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是魯菜中久負盛名的傳統名菜。相傳楚漢交戰時,楚霸王被困重圍,對時局大局十分悲觀,情緒低落。為此,他最喜歡的妃子於吉特地選了甲魚和母雞燉成菜給他喝。此後,這道菜流傳到民間,並經廚師不斷改良,成為魯菜中的名菜。由於各地的飲食習俗不同,霸王別姬的烹飪方法也各種各樣,所以王火先生在各地吃到了不同風格的霸王別姬菜。
甲魚和雞肉營養非常豐富。當它們組合成壹道菜時,菜名不僅有趣耐人尋味,還能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該菜肴具有滋陰補腎、養筋活血、強身健體的功效。
下面,筆者就把自己做過的三種“霸王別姬”食譜介紹給大家,供研究者和美食家們品嘗。
1.在蘇魯與山東交界處的微山、徐州等地,“霸王別姬”這道菜是用蒸的方法制作的。菜的造型蘊含著“霸王別姬”的寓意,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別具壹格。
食品配料
活甲魚1只(約650克),肥母雞1只(約1.250克),精鹽、味精、料酒、蜂蜜、姜片、蔥片、清湯、黃餅各少許,胡椒粉、濕粉汁、香油、蒜薹節、香菜段適量。消耗約100g。
美食實踐
65438+
2.肥母雞宰殺後,清洗幹凈,將翅膀分別放入宰殺口中,以“吐須”的形狀將翅尖從雞口中向兩側拔出,然後將爪子插入雞腹中,瀝幹表面水分,將蜂蜜均勻塗抹在雞身上,放入熱油鍋中炸至顏色金黃,取出瀝幹油;黃餅和紅餅分別雕刻成劍和戟;
3.將甲魚、肥母雞放入大湯碗中,加入精鹽、料酒、味精、胡椒粉的清湯,再放入炒好的姜片、蔥段,入籠蒸2小時左右,至雞、甲魚酥爛,取出,輕輕撈起放入長盤,再將黃餅雕成的“黃劍”放在甲魚蓋上,呈紅色。
4?將蒸好的汁倒入鍋中,燒開,勾上濕粉汁成二流醬,倒入香油,均勻推出鍋外,澆在甲魚和肥母雞上,最後撒上蒜苗和香菜粉。
第二,在魯菜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孔府菜中,《霸王別姬》的烹飪更多的是講究味道而不是造型。甲魚和雞肉切條後,用肘子煮熟。成品菜具有色澤紅潤鮮艷、肉質脆嫩、味道鮮醇的特點,是孔府宴上的大菜之壹。
食品配料
活甲魚1(約750克)、肥母雞1(約1250克)、豬肘子1(約50克)、姜片、蔥片、精鹽、味精、料酒、精煉油加適量醬油、花椒、大料。
美食實踐
1.將活甲魚宰殺,瀝幹血水,放入沸水鍋中煮3分鐘左右,撈出,放入清水盆中,刮掉表面的黑膜和腹部的白膜,然後用刀沿鋸齒邊將龜殼切開?保留,取出內臟,甲魚洗凈後切成條狀,然後放入開水鍋中浸泡;
2.宰殺後的肥母雞洗凈,剁去頭和爪子另作他用,將雞切成條,放入鍋中,加入姜片、蔥段、料酒和醬油,拌勻,腌制壹會兒,然後放入熱油鍋中炸至色澤金黃,取出瀝幹油;將肘子清洗幹凈,切成塊狀,放入開水鍋中浸泡;
3.將炒鍋放在旺火上,加入適量精煉油加熱,放入姜片、蔥片、花椒、大料等。炒至香,再放入甲魚塊、雞塊、肘子塊翻炒片刻,然後煮料酒,加入鮮湯,用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煮開後撇去浮沫,小火燉650分鐘左右。
4?將湯汁倒入炒鍋,燒開,倒入香油,推勻,澆在鍋裏的甲魚、雞條、肘子片上。
第三,據說清朝同治年間,“霸王別姬”是山東魚臺縣的名菜。民間有“霸王別姬、爬蝦、糖炒鯉魚湖、松花”的民謠,可見當地早已將“霸王別姬”列為當地四大名菜之首。這壹帶的“霸王別姬”以燉煮為主,菜肴具有湯乳、肉嫩、味美等特點。
食品配料
活甲魚1(約500g),肥母雞1(約1250g),姜片,蔥段,精鹽,味精,料酒,鮮湯和香油,少許胡椒粉和香菜葉。
美食實踐
65438+
2.肥母雞宰殺後,清洗幹凈,將其翅膀分別放入宰殺口中,從口中向兩側拔出翼尖,然後將爪子插入雞的腹部。然後放入開水鍋中焯壹下,與洗凈的甲魚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鮮湯,加入姜片、蔥段和料酒,煮開,撇去浮沫,倒入香油,用精鹽燉至九成熟。
3.把燉好的肥母雞和甲魚撈進壹個大湯盆裏,頭呈“眼對眼”狀。最後加入過濾後的原汁燉肉,撒上胡椒粉和香菜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