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口蘑
金福菇屬於傘菌屬、口蘑屬、口蘑屬,是壹種正在開發的珍稀食用菌。在我國,洛巴伊口蘑、洛巴伊口蘑和巨大口蘑的商業名稱是由國外的法國真菌學家海姆在非洲首先發現的,命名為1970。在我國雲南、貴州、福建、廣東、香港、臺灣省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分布,常發生在春末至中秋節期間。金夫蘑菇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g幹品含蛋白質27.56%,粗脂肪9.58%,總糖38.44%,粗纖維8.20%。其子實體豐滿,白色,微甜,脆可口,耐貯性好。適合鮮銷和幹制,深受市場歡迎。栽培方法采用袋埋覆土發酵料栽培,具體技術總結為“五大秘訣”:①巧妙安排生產季節:根據金福菇子實體分化發育的最適溫度,出菇季節最好安排在秋季的8-9月或春季的3-5月,此時自然溫度適宜,生物轉化率高。根據當地氣候資料,各地應選擇氣溫穩定在25℃左右的春秋季節為出菇月,並以此為界,倒計時50~60天為最佳接種期。②科學配制基料:常用的培養基配方有幾種,可隨意選用。配方壹:稭稈78%棉籽殼18%石灰2%石膏1%過磷酸鈣1%配方二:玉米芯50%棉籽殼46%石膏粉1%石灰2%過磷酸鈣1%配方三:菌糠(幹廢棄物)60%稻草36%石膏粉1%石灰2%過磷酸鈣1%配方四:棉籽殼96發酵時間10~15天,翻堆2~3次。培養基的含水量為60% ~ 65%。ph滅菌前7~8。將處理後的培養料裝入17×33cm或22×40的塑料袋中,然後轉入常壓滅菌工序。料袋放爐後,保持上述溫度在100℃5-6小時,停火後繼續悶12-28小時,然後卸袋冷卻。(3)控溫接種培養:待袋內物料溫度降至25℃左右時進行接種。17 cm袋采用兩端播種方式,每瓶菌種可接種30~40袋。收到菌種培養袋後,采用壁式堆碼袋,堆碼4-5層,中間留通風管道。當菌種萌發,菌絲長到1/2袋時,松開袋口,讓氧氣滲入袋內。培養30~40天後,菌絲長滿袋,進入生理成熟期。(4)及時覆土保濕:將長滿菌絲的培養袋及時移入野生菇棚,揭去薄膜,讓其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這時候要把菌缸卸在床上覆土。床的高度為50-60厘米。床底鋪上編織袋,再鋪上2厘米厚的細土。然後將菌管排列在床上,蓋上3-4厘米厚的腐殖土。最後,噴水,用茅草或報紙覆蓋土壤以保持濕潤。壹般覆土後8~12天,白色菌絲爬上土面。在土層表面覆蓋厚厚的白色菌絲後,除去床面的茅草或報紙以降低濕度,使土壤表面的菌絲倒置。此階段空氣濕度應控制在85% ~ 90%,溫度應在20℃ ~ 25℃。同時要加強通風,增加光照,刺激菌絲在土層中分化,使原基扭曲形成子實體。⑤嚴格的出菇管理:壹般從覆土到出菇需要12~18天。出菇期嚴格區分子實體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進行管理。幼菇生長期生長在小氣候中,壹般不噴水,宜在空間幹燥時噴水;當菇高3 cm時,每天噴水1~2次,空氣相對濕度85% ~ 90%;當子實體進入成熟期時,停止噴水,以免蘑菇腐爛。整個出菇期,菇房溫度在25℃左右;特別註意通風,保持菇房空氣新鮮。從原基形成到子實體成熟,金福菇壹般需要12~15天。子實體叢生或單生。初始階段,它是圓柱形的。成熟時菇柄粗長,上小下大,菇蓋平整光滑。收割時,握住莖稈,將整叢拔起。收獲後,清理床面殘渣和老化菌絲,整平料面,停止噴水,待活菌培養5天後繼續噴水,噴壹次富含蘑菇的營養液,並控制好溫度、通風和光照。兩周後,第二個潮汐蘑菇出現了。四個潮菇壹次收獲,管理得當,生物轉化率可達80% ~ 100%。信息來源:成都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