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會是南京市。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
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地形地貌
南京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稱,長江漫灘、富水軟土、崗地、巖溶等多種地貌單元並存。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占4.3%,崗地占53%,平原、窪地及河流湖泊占39.2%。寧鎮山脈和江北的老山橫亙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崗地南界的橫山、東廬山。
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千米,中部東西寬50至70千米,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千米。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南京
江蘇的省會不是蘇州嗎
蘇州不是江蘇的省會。
江蘇的省會是南京,不是蘇州。在民國時期,蘇州曾經是是江蘇的省會,新中國建立以後,江蘇省的省會是南京市。
蘇州被認為成為江蘇省省會的時間,是在康熙六年。這壹年,安徽省和江蘇省設立。此時的蘇州,除了是江蘇布政使衙門駐地、江寧巡撫衙門駐地,還是江蘇按察使衙門駐地。此後,蘇州和南京,同稱為江蘇省省會。
地理位置:
蘇州位於長江三角洲中部、江蘇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02′之間,蘇州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1°19’,東經120°37’。
蘇州屬於哪個省的城市
蘇州市是江蘇省的城市。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壹、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拓展內容
截止2017年12月,蘇州市轄5個市轄區: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代管4個縣級市:常熟市、張家港市、昆山市、太倉市。全市***設36個街道和53個鎮,其中蘇州市區設29個街道和21個鎮。
蘇州素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
浙江省會是哪裏
浙江省。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
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密布,物產豐富,具有典型的“江南西湖三月水鄉”特征。
南京是哪個省省會
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遊、瀕江近海。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02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82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南京常住人口931.47萬人,城鎮人口808.53萬人。
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水域面積達11%以上,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南京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稱,長江漫灘、富水軟土、崗地、巖溶等多種地貌單元並存。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千米,中部東西寬50至70千米,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千米。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南京的飲食以金陵菜著名,金陵菜是指以南京為中心,壹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壹。金陵菜起源於先秦,戰國末期屈原在《楚辭》記載有當時的金陵菜肴,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清成流派,民國時至頂峰,民國時的金陵菜享有極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