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人為什麽用木魚作為自己叫賣的信號?
3. “木魚對他,對吃餛飩的人來說,都都已成為生活裏的壹部分”請簡要說說這壹句話的含義。
4. 木魚本是佛門中的用物,是神秘而超凡脫俗的。老人淡然的滄桑感背後飽含著人生的哲理,從悠遠的木魚聲中妳感受到什麽深刻的道理呢?
《木魚餛飩》參考答案:
1.不好。“木魚餛飩”將表面上兩個毫不相幹的事物放在壹起,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而改後的題目很直白普通,也不能全面反映賣餛飩老人的特別之處。
2.讓遠近都聽聞而不至於吵醒熟睡的人們(或“既讓清醒者可以聽到他的叫賣聲,又不至於打斷熟睡者的美夢。”)
3.木魚對老人來說是壹種生活的工具,壹種謀生的重要方式。對吃餛飩的人來說可以從老人淳樸勤勞裏感受到溫暖,感受到壹種生活的美。
4.示例:生活裏到處都充滿了美,通向生活之美的鑰匙就是用壹顆虔誠的心去看待生活,去追逐生活,去面對生活。每個人只要能做到這樣,便會擁有壹顆善良的心,壹顆寧靜的心,壹個淡然而又平凡的心。
11.結合散文內容,簡要分析“老人”這壹人物形象。(6分)
12.解釋下面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木魚在他,在吃餛飩的人來說,都是生活裏的壹部分。(3分)
(2)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不讀經都是無關緊要的事。(3分)
13.第四、五兩段寫僧侶敲木魚為人報曉已經失傳,有何作用?(4分)
14.結合文章內容,探究標題“木魚餛飩”的好處。(8分)
答案:
11.①勤勞、平凡——“30年”,“每天淩晨壹點半左右”賣餛飩,“壹襲布衣”。(1分)
②手藝好——“連大飯店的廚子都愛吃”,“人盡皆知”,“成為那壹帶的金字招牌”。(1分)
③真誠、樸實——餛飩“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壹點蔥菜”。(2分)
④有尊嚴、為他人著想——用木魚做訊號,“讓遠近都聽聞而不致於吵醒熟睡人們”。(2分)
12.(1)①木魚對老人來說是壹種勞苦生活的工具,壹種謀生的重要方式。(1分)②對吃餛飩的人來說,除了是“吃飯鐘”外,它清越的木魚聲,也是壹位深夜寂寞中的良伴,可以溫暖遲睡者的心靈,(1分)使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1分)
(2) “讀經”是為了凈化心靈,(1分)“無關緊要”,是因為作者從老人那裏,感受到了人情美、生活美,(1分)老人的木魚餛飩同樣凈化了人的心靈。(1分)
13.內容:壹方面寫僧侶敲木魚為人報曉的三個作用,表明中國佛教與民間生活相契融合。(2分)結構:另壹方面寫已經失傳很久的傳統出現在臺北令作者很是迷惑,每聽到木魚聲就會產生按捺不住壹探究竟的沖動。為下文為後面尋覓木魚聲的來源,寫木魚餛飩給自己帶來的感悟做了很好的鋪墊(埋下了伏筆)。(2分)
14.①“木魚”本是佛門中的用物,神秘而超凡脫俗,“餛飩”是生活,“木魚餛飩”將表面上兩個毫不相幹的事物放在壹起,反映賣餛飩老人的特別之處,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②木魚是全文的線索,圍繞這條線索,寫了作者對木魚聲神秘的玄想、尋覓聲源、與老人相識、熟識後的感動以及喬遷後對老人的懷念。③借物抒情,借清越的木魚聲讓我的心靈得到凈化,讓我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表達了作者對老人真誠、樸實、有尊嚴、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的贊美。(第壹點2分,後兩點3分)
18.第③段說“木魚聲帶給我壹種神秘的感覺”,作者最初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感覺?(3分)
19.請根據文章內容,簡要分析賣餛飩老人的形象。(4分)
20.請指出本文在寫作方面的壹個特點,並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分析。(3分)
21.文章結尾說“木魚在餛飩攤子裏真是美,充滿了生活的美,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不讀經都是無關緊要的事。”結合全文,談談妳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8.因為作者不知道木魚是誰敲的,不知道木魚聲的象征意義是什麽,也不知道附近是否有人在每天念經。 評分:本題3分。答出壹點得1分,意思對即可。 19.老人是生活在社會角落裏壹個富有人情美的平凡人。他開朗風趣(從與老人的交往交談中可以看出);勤勞而自尊(深夜賣餛飩,三十年如壹日;他認為深夜裏大聲叫嚷是有失尊嚴);誠實而善良(對顧客從不欺騙,處處為他人著想)。 評分:本題4分。概括形象1分,性格特點及簡析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20.示例:(1)倒敘手法;開頭寫深夜訪友,偶遇舊識賣餛飩老人,然後回憶四年前與老人的相遇、相識,最後寫作者由此引發的人生感悟。 (2)以小見大;通過寫壹個平凡人物的生存狀態和人生境界,發現了人性和生活的美,引發了作者對於生命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3)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需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評分:本題3分。寫作特點1分,分析2分,意思對即可。 21.讀經用的木魚,成為老人賣餛飩的信號,溫暖著遲睡者的心靈,使平凡的生活充滿了樸實的人性美;感受生活中真正的美,其實也可以凈化人的靈魂。 評分:本題4分。每個要點2分,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