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學者和畫餅充饑

學者和畫餅充饑

自從電腦壞了,我只好每天泡在圖書館裏“炒冷飯”,心血來潮翻出《儒林外史》。第壹遍看完,突然覺得紙的味道很酸。第二遍看的時候,看著字裏行間的美食名稱,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流口水,饑腸轆轆。這時候我們知道,張愛玲講李鴻章媳婦看《儒林外史》——只是看“吃”是有原因的。閑來無事的時候,我就把每篇報道裏提到的食物都記下來,說說畫餅充饑。

正如張愛玲所說,書中提到的飲食很平淡,尤其是南方——應該是指南京、江浙壹帶的家常菜。第壹次,寫《無冕之王》卻愛戴高帽的才子王冕,年輕時放牛到地主家,主人給他吃的最好的東西就是水煮鹹魚和臘肉——都是他可以帶回家孝敬母親的稀罕物。店主那老頭估計他心不壞,王冕也能給他的牛弄點心,雖然我估計所謂的點心也就饅頭和面包而已。這次提到了客人送的耿餅。起初,我以為這是壹個面餅,但當我在網上查看時,這是壹個柿子餅,是曹州的特產。最稀有的是壹個胖子野餐帶的幹鹿肉。是知縣的親戚給的,很嚴重。當時還在為國征戰的明太祖朱元璋來拜訪王冕時,只得到壹斤面包和壹大盤炒韭菜。說到面包的計量,我就想起去天津的時候在飯店吃包子。廣東的包子都是壹籠或者壹碟,小的小的。進餐廳的時候沒仔細看,就張嘴說了壹盤包子。服務員盯著我看了好久,才說:“包子是按斤賣的!”“現在輪到我盯著她了:如果我能吃壹斤饅頭,我是誰?我還能保持我的淑女形象嗎?最後點了壹斤包子,三種餡。結果那天晚上和我壹起去的男同學吃飽了——他和我差不多大,我沒吃幾個,他就全蓋了。

第二遍,先寫壹群施主在廟裏吃茶。和尚服苦丁茶,我並不陌生。我痛得直哆嗦,不過據說可以清火。各位恩人,他們說要請妳們吃豆腐飯。我懷疑是豆腐飯。網上壹查,原來是豆腐飯,做法也差不多。吃豆腐飯是江浙壹帶古老的喪葬習俗。有錢的恩人來了,尚敬的茶就不壹樣了。茶杯裏有兩顆生紅棗。我認為吳和吳承恩生活在同壹個時代,或者說他們在地理上很接近。因為吳承恩寫唐三藏的黃花觀時,許多怪眼奉上的毒茶裏有兩顆紅棗,以示敬意。明代的茶似乎大多是用水果做的。比如《金瓶梅》裏經常說用蜜餞泡茶,西門慶的茶配壹茶匙銀杏葉,我記憶猶新。後來清朝可能對茶葉加水果不感興趣了。《紅樓夢》裏,除了賈寶玉喝建蓮棗茶,好像喝的都是綠茶。建聯棗茶更像是蓮子紅棗熬制的湯。不知道是泡茶還是煮茶,家境貧寒的劉奶奶自然是喝濃茶提神解渴。潘金蓮曾說陳年茶“聞起來怪像湯”。妙玉既然深諳茶道,寶釵請吃的知心茶就“極其輕浮”,自然是泡茶而不是燒開。不過他們也講“喝茶”,不像廣東人或者北京人講“喝茶”。賈府原來搬到南京,曹雪芹家是江寧的織女,這也就不足為奇了。和尚的茶雖然普通,但茶盤裏的點心卻不少,有雲餅、紅棗、瓜子、豆腐幹、栗子、雜色糖六種。那些糖果,應該是煮過的糖果,有雜質,所以叫雜色糖果,不是我們今天在超市買的摻雜各種人工色素的糖果。豆腐幹自然是江浙壹帶的特產。後來施主們同意舉行祭祀宴,和尚請大家吃牛肉面。有豬頭肉,雞肉,鯉魚,豬肺,豬肚,豬肝,豬腸,湯和實心饅頭(是塞的嗎?)和火煎餃。當時,屢試不爽的金舟擔任嘉賓。他說自己吃素,因為吃丁節的肉被人取笑。當然,這是壹場宴會。吃雞鴨魚肉不容易。我們經常吃的就是炒面筋和豆腐幹。

