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大麻子(碾為泥)五兩,熊?1兩1分,附子半兩(生,去皮臍帶),大黃兩(切絲,炒),甜度半兩。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要是治療大腸風痹,玄機不太清楚。
用法用量:每次30粒,溫酒送服。
節錄自《生肌通誌》(第97卷)
達瑪仁丸-盛輝卷98
處方火麻仁3兩(不要碾成糊狀)、四川大黃2兩(銼、碾、略炒)、湖裏樂皮2兩、人參1兩(去掉蘆頭)、陳橘皮1兩(泡湯,去掉白瓤,焙幹)。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治慢性心痛、肺痛、腳氣、冷熱風、瘙癢、不能進食、久食消化不良、臟腑失調、大腸便秘。
用法用量:每次服20粒,飯前用姜湯沖服,也可用酒沖服。如果不盈利。加到30片。
摘自《盛輝》第98卷
達瑪仁丸-盛輝第72卷
處方火麻仁2兩(不要搗成糊狀),四川大黃2兩(銼,炒),檳榔1兩,木香1兩,枳殼1兩(炒麩微黃,去瓤)。
制作方法是末,加入火麻仁糊,研磨均勻,以蜂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指示女性胃風結,頻繁秘便。
用法用量:每次20粒,溫開水送服。
摘自《盛輝》第72卷
達瑪仁丸-盛輝第6卷
處方火麻仁2兩(銼平,研成糊狀)、防風1兩(去掉蘆葦頭)、枳殼1兩(炒至麩皮微黃,去掉果肉)、旋覆花1兩、四川大黃3兩(銼平,炒)、木香1兩。
法律是最後的。將20片洋槐搗碎,用4升水,揉成汁,文火熬成糊狀,取粉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治肺風毒,皮膚板結,全身癢瘡,大腸不利。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普濟方,引為活麻仁丸。
摘自《盛輝》第6卷
達瑪仁丸-盛輝第16卷
處方火麻仁2兩(研末)、四川大黃2兩、烏梅籽1兩(湯泡、去皮削尖、研末)、犀牛角片1兩、川蒲消1兩、枳殼(麩炒去瓤)1兩、木通莖1兩。
制作方法是細粉,加火麻仁使之均勻,蜂蜜煉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要表現為胃熱郁結和便秘。
用法用量:每次20粒,溫開水送服,不分時間。
摘自《盛輝》第16卷
達瑪仁丸-盛輝第18卷
處方火麻仁2兩(研末)、烏梅籽1兩(湯泡、去皮研末)、四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木通木通1兩(銼碎)、羚羊角片1兩(銼碎)。
制法為細粉,研藥使之均勻,蜜煉為丸,大如梧桐樹。
主治:發熱、便秘。
用法用量:每次30粒,溫開水送服,不分時間。
摘自《盛輝》第18卷
達瑪仁丸-盛輝卷61
處方火麻仁3兩,木香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牛蒡子2兩,甘草1兩(炒微紅,銼),四川大黃3兩(銼,輕炒)。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治:發背、癰腫、臟腑瘀滯、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次30粒,飯前溫開水送服。以利潤為衡量標準。
摘自《盛輝》第61卷
大馬仁丸——《生肌通誌》卷五
處方火麻仁(研)半秒、吳茱萸(泡湯焙幹)半秒、麻黃半秒、枳殼(麩炒去皮)半秒、白芷半秒、天雄(爆裂去皮臍帶)1兩1分、當歸(切)舒焦(除目養神、炒發汗)1兩、天冬(除心焙幹)65438+1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各種中風疾病。
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溫空心酒送服,壹日三次,1。
節選自《聖跡總錄》第五卷。
達瑪仁丸-盛輝卷29
處方火麻仁2兩、枳實1兩(麩炒)、白芍1兩、杏仁1兩(湯泡、去皮、麩炒)、四川大黃1兩(切絲、微炒)、陳化橘皮1兩(湯)。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治疲勞、排尿困難、精神煩悶、厭惡飲食、四肢消瘦。
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食前送粥。
摘自《盛輝》第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