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參賽時間:2020年7月16,持續到2020年8月24日。
三伏天是中原地區壹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天是按照農歷計算的,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之間。每年住宿的時間不固定,住宿的時間長短也不壹樣。簡而言之,從夏季至日後的第三個“更”日開始,第壹次倒伏為10天,中間倒伏為10天或20天,最後壹次倒伏為10天。
三伏天的日期是從夏季的至日到第三個庚日,這是第壹個謊言,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是中間謊言,第壹個庚日到立秋後的第二個庚日是最後謊言。(每庚日相隔10天)盛夏天數不固定。夏季至日到立秋之間有四個庚日,盛夏日為65,438+00天,有五個庚日,盛夏日為20天。
在文言文中,V是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指的是“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夏天,暑邪會漸漸潛伏在身體深處而不被察覺。夏邪不除,秋季火邪殺金,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患感冒、咳嗽、發燒等疾病。進入冬季後,這些疾病還會復發。"...秋季是結節病,在冬季至日收獲者很少,病情嚴重。”
所以《黃帝內經》中明確指出,妳要“外愛則怒”。不要躲在空調房裏怕出汗。冷飲不能祛暑,反而會傷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飲品。壹杯熱茶雖然會出壹點汗,但隨之而來的是壹陣涼意。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得更遠。
睡覺後需要每天艾灸嗎?
三伏天灸,壹般情況下,每天可以灸壹次,每次灸30分鐘即可,壹周左右為壹個療程。需要註意的是,在做艾灸的時候,要註意避免燒燙傷。皮膚要保持在離身體壹定的位置,不能太近,以免燙傷。壹般局部感覺略熱。
從年齡來看,成人的應用時間為1-4小時,兒童約為1小時。從身體素質方面來說,如果敷完藥後感覺局部發癢刺痛,可以適當縮短敷用時間,如果敷完藥後沒有不適,可以延長敷用時間到四個小時或更長。壹般兒童和皮膚嫩薄的患者可以適當縮短塗抹時間。
以下人群不適合艾灸:
1,虛寒病禁貼人群
雖然“三伏貼”適用於虛寒疾病的治療,但這類患者也有禁忌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癥狀較重的患者、肺結核患者、濕熱胃痛患者,都不適合“三伏貼”治療。
2、兒童、孕婦不能貼三伏天灸。
不到兩歲半的小孩和孕婦不允許貼三伏天灸。
3、熱病不能貼三伏天灸。
凡是屬於熱的疾病,都不適合“三伏灸”療法,因為這種療法選用的中藥都是辛熱的,熱天用熱藥無異於“火上澆油”。如咳喘伴有痰黃、咯血、發熱的患者,肺結核活動期咯血者,不能用“三伏灸”治療。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有這些疾病的人,體內有很多“內熱”。如果再用熱藥,陽氣更盛,陰氣更虧,不僅會加重發熱、咯血,還會有生命危險。
4、特殊體質不能貼三伏天灸。
對用藥極度敏感、心肺功能嚴重障礙或有支氣管擴張、特殊體質、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的患者,不宜貼“三伏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