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厚樸麻黃湯簡介

厚樸麻黃湯簡介

目錄1拼音2金匱要略:厚樸麻黃湯2.1厚樸麻黃湯的假名2.2處方2.3功能主治2.4厚樸麻黃湯的用法用量2.5節選3.1處方3.2厚樸麻黃湯的別名3.3組成3.4適應癥3.5厚樸麻黃湯的用法用量3.6厚樸麻黃湯的臨床應用3.7各種討論3.8註附

2《金匱要略》卷:厚樸麻黃湯2.1厚樸麻黃湯的別稱(《生肌總錄》卷六十七)。

2.2處方厚樸9g麻黃12g石膏9g杏仁10g半夏10g幹姜6g細辛6g小麥30g五味子6g。

2.3功能主治咳嗽浮脈。

2.4厚樸麻黃湯用法用量九味,水1.2升,先煮麥,去我,服各種藥,煎700毫升,溫服100毫升,每日三次。

2.5摘自《金匱要略》

3《金匱要略》卷3.1方明厚樸麻黃湯

3.2厚樸麻黃湯別名厚樸石膏湯

3.3由厚樸5兩、麻黃4兩、雞蛋大的石膏、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幹姜2兩、細辛2兩、小麥1升、五味子半升組成。

3.4主治:咳嗽有浮脈。咳嗽伴有嚴重不良反應,全上氣胸,不宜清咽,如水雞聲和脈浮。

3.5厚樸麻黃湯用法用量:取2升水1,先將小麥煮熟,除去我,取全部藥物,煮沸3升,每次服1升,每日1次。

3.6厚樸麻黃湯的臨床應用咳嗽:朱,患者有咳嗽,惡寒頭痛,胸悶氣短,口幹口渴,小便短黃,脈浮弱。從金匱要略中取三劑厚樸麻黃湯,便可平喘、外邪、煩渴。再打兩劑,壹切都會好的。

3.7各種論文1。“醫療”:若咳嗽,脈亦浮,則外邪大部分散。用法是把小青龍湯裏的桂枝、芍藥、甘草、厚樸、石膏、小麥去掉,還是為了肺病。故桂枝之熱,芍藥之收,甘草之延,壹般不用,而加厚樸降氣,石膏清熱,小麥入胃助其升發之氣,壹舉舒脈和合,以重點治此病,再破竹可成耳之勢。壹旦被割,如果讓小青龍帶著肺病飛走。

2.《沈竹金匱要略》:以脈盛衰分肺之營與生也,病也。咳嗽脈浮,感冒為衛,即肺脹之類,其病尚淺,須由表顯邪。故用厚樸、杏仁泄胸氣,麻黃祛邪氣,石膏散風熱,辛、半幹、幹姜散寒滌痰,五味收肺熱,小麥調理脾胃。

3.《古方筆記》:厚樸麻黃湯,大小青龍之變。咳嗽、氣短、脈浮是由外感邪氣引起的水氣上沖所致,與桂枝、白芍、甘草、魏瑩無關。所以加厚樸降胃氣,小麥降心氣。麻、杏、石膏仍從肺經放熱藏陰,而阿莎麗、半夏則深入陰穴去水散寒。幹姜五味取太陽並督其不良作用,清熱解氣壹舉,祛邪固本。那麽清肺經的命令就會自給自足。為什麽會咳嗽不安,氣機不利?

3.8註厚樸石膏湯(《生肌總錄》卷67)。

古籍中厚樸麻黃湯《藥宗金鑒》:【卷二,肺痿、肺癰、咳嗽、上氣證治第七篇】小青龍加石膏湯,可緩解煩躁,緩解肌肉出汗。@ @ @咳嗽脈浮,厚樸麻黃湯為主。如果脈搏沈重,澤唐七會支配它。註意咳嗽,表示咳嗽但不咳嗽。...

醫宗金鑒:【卷二:肺痿、肺癰、咳嗽、上氣、脈病證治七】澤芪湯方藥皂角丸驅風郁津。若脈浮,邪在肺氣,可用厚樸麻黃湯從表解決。脈重則邪入榮,就會變成肺膿腫。...

醫宗金鑒:【卷二辨太陰病脈證治全篇】厚樸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不浮。王肯堂說,“麻黃湯適用於太陽脈汗出過多引起的疾病。”。此脈若浮,則無汗,若未說,則說明陰中必無汗,故不必。...

醫宗金鑒:【四醫宗金鑒第三十七卷】氣短與陽的癥狀相同,都是表現為氣喘,無汗用麻黃湯,煩躁用大青龍湯,出汗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李陽鳴綜合癥也是如此,它顯示了哮喘。...

醫派金鏡:【醫派金鏡第四十壹卷】治療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