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選種與播種
選擇色澤鮮艷、生活力強、無凍害、粗細均勻、須根多且細短、直徑2cm左右、伏芽健壯、斷面為金黃色或淡黃色、無病蟲腐爛的根狀莖,截取離母姜遠的新生部分做種。人工栽培黃姜,無性繁殖自秋冬至春季(11-4月)均可播種,但以秋冬播種為佳,產量明顯高於春季播種。
l、條播:平地、梯田和坡地可采用。在備好的畦上按行距50cm縱向(兩側靠溝邊各留空25cm)開挖10-15cm的溝,按株距20-25cm植入選好的種莖(整姜或切節),蓋肥覆土,畝植6000-6500株左右。
2、穴播:壹般用於坡地;在備好的畦上按行株距50x20-25cm挖穴,穴探lO-15cm,植入種莖,蓋肥覆土,畝植6000株左右。
無論條播或穴播,放人種莖時均應保持芽頭向上,覆土厚8-10cm,以姜節作種的,斷口處要沾新鮮草木灰消毒處理。
二、施肥
黃姜在整個生長期中,施肥要以有機肥為主,重視鉀肥,配施磷肥,增施氮肥,氮、磷、鉀的施用比例壹般為2:1:3。黃姜施肥可分為底肥和追肥兩類,以底肥為主。
1、底肥:也叫基肥,在播種或移栽前施入,底肥的70%應在翻挖土地時施入,讓其均勻混入土壤中,其余30%在開溝或打穴時施人。底肥用量壹般為每畝施用腐熟的農家肥1500~3000kg,加鉀肥30~35kg,磷肥20-25kg或復合肥50kg。
2、追肥:①提苗肥:應於苗期4月中、下旬和初花期5月中、下旬分兩次施提苗肥,以人畜糞水為主,畝加硫酸銨2~3kg,促進藤蔓生長。②壯蔸肥:應於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分兩次施促蔸壯莖肥,6月20日至7月10日,每畝施用硫酸鉀3-Skg,硫酸銨或尿素18-25kg追肥壹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每畝施用磷酸二銨或硫酸銨、尿素lO-15kg,加硫酸銅及硼肥各1.5kg混合後再追肥壹次,8月中旬至9月上旬分兩次用磷酸二氫鉀0.5kg兌水25kg進行葉面噴霧,促進根狀莖迅速生長膨大。
三、莖蔓管理
1、搭架:黃姜出苗後莖長達30cm時,應盡快搭架,將事先準備好的長1.5-1.8m左右,手指般粗細的竹、木棍插入溝、穴的外邊沿上,壹蔸壹根,每四根上端紮為壹捆,成“x”宇型,以利除草追肥,捆紮處離地面高度1.2-1.4m,引莖蔓上架,讓其順架生長,並註意控制莖蔓生長高度。
2、打頂:當主莖蔓生長至壹定高度(1.4-1.5m)到達架頂或側枝長達20-30cm時,要對主莖及側枝及時去頭打頂,控制營養生長;現蕾開花時,要及時摘除花蕾,壹般每隔10天摘除壹次,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養分向地下根狀莖轉移積累。
3、中耕:合理、適時中耕,可以消滅雜草和蟲卵蟲蛹,增加土壤通氣性,增加土壤有效養分含量,增強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溫度,為黃姜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
四、采收
黃姜采收壹般在秋冬植株完全枯萎後,挖取地下根狀莖,采收時間以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為最好,根狀莖繁殖栽培壹般2-3年采挖壹次,產量較高,如急需也可當年栽培,當年采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