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的雌雄鑒別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區分:壹是生殖孔的外觀,發紅,有不規則的圓形應該是雌性;男性更有規律;二是看腹部,軟腫,輪廓明顯是女性,反之亦然;三是看尾叉。尾叉深且叉口至尾鰭基部為公,叉口淺,不開口至尾鰭基部或無叉口為母。但要註意區分受傷分叉和生理分叉。男女比例為1: 2 ~ 3。人工產卵和孵化當水溫升至65438±08℃且相對穩定時,可進行人工產卵。引產方法為兩次註射,時間間隔為10小時,註射部位在背鰭基部肌肉內。催產素藥物為DOM(馬來酸二酮)和LHRH-A2(促排卵2號),劑量為雌魚5 mg DOM/ kg體重+5 μ g LHRH-A2/ kg體重,雄魚劑量減半。兩次註射相同劑量的藥物。作用時間約為16小時。將註射後的親魚放入產卵池產卵。產卵池應為5 ~ 10平方米,水深0.5米左右。每平方米放1組親魚。產卵池裏放著壹個用棕櫚皮做成的魚窩。魚巢的密度要盡量大,以免產卵過多,影響孵化率。親魚產卵後,迅速捕捉親魚,讓受精卵在原池中孵化。也可以輕輕拿起魚窩,用5 mg/L(每立方米水5 g)消毒,然後放在籠子裏孵化。孵化籠網目尺寸為40目,寬度為1m,長度為2-3m,產卵密度為20000-30000粒/m2。靜水孵化,定期刷籠,保持充足的溶氧,保證胚胎正常發育。水溫20℃,破膜36小時脫出。魚苗孵化後3天內,應及時投餵輪蟲和蛋黃。孵化6 ~ 7天後,可投餵枝角類。
(1)魚苗和魚種培育
鯰魚魚苗可在水泥池、上池或網箱中養殖。土池面積不宜過大,壹般100 ~ 500平方米為宜。放養密度是每平方米500只。把同壹批苗放在同壹個池子裏,防止個體差異自相殘殺。
魚苗培育階段的關鍵問題是開餌。因此,魚苗下池前,要對池塘進行徹底的清理,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然後施有機肥(牛糞、馬糞等。)來改善水質,使浮遊動物大量繁殖,並有豐富可口的餌料(如輪蟲和枝角類等。)魚苗下到池塘後。後期可投餵糊狀飼料或魚粉、面粉混合的微粒餌料。養殖15 ~ 20天,體長3 ~ 5厘米,即可出塘入稻田養殖。
(2)稻田鯰魚養殖
實踐證明,鯰魚食性範圍廣,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攝食周期短。當年夏季可養殖商品魚,對實施“雙千稻田工程”(每畝水稻收益1000元)意義重大。田間工程水田鯰魚養殖主要采用溝塘法。即在進水口的壹端,挖壹個占稻田總面積5% ~ 10%的小池塘,坡度比為1: 0.5 ~ 1。水深為1 ~ 1.5m..在水田交界處修建了高20厘米、寬30厘米的小埂。根據水田大小,在水田內設置環溝和中心溝,寬60 cm,深60 cm。這條溝與池塘相通。同時加高加固山脊。整個場地工程約占水田面積的10%。防逃設施鯰魚不僅可以翻越傾斜的池塘田埂從進水口和出水口逃跑,還可以跳出水面逃跑,所以田埂必須擡高。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用網或窗簾作為防逃設備。高度0.5m,網眼0.5cm以下,也可用塑料薄膜,設置方法同稻田養蟹。
還有壹種更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周圍的田埂挖成兩級臺階的斜坡,鯰魚跳第壹級臺階。因為沒有水,它不能繼續上躥下跳,只能下水。這種防逃逸方法效果好,操作簡單,成本低。當妳選擇購買夏季鯰魚時,壹定要註意質量。凡是魚苗黑而細長的,都是劣質魚苗,成活率很低。就算能活下來,也不喜歡長胖。黃色、半透明、寬的魚苗為優質魚苗,成活率高,攝食活躍,放養後生長增重快。二齡鯰魚種,規格控制在50克以下,避免性成熟影響生長。放養期內,魚移植後即可放生。先將魚種放入魚塘或池塘,待幼苗變綠,基肥藥效消失後,即可在稻田中養殖。放養量和規格放養量應根據設計產量、魚苗規格質量和管理水平綜合確定。壹般每公頃放流600 ~ 900尾夏花魚種,每公頃可收獲750 ~ 1500公斤。50克以上的鯰魚種,壹般每公頃投放3000 ~ 6000條,每公頃可收獲1200 ~ 2250斤。放養時的註意事項:同場放養的魚種必須規格整齊,體格健壯,無病無傷。魚種入池時,用濃度為1:50000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3-5分鐘。飼養技術鯰魚主要使用動物飼料。前期有水蚤、蚯蚓、煮豬血等。可以飼餵,魚粉、蠶蛹、菜籽餅也可以制成配合飼料。魚種入塘後,先馴化,定聲,在塘內和溝旁設若幹投餌點,再逐步減少到1 ~ 2投餌點。隨著鯰魚口徑的增大,煮熟切碎的動物內臟(雞腸、豬肺等。),小雜魚,蝦,泥鰍魚等等都可以餵。攝食量占魚體重的8% ~ 15%。每天餵食2 ~ 3次。因為鯰魚比較兇猛,壹旦餓了就會自相殘殺。所以要保證充足的餌料供應。壹般投餵4公斤動物餌料可使魚增重1公斤。如果用汁液每666.7平方米稻田生產60公斤鯰魚,要準備240公斤餌料。隨著高密度、規模化鯰魚養殖技術的提高,壹些地區開始試驗飼餵全價顆粒飼料飼養鯰魚,該技術的推廣解決了鯰魚養殖的飼料來源問題。
(3)水管理的日常管理由於大部分鯰魚需要用動物飼料餵養,容易造成水質惡化。當地的鯰魚雖然耐缺氧,仍能在汙水中存活,但生長速度明顯減慢,嚴重時停止生長。所以水質盡量保持新鮮,每周換水1 ~ 2次,池水每次換水1/4 ~ 1/2。如果能長期保持微流水,效果會更好。魚病防治在飼養期間,全池每半個月噴灑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壹次,預防魚病。處理水黴,可用孔雀石綠(每立方米水10g)浸泡洗滌3分鐘。由於鯰魚是壹種無鱗魚,對各種藥物比有鱗魚更敏感,而且是含有敵百蟲的殺蟲劑,所以在生產實踐中要慎用。(4)捕魚收獲
當水溫降到10℃以下,鯰魚就可以捕撈上市,不用投餵。可以使用的釣魚方法有:鉤釣、拉網、刺網等。,但這些方法都不容易抓幹凈,所以壹般都是排水後抓。