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辭職引起了公眾對潰瘍性結腸炎的廣泛關註。潰瘍性結腸炎作為壹種終身疾病,很難治愈。那麽,中醫對此有什麽好的方法呢?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歸類為痢疾、腹瀉、腹痛、腸風。臨床上常按大腸濕熱證、脾腎陽虛證、肝郁脾虛證、陰虛腸燥證、血瘀腸絡證五種證型治療。除中藥內服外,還可采用中藥保留灌腸、針灸、穴位貼敷等外治法綜合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者能夠很好地管理自己,就可以減少疾病的復發,減少疾病活動。俗話說“病從口入”,飲食的攝入與疾病的發生和加重密切相關,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對於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來說,怎麽吃才是對的?
辨證施護。
除了遵循潰瘍性結腸炎飲食的壹般原則“高蛋白、高維生素、低油低殘留飲食,盡可能避免營養不良”,患者還可以選擇中醫食療進行護理,可以起到祛病強身的作用。
大腸溫證主要癥狀:粘液膿血便,舌苔黃膩,脈滑或儒數。
此證型多見於潰爛早期。急性發作患者應禁食,減少腸道蠕動和分泌,可給予腸外營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避免脫水。根據中醫“熱者為寒,寒者為熱”的原理,病情穩定後可用馬齒莧、山藥、大棗、蓮子肉煮粥;如需加餐,註意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脾胃功能損傷。
脾腎陽虛證的主要癥狀:五更或拂曉前腹瀉,溫壓,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沈細。
這種綜合征的患者體質較弱,遇冷癥狀加重,要註意保暖和鍛煉,勞逸結合。他們可以常吃黃芪、山藥、白扁豆、粳米,健脾強腎。
肝郁脾虛證主要癥狀:腹痛為腹瀉,腹瀉後疼痛減輕,胸肋脹滿,舌紅,苔薄白,脈弦或細。
這種綜合征的患者有長期的情緒焦慮、抑郁、悶悶不樂,應重視心理護理,減輕其思想負擔,使其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以產生最佳的治療效果。飲食方面,可以常吃蘿蔔粥、山楂,喝玫瑰花茶。
陰虛腸燥證的主要癥狀:腹痛、便秘或大便幹燥、口幹、盜汗、手足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此證患者病程長,長期便血,精血同源,所以陰虛腸燥者常便秘。所以在飲食上,要給粥如桃仁、梅子仁、杏仁、百合、銀耳、槐花蜜等。,多吃水果。妳可以將蘋果、獼猴桃和西紅柿榨汁飲用。
血瘀兼腸絡證主要癥狀:腹痛伴膿血,腹痛拒按,噯氣少食,舌質紫暗,有瘀點,脈澀。
這種綜合征患者病程長,反復發作。患者體質較弱,飲食中可多吃桃仁、粳米、紅糖。
此外,特別需要註意的是,應避免蝦、蟹等海鮮,以及梨、西瓜、香蕉等寒性水果。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食物壹定要放在室溫下,溫度接近室溫才能吃。
推薦兩種養生粥
下面給大家推薦兩種藥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可以選擇食用。
急性期:馬齒莧粥
將新鮮馬齒莧和適量粳米洗凈,將馬齒莧切成小塊,與粳米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至熟。
馬齒莧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止渴殺蟲的作用。粳米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消渴止瀉的作用。用它們煮粥,既能補益脾胃,又能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特別適合潰瘍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期患者食用。
緩解期:芡實薏苡仁粥
薏苡仁50克、芡實30克、粳米50克,將薏苡仁、芡實與麥麩混合,煎至表面微黃,將麩炒過的薏苡仁、芡實與粳米同煮,至米熟、薏苡仁開花、芡實熟爛,加少許鹽調味,食用時有澀味。
芡實具有補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的功效,薏苡仁和麩炒芡實的健脾作用增強。對於久病緩解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芡實粥具有補腎健脾、燥濕止瀉的作用。長期服用可以起到“滋養先天,強化後天,凈化邪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