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耳櫪又名慈姑、慈姑、舒筋草、慈姑、四棱草等。它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四川、貴州、雲南、廣西、湖南等地。大部分是野生的,近幾年栽培的。全草被用作藥。性苦、酸、溫。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淤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跌打腫痛等。
壹.形態特征
株高約1m,莖直立,叢生,四棱形,邊緣有窄膜翅,節間收縮,被微柔毛,分枝多。葉對生,葉紙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粗鋸齒,兩面具柔毛。花小,單生於葉腋,有開花和閉花授粉花。開花授粉的花,淡紫色,花冠二唇形。閉花授粉,白色花冠,小,圓錐形,早落。II型花的花萼5裂。有4個小螺母(圖16-35)。
圖16—35四角筋骨草形態圖
1.開花和授粉花的縱剖面2。花萼3的縱切面。閉花和授粉花4朵。花冠的縱切面
第二,生物學特性
四角筋骨草常野生於海拔600-1000 m的陰濕山坡林中,喜溫暖陰濕環境,忌暴曬和積水。用種子繁殖,不如用收藏播種。6月下旬播種,次年5月,單花或組合開花授粉的花,葉腋或節上結小堅果;第三年,葉腋或節上長出單花傳粉花,5月初至5月中旬同壹株上長出閉花傳粉花。開花溫度14.7-27℃,最適溫度25-27℃,10月停止生長,葉片脫落或微卷。
第三,栽培技術
(1)類型
目前有四齒四棱草(S.tetrodata),群眾統稱為四棱筋骨草。二者在形態上差別不大,其主要特征是:花萼4裂,花梗短,葉片略小。也用作藥物。
(2)土地選擇和整地
為了培育四角筋骨草,必須考慮環境條件,重視其生態習性。應選擇濕潤、排水良好的腐殖土進行栽培。翻深25cm,仔細耙平,根據地形確定邊框大小。
(3)育種方法
通過種子、插條或分株繁殖。
1.種子繁殖
(1)育苗移栽
每年6-8月份,小堅果陸續成熟,果皮變黃綠色,微裂時最好采收。最佳播種期為摘播期(6月下旬至7月),也可將種子攤開陰幹,在8月中旬-9月播種。育苗場地要求同上,壹般畦寬約1.3m,施腐殖土與畦頂土混合,再施豬糞水,然後均勻撒播種子,覆蓋草木灰或腐殖土,插入蕨類植物或枝條保持濕潤,防止暴曬和大雨影響出苗。苗床遮蔭應在9月下旬移除。為了防止幼苗在烈日下枯死。移栽行距20-25 cm,株距10-15 cm,深度8-65438+20—25cm,帶土移栽。每穴2-3株。
(2)現場直播
鉆孔和按需都可以使用。播種距離與移栽的行距相同。播種後覆土0.3-0.5厘米,壹定要插蕨類植物或放樹枝,防止暴曬和暴雨。
2.插條
選擇健壯有力的枝條,剪去頂端的嫩梢,剪下長度為16-20cm的插條。每根插條應具有2-3個節,下部插條之間的距離應為65,438+0-3 cm,因為它的生根位置不在節上,而是在下部插條周圍長出新根。扡插時間在2、3月雨後進行,成活率高,達90%。扡插苗的行距可參考移栽。該方法成活率高,簡單易行,節省勞動力,可推廣應用。
3.分株繁殖
9月底至6月5438+00,較大的植株結合收割連根挖起,上部長莖剪去入藥,下部分成帶莖帶根的小植株。栽培方法與移栽相同。
(4)現場管理
生長期註意拔草。每年2月施豬糞水壹次,冬季施腐熟堆肥混草木灰,或每穴施腐殖土,或細墊壹次。只要加強管理,每年都能收獲。
(5)病蟲害及其防治
1.短須蟎
(Brevipcdpus sp .)
又名紅蜘蛛,每年4-5月發生,危害葉片。可用73%溴蟲腈2000倍液或20%雙甲脒1000倍液防治。
2.白粉病
每年4-7月葉害,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應用25%三唑酮2000倍液或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防治;冬季清園,處理病殘植物,減少越冬菌源。
第四,收獲和加工
秋季采收時,用鐮刀在距離地面7-10 cm左右的位置切掉地上部分,捆成小捆,曬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