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武昌小龍蝦街
石牌嶺路是武昌的“小龍蝦壹條街”。朱元市場有幾個攤位,總是很擁擠。其中,梁瀟的清蒸蝦最為著名。但是,妳可以在這裏看到很多同名的店鋪。妳必須壹路走到路的盡頭,才能成為“最初”的光。
漢口的“吊腳樓”,只有有趣才過癮。
武漢老城區的大街小巷隱藏著許多民間美食。當地人把這個難找的地方叫做“刁角”。地攤吃的往往不是環境,而是“味道”最重要。晚上去吊腳樓找燒烤和小龍蝦。生活應該像漢口人說的“挺有意思”。
“過早去戶部巷,在慶忌街吃宵夜”,池莉的“生活秀”讓慶忌街成為武漢的壹張名片。改造後,慶忌街白天冷清安靜。只有到了夜幕降臨,龍蝦、燒烤、火鍋攤才開始向街道中心蔓延。大嗓門總是夾雜著江湖藝人的歌聲和曲調。
想感受武漢的小吃文化,壹定要去萬松園的雪松路,那裏有十幾家小龍蝦館。淩晨時分,等車的人擠到馬路上,導致無法通行的出租車司機紛紛按喇叭。柏油路的鞋底有點粘,是晚飯留下的痕跡。
捕蝦追到潛江。
在武漢到荊州、宜昌的火車上,可以看到湖北省的縣級市潛江。
點幾斤油燜大蝦,配上當季的冰鎮毛豆,再喝兩兩瓶白酒或者幾瓶啤酒,是湖北省消暑的最佳方式。小龍蝦在上世紀90年代初才來到湖北人的餐桌上。在近20年龍蝦品牌的激烈競爭中,潛江的“五七紅燒大蝦”贏得了市場,成為湖北夏季隨處可見的招牌。
除了常見的油燜大蝦、油燜大蝦、蒜蓉蒸大蝦,餐廳之間也是互相競爭。甚至還有菠蘿蝦、榴蓮蝦、芒果蝦等罕見吃法。油燜大蝦的產地來自吳起油田所在地光華。現在它被認為是最典型的湖北菜之壹。
蝦季的周末,漢宜高鐵潛江站幾乎成了終點站。雖然這裏的大蝦和湖北其他地方的沒什麽區別,但是似乎到了原產地妳會覺得更美味。
江蘇盱眙雖有朱洪武祖墳,但至今無人知曉,被誤稱為“魚臺”。但因為“吃貨都愛小龍蝦”,壹年壹度的龍蝦節大大提高了盱眙的知名度。原產北美,從日本引進中國的小龍蝦,在盱眙做得很好。
除了那些能提供小龍蝦的餐廳,盱眙還有幾家知名的龍蝦連鎖企業。比如國茂附近的楊司龍蝦,龍城新天地的阿兵龍蝦,時宇龍蝦。
龍蝦最古老的味道是十三香。據說是用幾十種中草藥做成的。然而,最新的時尚是清淡的大蒜龍蝦。此外,還有很多口味可供選擇,如麻辣、麻辣、幹、清水等。
安徽合肥這真的是壹個很小的旅遊目的地。如果妳告訴當地人妳要去合肥旅遊,他們可能會投來疑惑的表情。這是壹個學習的城市,也是壹個旅遊的地方,但總是和旅遊聯系不緊密。即使把包拯和李鴻章這兩個歷史名人搬出來,吸引力和說服力還是會下降。但不要低估這座城市簡單的實用主義。“科學”是合肥的另壹個關鍵詞。在合肥小憩壹下,感受壹下這座城市的活力和小龍蝦的魅力!
合肥的小龍蝦全國聞名。雖然妳覺得龍蝦節取消了,但不妨現在就試試合肥。寧國路到_街這壹段是合肥有名的小龍蝦街。另外,位於市中心的蘇州路可以作為市中心的美食聚集地,尤其是壽春路和長江路之間的路段,這裏有很多人氣很旺、歷史悠久的總店。
第壹次來湖南長沙的人,很快就會被這裏的活力所感染。人們對湘菜的熱情從未消退。重新開放五年的省博物館裏總是排著長隊。可能會有明星去湖南衛視錄制節目,在商業街或者大排檔,而歌廳、足浴店、酒吧總是擠滿了人。
很難證明“長沙人壹年吃小龍蝦的數量相當於嶽麓山”是個笑話。但站在城市裏,打開地圖,輸入“小龍蝦”四個字,就能感受到這座城市對小龍蝦的熱情。醬料小龍蝦,壹碗粉,享受這個炎熱的夏夜!
其他美食
少吃多吃在長沙特別管用。沒有其他原因。最重要的是,如果不預約就吃,各種小吃街絕對讓妳後悔。這些小吃街通常在午夜達到高潮,淩晨三四點關門。最著名的小吃街是坡子街,有百年歷史,是長沙商業文明的發源地。現在它和王三街形成了壹個丁字區,這裏集中了大家熟悉的長沙老字號。
離坡子街不遠的太平老街,比較受年輕人歡迎。周末或者節假日人多。看看老長沙香腸和冬瓜山香腸的區別。
下午10,店鋪打烊後,又是另壹番景象——街道兩旁排列著各種手推車,堪稱深夜小吃市場。
不得不提當地人熟知的冬瓜山和文廟坪。前者有當地餐館的傳奇——冬瓜山香腸,靠擺攤發財,丹丹火鍋以火鍋為招牌,聯合燒烤有湘西小串,值得壹試。後者以各種清爽低熱量的涼菜為主,有十余種可供選擇,靠近長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