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飲食習慣影響著我們的健康成長

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飲食習慣影響著我們的健康成長

1.大多吃得過鹹

據統計,全國人均吃鹽量為每天10克以上,其中以東北人最高,達18克。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應把食鹽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吃得過鹹會明顯增加高血壓、胃癌等病的發病率。

2.吃味精過多

味精增加了人體對鈉的攝入量,而鈉元素對人體有害。因此,吃湯菜等宜用雞精、蘑菇精等代替味精。

3.吃飯方式多為集體進餐

國人吃飯喜歡相互夾菜,這增加了疾病的傳染概率。

4.喜歡吃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而膽固醇是誘發與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

5.烹調多采用煎、炒、烹、炸等方法

中國人喜歡吃炒菜和油炸食品,這增加了患癌癥的機會。

6.喜歡吃含脂肪較高的紅肉(豬、牛、羊肉)

吃白肉(魚和雞等)的比例較小近年來中國人吃白肉的比例在逐年增加,這是好現象。

7.很多地區的人喜歡吃鹹魚、鹹肉、鹹菜等腌制食品

這不僅增加了鹽的攝入量,且由於腌制食品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增加了患癌癥的機會。

8.喜歡吃各種鹵肉

但制作鹵肉時加入的肉桂、八角(大料)、茴香、丁香、花椒等香料不但性溫燥,容易讓人上火,而且由於其中含有壹定量的黃樟素,有壹定的誘變性和毒性,容易致癌。所以,患有感冒、發燒、炎性疾病和慢性肝病者應少食鹵肉。

9.大擺宴席請客存在諸多不良飲食習慣

人們習慣於在宴席上飲大量白酒,或暴飲暴食,或煙酒同時來,有些地區還有布菜的不良習俗。這些習慣不但造成浪費,而且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容易誘發多種疾病。

10.餓了才吃飯

有些人不按時就餐,而是不餓不吃飯;也有些人不吃早餐就去上班,其理由之壹就是“不餓”;還有些人工作忙時,常常是幹完活再吃飯。這些做法很容易損害胃,也會削弱人體的抗病力。因為食物在胃內僅停留4-5小時左右,當感到饑餓時,胃裏的東西早已排空,胃黏膜這時會被胃液進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道潰瘍。

11.米面食品放涼吃

米面食品放涼後,澱粉分子就會自動有規律地定向排列,組合成壹種質地堅硬的結晶,很難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不易被機體吸收。這種放冷變硬的澱粉食品,壹定要經過加溫重新蒸煮,讓澱粉再次吸水、膨脹,才能夠保持食品應有的營養價值。因此,米面食品放涼後應加熱後再食。

12.多用佐料調味

據壹項抽查表明,胡椒、桂皮、五香、丁香、小茴香、生姜等天然調味品中有壹定的誘變性和毒性,如多用調味品,可導致人體細胞畸變,形成癌癥;而且還會給人帶來口幹、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有時還會誘發高血壓、胃腸炎等多種疾病。

13.習慣用熱油炒菜

在燒得過熱的油鍋底層,容易生成壹種硬脂化合物,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害。人若常吃過熱油鍋炒出的菜,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潰瘍,還可能誘發癌變。

14.吃豆制品越多越好

營養學家提出,黃豆中蛋白質能阻礙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過量攝入黃豆蛋白質可抑制正常鐵吸收量的90%,從而出現缺鐵性貧血,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等貧血癥狀。所以吃豆制品不要過量,還是適量為好。

15.蝦米直接煮湯喝

蝦米或蝦皮在加工過程中容易染上壹些致癌物,如直接煮湯喝,不利於人體健康。專家建議,可將蝦米煮數分鐘後再換水煮湯,或在湯中加1-2片維生素C,可以阻斷致癌物在體內合成。

16.長期不吃早餐

有人是為了減肥,有人是因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來來不及吃飯等等。長期不吃早餐者,膽汁濃縮膽固醇積累,膽中會形成膽結石。同時因早晨胃是空的,體內會形成更多的日型血栓蛋白,能導致血栓形成,誘發心肌梗塞。不吃早餐還會引起代謝失調反而容易發胖。不吃早餐還容易導致低血糖、頭昏、頭痛、胃病等。尤其值得關註的是,現在有不少孩子因父母工作忙,或孩子晚餐吃得多、吃零食多,致使許多孩子不吃早餐,這樣不僅孩子白天上課沒精神,註意力不集中、貪睡、影響學習,還影響孩子的發育。長此以往將使孩子的健康指數低於常人,並為成年後埋下不健康等隱患,國外某大學對7000多人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人長壽不多。對80-90歲老人研究發現壹個***同點之壹是:每天吃壹頓豐盛的早餐。鑒於此,人人均應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

