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的構造,主要包括腦幹、小腦與前腦三部分。
腦幹(brainstem)
上承大腦半球,下連脊髓,呈不規則的柱狀形。經由脊髓傳至腦的神經沖動,呈交叉方式進入:來自脊髓右邊的沖動,先傳至腦幹的左邊,然後再送入大腦;來自脊髓左邊者,先送入腦幹的右邊,再傳到大腦。腦幹的功能主要是維持個體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體溫、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與腦幹的功能有關。
腦幹部位又包括以下四個重要構造:
1.延髓(medulla)延髓居於腦的最下部,與脊髓相連;其主要功能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2.腦橋(pons)腦橋位於中腦與延腦之間。腦橋的白質神經纖維,通到小腦皮質,可將神經沖動自小腦壹半球傳至另壹半球,使之發揮協調身體兩側肌肉活動的功能。
3.中腦(midbrain)中腦位於腦橋之上,恰好是整個腦的中點。中腦是視覺與聽覺的反射中樞,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動,均受中腦的控制。
4.網狀系統(reticular system)網狀系統居於腦幹的中央,是由許多錯綜復雜的神經元集合而成的網狀結構。網狀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覺醒、註意、睡眠等不同層次的意識狀態。
小腦(cerebellum)
位於大腦及枕葉的下方,恰在腦幹的後面,是腦的第二大部分。小腦由左右兩個半球所構成,且灰質在外部,白質在內部。在功能方面,小腦和大腦皮層運動去***同控制肌肉的運動,籍以調節姿勢與身體的平衡。
前腦(forebrain)
屬於腦的最高層部分,是人腦中最復雜、最重要的神經中樞。前腦又分為視丘、下視丘、邊緣系統、大腦皮質四部分。
1.視丘(thalamus)視丘呈卵圓形,由白質神經纖維構成,左右各壹,位於駢胝體的下方。從脊髓、腦幹、小腦傳導來的神經沖動,都先終止於視丘,經視丘在傳送至大腦皮質的相關區域。所以說視丘是感覺神經的重要傳遞站。此外,視丘還具有控制情緒的功能。
2.下視丘(hypothalamus)下視丘位於視丘之下,是自主神經系統的主要管制中樞,它直接與大腦中各區相連接,又與腦垂體及延髓相連。下視丘的主要功能是管制內分泌系統、維持新陳代謝正常、調節體溫,並與生理活動中饑餓、渴、性等生理性動機有密切的關系。
3.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邊緣系統壹般認為包括視丘、下視丘以及中腦等在內的部分。邊緣系統的主要功能為嗅覺、內臟、自主神經、內分泌、性、攝食、學習、記憶等。邊緣系統有兩個神經組織,即杏仁核與海馬,前者關系情緒的表現,後者與記憶有關。
4.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是大腦的表層,由灰質構成,其厚度約為1到4mm,其下方大部分則由白質構成。大腦中間有壹裂溝(大腦縱裂,longitudinal fissure),由前至後將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稱為大腦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兩個半球之間,由胼胝體(corpus collosum)連接在壹起,使兩半球的神經傳導得以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