我們最熟悉的金範先生終於第三次中了彩票。他太出名了,以至於他比作者吳還出名,這要歸功於中學語文課本。當然,妳應該先寫他的老師金舟的頌詞。他進高中的時候大家送了四只雞,幾十個雞蛋,炒飯,壹個開心團。歡團,我以為是壹種紅米團,原來是用糯米和糖漿炒成的圓球。它確實是紅色的,但它是米面而不是米面。就不用說了,的嶽父,屠夫胡,大家記憶猶新的大腸,他送的壹瓶白酒和他打的耳光?大腸雖然是水裏的豬,但是我媽生爆的大腸真的很開胃!但我覺得金範家沒有什麽油爆大腸,只能白燒水,我也不羨慕那味道,唉。胡屠夫很難喝得醉醺醺的,挺著肚子走路。

?金範晉升後,他的母親非常高興,她寫了第四次邀請和尚。和尚去房客家吃酒,煮好的火腿壹半,煮好的酒和壹只母雞壹起付。當時就讓我口水直流。我希望我能幫他付錢。後來範到廣東好好吃壹頓,唐知府請他們吃了壹頓酒席,有軟魚,有苦瓜。廣東人常吃苦瓜;軟魚其實是魷魚的另壹種寫法。也是比較常見的壹道菜,但在當時的江浙地區並不多見。後來我寫嚴建生的雲餅是用瓜子、核桃、池塘(應該是指糖)和面粉做的。嚴建生壹口咬定自己的雲餅是人參黃連做的,想敲詐船夫賠錢。看到這個,他很不屑。但是,想要真正的雲餅味道,應該是不錯的,不能不像船夫壹樣貪吃,想壹塊壹塊的吃。

?第九次寫有人賣菱角。湖菱角真的很好吃,但是我只吃過兩只老黑硬的,角彎的像水牛角,粉色的,沒吃過鮮嫩的紅菱。第十回寫喜宴,那裏有燉燕窩,湯面,豬心,鵝油蒸餃,吃白糖的鵝,還是紅樓夢裏多,金瓶梅裏也有。我壹直在想,春天的時候有什麽好吃的熱湯面鵝油蒸餅送給了我的奶子。還有壹大碗八寶索粉湯,是粉條;巴別塔,我以為和賈府的蓮子湯壹樣。是把巴別塔之類的飯團印上面粉標記,壹起保存起來做成的。我這輩子最怕吃湯圓煮的湯,又黏又難吃。婚宴上,這些精致的菜肴都被壹只鞋打翻了。老泰山覺得自己倒黴,招的女婿是個虛榮的草包。

?十二回,說有壹個人守孝,吃素菜,說蔬菜裏有蔥蒜韭菜五葷,不能算素菜。於是,習慣吃小蔥和豆腐的捐獻者都開始禁食了。十三次寫馬二先生在朋友家吃飯。他朋友家帶出來的家常菜有鹵鴨、水煮雞、魚,還有壹大碗鹵肉,其實還挺豐富的。馬二先生不碰雞鴨魚肉,把大碗燉肉吃完,又添了壹碗吃。我認為這肉煮得更好。原來Marr先生在主人家吃飯只吃了壹碗青菜和兩個小菜。他請朋友壹起吃飯,朋友受不了,就用自己的錢買了壹碗熟肉。記得有壹次室友為了減肥節食。她每天都喃喃自語,要是現在能吃壹大碗五香豬肉就好了...馬二先生大概就是這種狀態。

