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要講了川嫦和醫生章雲藩之間的愛情,因川嫦得了肺癆而終止,川嫦從未像壹朵花那樣傲然盛開,只是在壹個嘈雜的大家庭中,默默承受著她的喜樂與苦悶,像影子壹樣捱著匆匆而過的人生,直到最後歸於必然的死亡。
川嫦是壹個在封建家庭下被推向深淵的犧牲品。生命的悲涼不僅來自不能逃脫的疾病、死亡,更來自於親人的冷漠、自私。
《花雕》正是在日常人生和死亡無奈這兩類互相滲透的場景中,對人性批判的深度和生命荒涼的感受。病人對理想中應有的生命關懷為價值尺度,批判現實中愛成為謊言、成為矯飾的生存殘酷。
這使我想起了兩個真實的小故事。
故事壹
壹個老鄉的弟弟,壹家人和和睦睦的,有兩個孩子。剛辛辛苦苦攢了錢在市區買了套房,目前正起早貪黑的攢裝修的錢。他的妻子感覺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查得了胃癌。因她嫂子是賣保險的,在她沒查出胃癌前,礙於面子她買了六十萬的保險。在買保險後壹個月查出了胃癌,隨即把保險報的六十萬提出來治病,不幸中的萬幸,治病的錢是有了。可惜,看了兩年病也沒治好,人走了,留下兩個孩子和丈夫。市區房子裝修的事因妻子患病耽擱了下來。過了半年時間,丈夫又找了個小8歲的女人。結婚的第壹件事,就是把市區的房子裝修好,話說是新娘不想住前妻和丈夫曾經的房子,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兩個人在市區過上了新婚燕爾的生活。這例子並不是說妻子過世,不能再找新的,找新的無可厚非,速度太快了,好像還沒從悲傷中走出來,就開始下壹輪歡愉。
故事二
我老公的小姨雖說我見她時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但她給我的感覺就像《紅樓夢》裏的王熙鳳,把家管理的井井有條,姨父不僅禿頂皮膚黑且粗糙,人心底是好的,喜歡喝酒抽煙賭博。我見第壹面心裏納悶,小姨怎麽會看上姨父呢。我問老公:小姨年輕時那麽漂亮,怎麽能跟醜姨父結婚。老公說當時小姨的父親死的早,兄妹又多,只靠小姨的母親養那麽多孩子,日子不好過,吃不飽穿不暖的,小姨的母親就早早的把女兒們壹個個尋個好心人家嫁了。所以小姨年紀輕輕就結了婚。婚後姨父喜歡賭博,她能追著他罵,直罵的村裏人都不敢跟姨父打牌。
家在小姨的打理下,越過越好,壹個兒子,壹個女兒都生的漂亮且帥氣。又過了幾年,女兒出嫁生了兩個外孫。兒子也相繼結婚生了壹女壹兒,五十多歲的小姨終於翻了身,眼看就要享福了,腹部疼就去醫院查,查出是卵巢癌,去省醫院復查還是卵巢癌。壹家人被擊垮了,女兒哭的淚流滿面,說無論如何都要給媽媽治病,就天天陪在醫院裏,守著護著最敬重的母親,壹家的精神支柱。但卵巢癌晚期,沒過三個月,就撒手離開了人世。家裏的支柱走了,應該說這壹家人各自成家了,只要過好自己的小家就好了。
可這個家少了小姨這個有威望的人撐著,就各自開始散亂。
姨父在小姨過世沒滿三個月又找了個女人,女兒哭的淚水長流說沒了媽媽的同時,又失去了爸爸,整個人好像失去了精神支柱。見人就流淚。兒子呢!也在外面找女人,兒媳看不過,兩口子吵架打架後,兒媳也在外面找男人。這個家少了小姨這個支柱,越過越不壹條心,越過越散亂。如果小姨這個支柱還在,她會罵兒子,罵不爭氣的老公,這個家應該是完整的,現在小姨走了之後,她怎麽也沒想到她辛辛苦苦打理的家能變成了這個樣子。
從以上事例中可以警示所有人,趁現在人還健在,好好保養身體,吃好喝好,休息好,家裏的每位成員要嚴格自律,要明白什麽是該做的,什麽是不該做的。要時時刻刻把愛獻給這個家,為維護好完整和睦的家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