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綜合征;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病;Recklinghausen綜合征;家族性神經纖維瘤病;Recklinghausen病。神經纖維瘤病是壹種具顯性遺傳特征的多器官受累的神經皮膚綜合征。分為兩型:Ⅰ型(NF-1)即馮·列克林豪森病(vonReckIinghausendisease);Ⅱ型(NF-2)為雙側聽神經瘤的神經纖維瘤病。
病因病理Ⅰ型神經纖維瘤病(NF-1)是壹種常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1987年NF-1的致病基因首次被定位於人類染色體17q11.2,並於1990年克隆出該基因。NF-1是壹種完全外顯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在不同的年齡段患者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外顯延遲。例如,嬰兒以大量的皮膚咖啡斑為唯壹的臨床表現,5~10歲期間大約75%的患者出現雀斑,20歲左右開始出現Lisch結節,在青少年時期才出現皮膚神經纖維瘤。本病常因中、外胚葉的進行性生長發育異常而發生顱骨缺損。NF-1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起源於星形細胞和神經細胞,表現為視神經膠質瘤、錯構瘤、灰質異位、巨腦癥等。NF-2的致病與第22號染色體有關。NF-2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則涉及腦的被覆組織,如腦膜、室管膜和神經鞘膜,表現為腦膜瘤、施萬瘤和腦膜瘤病(meningiomatosis),後者由類似畸形的血管組織,腦膜上皮和類纖維母細胞構成。本病腦神經受累主要為視神經、聽神經和三叉神經,並發腫瘤多為聽神經瘤(常雙側)、視神經膠質瘤。皮膚的色素斑是由於表皮基底層內黑色素的沈積所致。有時NF-1患者有主動脈縮窄、腎動脈狹窄和顱內血管狹窄。
臨床表現NF-1具有特征性的皮膚體征、周圍神經纖維瘤病和皮膚、軟組織多發性神經纖維瘤。患者常存在6處以上皮膚色素斑(cafe-au-laitlspots),每處直徑在兒童大於5mm,成人大於15mm。色素斑最多見於軀幹皮膚,但也可見於全身其他部位。皮膚與內臟的神經纖維瘤多沿神經根分布,可見纖維瘤或肉瘤樣變性。在嬰兒或兒童期出現,其數目、形狀及大小不定,常在青春期增多。從幾個到幾百個不等。腫瘤累及面部尤其是眼瞼對側更為明顯。內臟神經纖維瘤多發於中樞神經系統、骨及嗜鉻組織等。中樞系統的損害取決於腫瘤的大小及部位,眼眶的視神經瘤可引起眼球突出、眼瞼下垂、眼肌麻痹、壹側眼病和視神經萎縮。第三腦室和丘腦腫瘤可引起糖尿病、肥胖、生殖系統發育不良和性早熟;脊髓受損表現為肌萎縮、麻痹;交感神經系統也可受累,偶有智力發育遲鈍、呆小癥、畸形;骨骼系統常見的異常有身材矮小、頭顱巨大、長骨假關節及脊柱側彎;心血管系統異常可有腎動脈狹窄、顱內動脈瘤及先天性心臟病等;部分病人有顱高壓癥狀和精神癥狀。總之NF-1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幾乎累及各個器官和系統。NF-2皮膚癥狀輕微,其主要癥狀為聽力喪失,系聽神經瘤所致。部分病人晶狀體混濁。
影像學表現
X線表現顱骨X線可顯示頭顱對稱性增大,中顱窩下陷,蝶骨脊擡高,內外板障變薄。皮膚腫塊下方有骨皮質缺損,邊緣銳利,無明顯硬化環;亦可表現為骨質增生,似骨纖維異常增殖癥,範圍廣,可累及顱頂及顱底。如腫瘤累及眼眶或副鼻竇引起眼眶不對稱擴大,並有眶壁及竇壁骨質缺損,骨質缺損為發育性而不是由於骨質破壞。眼眶擴大常是以縱向為主的普遍性擴大。累及脊柱可引起脊柱後緣凹陷或骨質破壞、椎間孔擴大,伴有脊椎後突或脊柱裂,常伴有脊膜膨出。此外纖維瘤累及部位,骨骼可以增厚,亦可骨質受壓變薄缺損等,亦可呈假關節、脫位或反復骨折。脊柱可出現側彎畸形,伴發神經纖維瘤時,可見椎間孔擴大。
CT表現NF-1可見單發或多發的骨質缺損,人字縫骨質缺損為特征性表現,以左側常見。蝶骨大翼發育不全,巖錐呈巨大骨缺損,顳葉自缺損處疝入眶內,視神經孔擴大。壹側或兩側側腦室內脈絡叢對稱或不對稱鈣化。基底節、島葉皮質、大腦半球、小腦半球可見點狀鈣化,可能是錯構瘤性病變的鈣鹽沈積。少數患者由於導水管狹窄,可繼發梗阻性腦積水。如有顱底大動脈狹窄、閉塞,則CT掃描可見腦內大片低密度梗死竈。雙側內聽道擴大或骨質缺損在兒童多由於硬腦膜膨大(duralectasia),成人則多由聽神經瘤所致。NF-2患者常見雙側聽神經瘤(表現為橋小腦角區腫塊)伴內聽道擴大及骨質破壞。雙側聽神經瘤患者中約80%合並多發性腦膜瘤,發生於大腦鐮或腦室內等部位。腦膜瘤病(meningiomatosis)亦主要見於NF-2,於CT平掃顯示鈣化。增強掃描聽神經瘤、腦膜瘤可呈不同程度的強化;本病可合並膠質瘤和室管膜瘤。膠質瘤好發於視束、下丘腦、腦幹等部位,脊髓的室管膜瘤常伴脊髓空洞。視神經膠質瘤最常發生於兒童,表現為增粗的視神經,當腫瘤累及視交叉及放射狀束,則引起視交叉及視束的增大。
MRl表現MRI能比CT更好地顯示視神經膠質瘤、錯構瘤、灰質異位及顱內血管狹窄所致的腦缺血改變,並且於T1WI顯示蒼白球高信號,於T2Wl顯示小腦腳、腦橋、蒼白球、丘腦和視放射高信號,可能與細胞內蛋白性液體(intracellularproteina-ceusfluid)有關。以前認為NF-1病例中增強掃描無明顯強化的腦內病變為錯構瘤,有明顯強化且有占位效應的腦內病變多為或疑為膠質瘤,現有學者用磁***振波譜(MRS)對NF-1進行研究,發現MRS能鑒別NF-1中的錯構瘤、膠質瘤和過渡性病變,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光譜,為臨床提供了壹種非創傷性神經生化活檢方法。MRI可檢出NF-2病變中的聽神經瘤和腦膜瘤。聽神經瘤於T1Wl上呈低或等信號,T2Wl上呈等或高信號。腦膜瘤在T1Wl上呈低或等信號,T2WI呈等或高信號,多發常見,好發於腦室內腦膜瘤,兒童腦膜瘤也常見。與NF-2病變中的膠質瘤80%發生於脊髓,10%發生於延髓,大腦、小腦、腦橋罕見。
對NF-1的確診應包括下列兩項或兩項以上:①有六處等於或大於5mm的奶油咖啡斑;②有壹個叢狀的神經纖維瘤,或兩個以上任何類型的神經纖維瘤;③兩個或多個著色的虹膜錯構瘤(也可稱為Lisch結節);④腋窩和腹股溝長雀斑;⑤視神經膠質瘤;⑥Ⅰ級膠質瘤與NF-1有關;⑦骨缺陷為特征性表現(如蝶骨大翼發育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