種子多,漿果近球形,果實成熟期9-10個月。外果皮半透明,多汁;內生皮革。
石榴味甘、酸、溫,有殺蟲、收斂、澀腸、止痢的作用。石榴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梨高壹兩倍。
中國栽培石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據魯公記載,是張騫從西域傳入的。我國南北都有栽培,安徽、江蘇、河南等地種植面積較大,也培育出了壹些較好的品種。安徽省懷遠縣是中國石榴之鄉,“懷遠石榴”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中國傳統文化視石榴為吉祥物,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石榴的形態特征
出現
石榴是壹種落葉灌木或小樹,也是熱帶地區的常綠樹。樹冠呈簇狀,自然圓形。根是黃褐色的。生長旺盛,根際易生根、分蘗。樹高可達5-7m,壹般3-4m,而矮石榴只有1m左右或更矮。樹幹呈灰褐色,上面有瘤狀突起,樹幹多向左扭曲。
樹枝
石榴樹冠分枝多,嫩枝有棱角,多呈方形。小枝柔韌,不易折斷。壹級分枝交錯排列,在強壯的小枝上對生,有小刺。刺的長短與品種和生長情況有關。茂盛的樹有許多刺,但老樹刺少。花蕾的顏色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包括紫色、綠色和橙色。
葉子
石榴葉對生或簇生,長披針形至長圓形,或橢圓形披針形,長2-8厘米,寬1-2厘米,尖尖,表面發亮,背面中脈凸起;有短葉柄的。
花
石榴的花是兩性的,取決於子房是否發達,有鐘形花和管狀花。前者善於受精,後者往往枯萎不結果。壹般1至數朵花種植在當年新梢頂端和後頸以下的葉腋處。
之間;萼片硬,肉質,管狀,5-7裂,宿存具子房室;花瓣倒卵形,與萼片同數且互生,排列成疊瓦狀。花分為單瓣和重瓣。重瓣品種:雌蕊雄蕊多花瓣,花不育。
花瓣有幾十片;花有紅色的,也有白色、黃色、粉色、瑪瑙色的。雄蕊多數,花絲無毛。雌蕊有1花柱,長於雄蕊,心皮4-8,子房下位。
水果
石榴果實成熟時成為壹個大的多室多籽漿果,每個室有許多籽;外果皮肉質,鮮紅、淡紅或白色,多汁,酸甜可口,為可食用部分;內種皮角質,有的退化變軟,就是軟籽石榴。
5-6月石榴開花,石榴開花如火。結果期為9月至65438+10月。石榴花期為5月-10。
石榴的生態習性
石榴生在海拔300-1000米的山上。喜歡溫暖陽光的環境,耐幹旱耐寒,耐貧瘠,耐澇,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土栽培為宜。
石榴栽培技術;
1.種植:可以在秋季落葉後,第二年春季發芽前種植或換盆。地面宜種植在向陽、背風、略高的地方,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栽選擇腐殖土、混有河沙的土壤,以及
加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種植時要帶土,地上部分適當剪短,種植後澆水,保持陰涼,發芽成活後移至通風向陽處。
2.光照:光照和溫度是影響花芽形成的重要條件。生長期需要充分的日照,日照越多,花越多,越鮮艷。背風、向陽、幹燥的環境有利於花芽的形成和開花。光照不足時,只長葉子不開花,影響觀賞效果。適宜生長溫度為15-20℃,冬季溫度應低於-18℃,否則會受凍。
3.水肥:石榴大田種植要每年補施壹次有機肥,盆栽要換盆施肥1到2年。生長季節應追肥3 ~ 5次,並註意松土除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防止旱澇。
4、修剪:石榴每年都需要修剪;可以做成單圓頭狀,也可以做成多莖叢狀,也可以通過強力修剪做成矮平頭樹冠。在結果期,長枝應在夏季去心,秋季後剪短,以避開頂端的二次枝和三次枝,使其儲存養分,以便形成第二年的結果母枝,同時應及時剪去根際的萌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