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安排夏季至日進補食譜?

如何安排夏季至日進補食譜?

夏季的至日是太陽旺盛,陰生於太陽之下的時候。所謂“陰陽鬥生死”的時節,正是陰陽溝通的關鍵。從這個季節進入壹年中最熱的階段,也是人體進補和治療慢性病的最佳時期之壹。夏季至日滋補食譜如下。

1.萊肴進補食譜(1)枸杞切片豬裏脊肉250克,枸杞50克,水發木耳、水發筍、豌豆各30克,雞蛋蛋清1個,調料適量。

制備:將枸杞分成2份,壹份水煮,提取枸杞濃縮汁約25mg,另壹份洗凈蒸熟;豬裏脊肉去白筋切片,與寶慶、水澱粉、鹽調成糊狀,放入熱油中撈出瀝幹至光滑;鍋內油熱時,放入木耳、竹筍、豌豆、蔥、姜、蒜、香醋、料酒、鹽,翻炒片刻,放入熟枸杞、肉片、枸杞濃縮汁、清湯,翻炒片刻。

功效:養心安神。

(2)長春鴿鵪鶉蛋原料為鵪鶉蛋3個,銀耳3g,蓮子10g,冰糖30g,百合10g。

它是在鐵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燒開,膨脹後加入蓮子、洗凈的百合、洗凈的銀耳,燒開,加入冰糖融化,最後加入蒸熟的無殼鵪鶉蛋制成。

功效:養心安神。

(3)地黃雞的原料為100克,母雞1只,大棗10枚。

母雞宰殺洗凈後,去除內臟,剁掉爪和翅尖,然後洗凈血水,在開水鍋中略燙,撈出。將生地洗凈後,切成0.5厘米見方左右的顆粒,放入雞腹中,再將雞、棗放入瓷缸中,倒入米湯,密封,放入籠中用大火蒸熟。蒸2 ~ 3小時至熟爛,取出加入調料。

功效:滋陰補腎。適用於夏季氣陰兩虛的進補。有益於消除心脾虛弱、氣血不足、腎陰不足、虛熱盜汗。

脾虛濕阻、便溏滿胃者忌食多丸。

(4)將1塊什錦豆腐、50克嫩豆角、50克西紅柿、15克黑木耳、適量香油、植物油、精鹽、味精、蔥花混合。

制作:將豆腐、豆角、西紅柿和木耳切成丁。將鍋用水燒開,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分別焯水(西紅柿稍燙即可),撈出瀝幹,裝盤待用。炒鍋燒熱,放入植物油,將辣椒放入炒鍋,使其變香。然後把蔥花、鹽、番茄、味精放入炒鍋裏,炒勻,澆在燙好的豆腐、豆角、木耳上,再澆上香油,炒勻。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消暑,解毒祛濕。

(5)鮮生菜350g,蔥,香油,味精,鹽,糖。

生菜洗凈去皮,切成長條小塊,放入盤中,加入精鹽攪拌,腌制1小時,瀝幹水分,加入味精和白糖拌勻。將蔥切成蔥花,撒在生菜上,鍋熱時加入香油,油熱時澆在蔥花上,攪拌均勻。

功效益五臟經絡。

(6)冬瓜500克,煉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鹽、鮮湯、香油、水澱粉、味精各適量。

冬瓜去皮,洗凈,切成圓球狀。在沸水中煮開後,倒入冷水冷卻。將冬瓜丸子放入大碗中,加鹽、味精、鮮湯,放入籠中大火蒸30分鐘後取出。將冬瓜球放入盆中,將湯汁倒入鍋中加入煉乳煮沸,用水澱粉勾芡,將冬瓜球倒入鍋中,倒入香油攪拌均勻,最後撒上火腿粉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除煩,補虛益脾胃。2.湯補食譜(1)兔肉健脾湯原料兔肉200克,山藥30克,枸杞子15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大棗30克。

兔肉洗凈,和其他食材壹起煮。煮開後小火燉2小時,湯和肉壹起吃。

功效:健脾益氣。

(2)荷葉茯苓茯苓粥原料:荷葉1片(鮮、幹均可),茯苓50g,粳米或小米100g,糖適量。

制作時,先將荷葉煎煮去渣,然後在藥湯中加入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壹起煮成粥,取出前將糖放入鍋中。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

(3)荷葉綠豆湯原料為鮮荷葉1角、綠豆120g、西洋參9g、陳皮1角、乳鴿1、鹽少許。

制作:將乳鴿洗凈,去毛去內臟備用。將鮮荷葉、綠豆、西洋參、陳皮分別用清水洗凈。西洋參切片備用。在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至水沸騰,再加入綠豆、西洋參、陳皮、乳鴿,壹起繼續小火煨2小時左右。加鮮荷葉和少許鹽煮壹會兒喝湯吃肉。

具有解暑清熱、防治熱疳的功效。

(4)菱角250g,蓮藕150g,冰糖適量。

菱角洗凈去皮,蓮藕洗凈切成小塊。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將菱角、蓮藕放入砂鍋中煨20分鐘,再加入冰糖燉10分鐘,即可食用。

清熱利濕,健脾開胃,止瀉固精的功效。

3.飲料滋補配方(1)決明子茶原料決明子200g。

決明子炒好後,取適量,用開水沖泡。

解暑、明目止渴、降血壓、降血脂的功效。

不適合因虛寒而禁止腹瀉的人群。

(2)原料雪梨配白蓮藕200克,鮮白蓮藕250克。

制作白鮮蓮藕去節,雪梨去皮,等量切塊,蓮藕、梨用無菌紗布絞汁,與時飲茶。

功效清熱解渴,理氣開胃,和中止痛。

(3)鮮蓮藕柏葉汁原料:鮮蓮藕300克,側柏葉30克,糖30克。

制作:將新鮮蓮藕去皮,洗凈,切絲,用幹凈的紗布紋身取汁。將側柏葉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煎熬75分鐘,停火,過濾,收集藥液。將藥液與蓮藕汁混合,加入白糖攪拌均勻。

清熱涼血、止咳生發的功效。

(4)杏仁麥冬飲料原料為杏仁6克,麥冬10克。

制作:將杏仁去尖,去雜質,放入沸水中略煮,待表皮微皺時取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去皮。將麥冬洗凈,去雜,洗凈,與杏仁壹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燒開,再用文火煮15分鐘,去渣留汁。

功效宣肺止咳,滋陰生津。

(5)烏梅汁原料為烏梅300克,白糖30克。

制作:將烏梅洗凈,去皮去核,用幹凈紗布絞汁。在果汁中加入糖和冷開水,稀釋並混合均勻。

功效收斂生津,止煩渴。

附:夏季至日習俗:有壹種說法是在夏季至日吃面,“冬季至日餃子夏季至日面”。

夏天吃面至日壹般指面條。南方的面條種類繁多,有陽春面(滑面)、幹面湯(炸醬面、蔥花面、豬油面)、菜煮面、肉絲面、油渣面、三鮮面、刀削面、肉絲炒面、夏季麻油涼拌面等許多品種。在北方,主要是打鹵面和渣江面。因為夏季至日上的新麥已經出現,所以在夏季至日上吃面條也意味著品嘗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