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白菜叫“瓜兒白”,但叫“胃菜”,還是第壹次聽說。白菜有很多種,按形狀分類:圓頭、尖頭、平頭;按成熟度分類:有早熟、中熟、晚熟品種;按季節分,有:春白菜、夏白菜、秋白菜、冬白菜等等。想要種好白菜,春夏秋冬的栽培方式和田間管理都不壹樣。這裏我就越冬甘藍露地栽培做壹個詳細的介紹,如下:
越冬露地白菜栽培成本低,產品器官病蟲害少,可在春節和3-4月供應蔬菜市場,種植有壹定的經濟價值。
壹:品種選擇冬甘藍品種決定其產量,所以要選擇適合當地冬季氣候的冬甘藍品種。品種必須具有抗寒性強、越冬性低、生長期長的特點。二:播種時間越冬甘藍要適時播種,才能獲得高產。播種期過早,植株生長不良,提早進入成熟期的甘藍抗逆性降低,對其越冬有不利影響;如果播種過晚,植株正好處於半苞葉的生長狀態,容易通過春化抽薹,導致沒有經濟價值。所以種植的時間是:北方冬季氣溫低,壹般在8月初種植;長江以北無霜期短,9月中旬即可種植。我們梁平壹般是9月中下旬種植。但只要地面溫度在17度以上,就可以育苗。正確掌握種植時間,越冬前植株不緊湊,有利於越冬。
三是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上下通透、光照充足的半砂壤土作為苗床土壤。深挖耕地,清除雜草雜物,做畦寬1米,長4米的苗床。將10公斤高溫腐熟農家肥、4公斤草木灰、1公斤復合肥撒在苗床上,然後與土塊混合,並對土塊進行細耕整平。在畦面撒4種糞水,水滲下去後播種。直接把種子撒在邊框上,種子要撒的均勻,不要堆在壹起。灑完後再覆蓋壹層約0.5厘米厚的細沙,再蓋上稻草保溫。幼苗出土時,及時拔除稭稈,並根據當地氣候條件決定是否澆水。當幼苗長到2-3片葉時,適當落下壹些擁擠的幼苗,去弱留強,保證幼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從面上達到壯苗的目的。
四:整地1選擇灌溉條件方便的土地,2-3年未種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地方,每畝施3000公斤高溫腐熟農家肥、15公斤氯化鉀、30公斤復合肥作基肥,深耕細作。做高壟或高壟,壟寬約1.2m,壟距50-55cm,每壟移栽2行,行距50cm,株距30-35cm。選擇雨後或陰天移栽幼苗,減少幼苗水分流失,提高移栽成活率。
2 1移栽前壹天,在苗床上灑水,使苗床土壤濕潤,便於育苗。移栽幼苗時,不要傷到根部和根莖,盡量在根部粘泥,有利於移栽後的成活率。種植時,用力要適中,不要傷到嫩枝和植物。栽後為了盡快緩苗,要澆足根水,每畝用根水施尿素肥10 kg,幫助成活。
五:田間管理1白菜進入蓮座期,要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蓮座期是指白菜長出13-17真葉開始包心的時間,這也決定了產量。因此,要保證白菜團棵期莖葉的生長,防止團棵期莖葉生長過快。因此,施肥不宜過量。壹般每畝施尿素肥25-30公斤,結合澆水,隨後中耕除草。
進入蓮座期後期,過渡到結果期,必須保持土壤濕潤,此時不需要中耕除草。因為此時的白菜已經長得很大了,雜草被它的大葉擋住,長勢銳減,株間距太小,無法耕種,只需要適當施肥就可以了。每畝施15kg復合肥,壹起澆水,保證土壤肥力和濕度。球完成後,不再受精,正式進入越冬狀態。這個時候就不用管了,讓它自然生長。
六:病蟲害防治越冬白菜冬天,因為氣溫低,病蟲害少。但是,到了春天,天氣轉暖,就容易長出菜青蟲。因此,在氣溫變暖後,要特別註意防蟲,盡量控制在菜青蟲幼蟲期,防止害蟲擴散。菜青蟲壹旦長大,壹條蟲子壹天就能害壹棵白菜。那時候白菜都熟了,不可能施農藥。只有感染了害蟲的卷心菜被收獲並處理掉了。七:沒有嚴格的收獲期,只要成熟了,按照市場價及時采收即可。壹般正月初壹開始收割,壹直到農歷四月初才能收割。聲明:文章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