17.偏愛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因其特殊口味為許多人所喜愛,但食用過多過頻,長期過量食用,可對人體造成損害。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他喜愛美式快餐,經常吃漢堡、炸雞塊等,58歲就患了嚴重心臟病做了心臟搭橋手術。油炸食物在高溫烹制中可使油脂中的維生素和必需的脂肪酸遭到破壞。同時食物經高溫煎炸時間較長,極易生成有害物質,可損傷肝臟,影響生長發育,生育功能減退,還有強烈的致癌作用。常吃油炸食物還易導致油性皮膚、色素沈著、皮脂溢出和痤瘡、皮膚粗糙等。現在油炸快餐比比皆是,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受到青少年、兒童們的廣泛喜愛,因此,對健康的損害也應引起廣泛的重視。

18.偏嗜熏烤食品

熏烤食品都含有大量的多芳香烴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熏烤的溫度越高產生的越多,對人體有很強的致癌作用,因此熏烤食物要少吃。另街頭的烤羊肉串在燒烤過程中均會產生對人體的有害物質。尤其是用於烤羊肉串的自行車輻條表面渡有金屬鉻,鉻在高溫下可被羊肉串吸收,吃入人體後蓄積危害健康,時間長久可致癌。

19.用塑料袋裝熱食品

現在常見許多人買早餐或路邊小店買小吃,將熱騰騰的食品如包子、熱幹面等隨手裝進塑料袋中,或用塑料袋墊在公用碗上“隔絕”細菌等。實際上這樣做非常有害,因為非食用級的塑料袋含有許多有毒物質,而有毒物質會隨著溫度升高大量釋放出來,壹般在70-80℃就開始釋放,長期接受塑料袋中的有毒物質,會對人的肝、腎、體內其他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20.不吃主食

主食即五谷雜糧,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它維持著人體機能的熱量,更是大腦的能量來源。是人體重要的物質和營養代謝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若不足人體所需的熱量就會從蛋白質和脂肪中轉化,脂肪在碳水化合物不足的情況下代謝不完全,會使血液中積聚有毒廢物——酮,酮能引起惡心、疲勞以及損害腦部健康。現在有許多人為了減肥少吃或不吃主食其實是誤區。不吃主食易造成營養不平衡不僅達不到減肥的目的,還易產生肥胖,同時易造成皮膚暗淡、維生素B1缺乏、損傷肝腎頭發早白或掉頭發等癥狀。

21.經常吃生食

隨著生活檔次的提高和商務用餐的頻繁,人們吃生食的機會越來越多,如生吃龍蝦、生魚、海鮮等。由於生吃的水產品有寄生蟲,或未煮熟或在制作過程中被寄生蟲汙染等,患肝吸蟲或肺吸蟲的患者越來越多。據報道,廣東人因喜食生魚,肝吸蟲感染者超過500萬人,占全國總感染人數的壹半。肝吸蟲可導致全身多系統出現復雜的並發癥,可發展為膽結石、膽管癌,兒童則影響生長發育。

22.兒童常吃膨化食品和甜食等

我們常常看見學齡前和上小學的兒童手拿薯片、雪餅、蝦條、冷飲、果凍等,實際上這類食品主要的消費群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兒童。這類食品味道鮮美、包裝漂亮,還有小玩具、小畫冊更能吸引兒童。但這類食品經過油炸、添加膨松劑、色素等,經常吃會造成兒童飽脹感不好好吃正餐,易發生營養不平衡、肥胖等。

23.吃飯太快、過飽

進食太快,不細嚼的人易患胃炎、胃潰瘍;經常吃燙飯喝燙水者易患食道和胃癌;經常吃的過飽的人易患消化不良,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偏食者易導致營養不良,降低機體免疫力和細胞的穩定性而誘發疾病;吃得過鹹易患高血壓,對心、肝、腎有害;喜吃甜食者,易患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晚餐吃的太遲者易患尿路結石、冠心病、腸癌、發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