?第十四回堪稱“視覺盛宴”。馬二先生遊西湖,只看“吃”。餐廳裏有肥羊肉、燙蹄子、燉海參、壞鴨、鮮魚、餛飩、碩大的饅頭、燉燕窩。餐館裏常見的菜似乎都離不開燕窩、海參、鴨肉、魚肉等等。25次之後,服務員提到的那幾個菜的名字分別是:素飯、肘子、鴨肉、紅燒魚、醉白魚、雜碎、單雞、白切腹、生煎肉、北京炒肉、炒肉片、炸丸子、紅燒青魚、水煮鰱魚。馬二先生正好沒錢買菜,只好花十六塊錢吃壹碗面。他不滿意,又買了兩片筍幹(也就是竹筍)吃。茶館的茶菜也很豐富,有橘餅、麻糖、粽子、芝麻餅、刀削面、黑棗、煮栗子、麻籽餅等。臨行前,馬二先生還吃了鄉下人帶筐來賣的方便面煎餅和水煮牛肉。我遇到了壹個落後的騙子“任賢”。我不僅請他吃了爛羊肉爛鴨火腿鮮蝦雜燴,還給他錢,讓我感嘆:真希望有壹天去西湖遊玩也能吃到這麽好吃的飯。

?匡超人沒喝綠豆湯。我覺得張愛玲錯了。記得牛布生病期間喝的壹碗桂圓蓮子湯。桂圓可以滋補。後來阿牛普朗取了他的名字,老牛招了親戚,客人們拿出橘餅和蜜餞茄子奉茶,十分莊重。參觀教堂時還有十幾種高果茶。看來古人吃茶是大禮,王熙鳳就和林黛玉開玩笑說:“妳既然吃了我的茶,為什麽不和我家做媳婦呢?”

?牛普郎出門的時候,魯豫遇到了壹個幫助自己的“有錢人”。他看到金華火腿,鰣魚,烤鴨,鮮筍,芹菜,還有家人吃的肉,但他只會啃蘿蔔幹,流口水,就認了那個人是叔叔。後來我去拜訪壹個出身奴隸的富商,吃的是幹焙茶、糖、梅豆。格調只是更高了。不巧的是,牛普郎壞了“大叔”的事,被打死,在船上得了痢疾。誰知,他喝了壹碗綠豆湯就倒了。

?後來寫自己是戲子出身的包廷錫,在杜和杜兩位“二代祖師”家辦了酒席,比前面的酒席還高。鮑廷喜娶了王夫人。他每天吃鮮筍做的湯,吃橘餅做的醬,吃圓眼蓮子飯,喝幾斤酒配炒麻雀和鹹蝦。鮑廷喜想把板鴨(南京特產)、肉、魚作為禮物送給久別重逢的哥哥,王夫人大為不屑。他還是按照妻子的想法,送了十六個精致的菜和幾公斤的百花酒作為禮物。後來,我去杜家野餐。宴會上吃了江南鰣魚、櫻桃、鮮筍,喝了上好的橘酒,點心有豬油水餃、烤鴨肉包子、鵝油餅、軟香餅。我喝的茶是雨煨的六安毛尖茶,醬料有蜜橘餅和核桃餅。這個宴席跟紅樓夢裏的宴席比起來,不算什麽。說到吃鴨鵝,似乎南方人真的很擅長。賈府也是南京人。在元宵節,賈母會吃鴨肉煮成的粥。後來,鮑廷喜得到杜的建議,去了杜家,在那裏受到了更熱情的接待。他家有三年的火腿,壹只半斤重的竹蟹被剝下來做蟹湯。挖壹壇家傳酒,二十斤兩鬥糯米釀的。對了,二十斤燒酒埋在地下九年零七個月。喝了10斤酒,燉了壹只七斤重的鴨子。多好的壹頓飯啊!南妮說喝那種酒能讓我醉死。光看著就受不了。如果我能吃,我應該算上這些世家子弟!

?後面的菜大部分都很正常,但是郭小子給老方丈的兩個梨讓我印象深刻。老和尚命人拿來兩個壇子,壹個壇子裏放壹個梨,然後把梨搗成粉末,裝壹壇子清水,讓全寺幾百個和尚吃。真的是“普度眾生”,阿彌陀佛。

?讀了《儒林外史》,我開始明白湘府老太太為什麽不讀《紅樓夢》。《紅樓夢》就是這麽高雅脫俗。除了那碗曾經引起我食欲的火腿酸筍雞皮湯,其他的都在圖中,在紙上,不知道味道如何。說到底,飲食的話終究要寫出來,寫出胃記住了的味道,才算貼心。我們鬧鬼的不是龍肝鳳髓,而是我媽煮的壹大碗又稠又冒著熱氣的雞湯。嘗過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味道;沒嘗過的總是霧裏看花,壹過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